历代帝王庙里为何没有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
原标题:历代帝王庙里为何没有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开业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的场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种类非常多,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对于帝王来讲,祭祀古代的贤君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
早在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南京钦天山(今北极阁)之南修帝王庙,祭祀古代贤明君王,供奉三皇五帝和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共17位开国帝王。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帝厘定祀典,乃决定按南京历代帝王庙的样式,在北京兴建历代帝王庙。
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增加祭祀元朝和辽朝、金朝帝王,并加祭各朝的贤臣。
这个庙里面入祀的帝王及贤臣多有调整,嘉靖二十四年二月庚子(1545年),礼部给事中陈棐请撤销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及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伯颜等五人的神位,获嘉靖帝同意,同时,南京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像被撤除。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六(1722年),康熙帝更进一步放宽入祀帝王标准,根据康熙皇帝的指示,礼部定了名单:正殿增祀夏、商、周、汉、唐、宋、金、元、明历代帝王143位,配殿增祀名臣40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增祀帝王及名臣的神牌安奉妥当,雍正帝(此时康熙皇帝已经驾崩,但根据中国古代的习惯,当年仍然使用康熙年号,此年元旦(旧历元旦)开始使用新帝年号)派履郡王允祹赴历代帝王庙行礼致祭。但祭祀的人物进一步增加了,这时,历代帝王庙享祀的历代帝王共有164位,名臣共有79位。
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乾隆皇帝再次增加了二十五位皇帝入祀,把东汉的桓帝灵帝两位给撤了出来,历代帝王庙祭祀的皇帝最终达到188位。
乾隆皇帝认为,金朝的灭亡并不是亡国之君金哀宗的责任,所以他是可以进历代帝王庙的,但桓帝和灵帝两位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对于东汉灭亡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该被踢出来。
帝王庙祭祀的皇帝,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然而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三个大一统朝代,一个皇帝都没进帝王庙。
这三个朝代分别是:秦,隋,西晋。
秦始皇虽说是“千古第一帝,但在儒家观念里,他是暴君,秦朝也有“暴秦”称呼,所以秦始皇这个帝王并不被认为是贤君。
西晋,则是中国古代最差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得国不正,后代基本没一个靠谱的皇帝。
隋朝,隋文帝算是不错的皇帝,明初一开始祭祀的17位帝王就有他,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隋文帝的塑像被撤出南京历代帝王庙。因为隋文帝以外戚身份篡位女婿宇文赟的天下,而且对宇文家族进行了严厉的清洗。
所以历朝开国帝王都是能进帝王庙,但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除外,原因就是“功德有亏”,“故斥而不兴”。
相关文章
-
萨尔塔龙: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13米重8吨/防御力强)
-
后宫野史趣闻!古代后宫防出轨用此法
-
抗战时,“平原模范伏击战”的发生地,为何在今天已归属不同的县
-
被人们供奉的各行业祖师爷是谁,黄帝、诸葛亮、哪吒都在榜单内
-
梁思成简介: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启超长子)
-
溥仪为什么没有生育能力?原因有三(据说从小被宫女玩)
-
清咸丰帝奕詝在位多少年 奕詝奕訢皇位之争
-
“元旦”起源于埃及,早期的元旦其实为农历的第一天
-
耳背传令兵听错号令,把撤军听成进军,结果1万人马灭掉1个国家
-
五帝之一的帝喾和少昊金天氏第二任帝
-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怎么来的?古人过年都吃啥?
-
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吗?——与曾业英先生商榷(三)
-
锦绣未央中李未央的原型古人骂她不知廉耻今人却视其为千古一后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
从东魏公主沦为家伎,后成权臣宠妾又被封公主,结局留下未解之谜
-
元朝为什么能征服西藏
-
历史上的吕布武力如何 吕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解读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
-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头部是武则天48岁时的容貌
-
狄仁杰与包拯谁更聪明,原来早有答案,网友:都不简单!
-
抗战中他只是一个营长,却率五百人血战四万日军,牺牲后举国悲痛
-
【图集】周恩来:党性修养“严”而“实”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
中国人为何能一“住”5000年
-
大鼻角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鼻骨硕大隆起)
-
北京记忆丨驾机护送周恩来先生返延安
-
您知道吗?我们今天过的元旦只有“七十岁”!
-
40年前中日欧“化肥战” 中国智破西方化肥垄断
-
日本被诅咒的贱民“黑暗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