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矿业和军工厂缺少男人,日本女性迅速站出来解决问题
陈海良:科举、记录,楷书的正统性,影响楷书成为欣赏的宠儿
原标题:陈海良:科举、记录,楷书的正统性,影响楷书成为欣赏的宠儿
喜欢艺术,热爱书法的朋友,欢迎关注交流!
陈海良书法馆演讲部分摘录
我们在看一件楷书的时候,我们没有见过哪件楷书作品是涂改过的,一般就是碑板上的,要摸就是摩崖、墓碑,很正规认真,一般来说,到了唐朝以后,楷书,就是正书,正儿八经的书法,代表正统,《祭侄稿》是草稿,包括草书的形成,也是由稿书而来,从心理感受来说,好像是不是特别的好,但是从视觉上未必是这样。从收藏家的角度来说,可能也未必是这样。
所以呢,我们在看楷书的时候,很容易接受如颜真卿还有欧阳询,像欧阳询的《虞恭公碑》等一丝不苟,再比如青州博物馆的状元考卷,再比如王羲之的《黄庭经》王献之的《十三行》,几乎没有涂改过的。
小楷以前呢,是科考用到的,做笔记资料用,是正式的文本,要存入档案,就好比我们今天很多领导办公室里的档案柜,草稿很少留存,基本上都被粉碎处理掉了,留在档案里的就是正式的,不能涂改。楷书起到这样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到楷书的点划,点就十点,横就是横,基本都是非常有规律,字形结构非常完美。当年那些科举士子,参加殿试,皇帝老儿看试卷也是看谁的书法好,因为一般进入殿试的文笔都是没的说,往往书法好的更有优势,比如状元出身的柳公权,他的字就非常非常严谨流美。
陈海良《黄庭经》
现在在藏家之间尤其是青州地区,能写楷书的在市场流传的不是很多,大部分还是行书、行草、草书,还有一些书风丑拙的,但是名气很大但是评价很好,为什么好呢?
我们今天主要放在行草书上讨论这个问题,隶书也作为一种正书,在某些时代也做过官方书体,他的好坏和楷书相近。
作者:陈海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师从尉天池、马士达等教授(中国唯一楷、行、草书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喜欢书法艺术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点赞均是对我的支持!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此人是希特勒的接班人,二战中盟军称他为“海底魔王”
-
俄国尼古拉耶夫斯克原是吉林将军辖地,叫庙街
-
日军占领下的开封,炮楼矗立,美国教会贴着告示“请勿擅自进入”
-
沙威笔记|从历史到未来:马克思的眼光
-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靠这个“怪招”耗死德军,将其拖入死亡冬季
-
古籍中的“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真的是清朝割让出去的吗?
-
血缘,必须是构建宗族的基础吗?
-
新四军刚到茅山,兵少枪少无人支持,3场胜仗后轻松召唤17万人
-
公知进化论
-
成立之初的苏联,列宁还活着走路很快把夫人落在后面
-
[多图]日军曾在台湾设战俘营 是纳粹德国战俘营的10倍
-
职场上,有头脑的人和上司相处,惯用这几种方式
-
日媒:《日韩共同宣言》发表20周年,两国关系仍“空转”
-
[图文]印度战俘:永远不忘中国政府的恩情!
-
希特勒的两样发明, 一样让女人更美, 另一样征服了男人的心!
-
这个日军军神战死后,日本和俄国都给他举行最高级别的葬礼
-
历史上的今天|“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诞辰
-
古代的衣冠南渡:华夏文明得以传续发展,这就是火种!
-
东北历史(61):长春黑老大梁旭东的“夏宫”,为啥还闲置着?
-
一号作战:日本最大规模的陆军攻势
-
揭秘日本武士道 武艺高强的武士死于枪火之下
-
松阳最有味道的老街,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充满历史气息
-
一封向蒙古大军挑衅的信,让这个500年的帝国灰飞烟灭
-
明清为什么有人热衷“养瘦马”?此风扬州最盛
-
“失踪皇后”沈珍珠一生有多难?26岁失踪,4任皇帝寻她46年
-
宝钗3次派人到黛玉房间,次次都令人不齿,连作者都说她可恨
-
支持日本侵华,和苏联搞间谍战,逮捕中国员工,作死的欧洲韩国
-
国家级博物馆不懂繁体,题错字,你看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