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与《敬亭秋》
原标题:傅抱石与《敬亭秋》
傅抱石与《敬亭秋》
汪立军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84期
2010北京匡时国际艺术品秋季拍卖会拍卖了一件傅抱石作于1942年的代表作品《敬亭秋》。款识:敬亭秋。
丁丑秋,全面抗战起,余与寄梅兄皆旅宣城。广德陷,敌直犯,始仓皇离去。寄梅还湘,余则在赣。旅旋吾二人均辗转入川。今岁双十重晤于陪都,欢忭无可形容。而以宣城一幕,彼此感念万端也。忆日前有书致寄梅,谓将写宣城旧事为赠。寄梅欣然。夫宣城旧事何可写也兹寄梅将有敦煌之行,乃凭悬想构此小帧,以敬亭双塔之胜为贤夫妇志别。它日东归,倘再相将作宛陵游,则仓卒之制亦不无微意也。壬午大寒前一日,写时同在重庆。新喻傅抱石记。
傅抱石,原名长生、瑞麟。中国近现代著名山水画家。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上世纪20年代,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对宣城画派和石涛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十分欣赏,遂更名“抱石”。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35年3月,所编《苦瓜和尚年表》在日本发表,同年回国,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44年,创作了《石涛上人像》、《大涤草堂图》等代表作品,1948年发表《石涛上人年谱》。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为“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敬亭秋》是傅抱石先生一件精美的作品(见上),全图山势起伏,苍松俊俏,广教寺双塔高耸,近处右下角有高士二人,亦或寓意梅清、石涛两位先贤,冠服俨然,前后呼应,策杖而行……。双塔寺藏于山峦之中,远山淡如秋水,发人以思古之幽情,作品笔线率意姿纵,形色交融,气韵古穆沉雄。
李白在宣城作有《寄崔侍御》一诗:
宛溪霜夜听猿愁,
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
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
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
朝朝分散敬亭秋。
此图所赠罗寄梅为著名摄影记者,1938年5月在武汉成立国民党中央社摄影部,即任摄影部主任。曾在安徽宣城协助傅抱石拍摄“石涛上人遗迹”。傅抱石题取李白的意境表达与故友如同秋天的落叶,寒风一起,便要飘落到各自的归宿,纪念友人又将分别之情。所以画作取名“敬亭秋”。
罗寄梅(左一)在敦煌石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侵扰南京,中央大学内撤,教员疏散。傅抱石奉命移居安徽宣城,在宣城考察石涛遗迹,徒步探访双塔、敬亭、虹桥诸迹,并请罗寄梅一一拍摄照片。为《石涛上人年谱》一书收集“自然真实”资料。这本傅抱石最重要的著作因为罗寄梅协助得以完成。随后两人又辗转入川。4年之后,与战争离乱之中,老友相会于傅抱石《壬午画展》之上,自是感慨良多。此时罗寄梅已准备赴敦煌进行资料拍摄,傅抱石以敬亭双塔之胜为友人夫妇志别。
傅抱石先生的山水画成就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写生方法的介入,直取生动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生活。二是独特的绘画语言,开创了抱石皴等一系列独特的绘画语言。而这件作品是这两个特点结合的典型代表。傅抱石以硬毫破锋直写山势,勾、皴、擦一气呵成,打破笔线与色墨的明显分界,形色交融,笔线挥洒纵恣的用笔但骨气中含,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敬亭双塔的描绘与现存之塔极其形似,创作之时定有影象资料在侧。尤是可见傅抱石先生的写生考察之功对于创作的影响深远。
1942年傅抱石还创作了名作《大涤草堂图》,他在壬午个展根据研究成果陆续创作了十余幅有关石涛的作品,并尽可能在题语中记出他的因缘和时代。壬午(1942年)这一年无疑是傅抱石重庆金刚坡时期最为重要的一年。石涛的履迹也是这一年绘画作品中最为重要的题材。傅抱石先生在其壬午个展的自序中这样写到:“三月间,本企图把石涛的一生,自出湘源,登匡庐,流连长干、敬亭、天都……写成一部史画,来纪念这位伤心磊落的艺人。”而石涛曾驻锡宣城敬亭山南麓之广教寺(俗名双塔寺),在宣城先后生活有15年之久,所以敬亭山是他遍访石涛旧踪的最重要的一站。傅抱石为友人所描绘的恰好是广教寺(俗名双塔寺)周边的景色。
款识中还提及的另一个重要信息:“今双十重晤于陪都,欢忭无可形容,而以宣城一幕,彼此感念万端也。”1942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节)恰好是傅抱石《壬午画展》在重庆夫子池励志社举办,此展反响强烈,轰动山城。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宣城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宣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
大谜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8600万年前)
-
塔邹达龙:非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最古老蜥脚类恐龙)
-
由两次失之交臂的唐代铜尺说开去
-
“子不语怪力乱神”别解
-
古代配剑的礼仪文化不只五千年!
-
国家安全部最后一位红军战士、硬核“国安爷爷”孙彪逝世
-
康鹏:东丹国废罢时间新探
-
除隋唐大运河之外,隋炀帝还有一项大工程,连考古专家都钦佩不已
-
商纣王宠妃妲己身世之谜 苏妲是狐狸附身而成为妖妇
-
一日一言 l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三样东西
-
范仲淹九条千古名句,经典中肯,足以受用一生!
-
中国第四经济大省,是如何崛起的?
-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前五名 三国有哪些厉害的武将
-
鲜为人知!黄克诚是为数不多当过毛主席的学生的将领
-
西安一工地发现2000座古墓,难倒考古队:必须躺着和尸骨面对面挖
-
在这件事上,女人比男人更现实
-
蒋孝文吃喝玩乐不干正事,在美国期间竟被驱逐,失去接班人地位
-
中型兽脚亚目:依特米龙 仅出土破碎颅骨(视力超强)
-
历史趣闻:古代婚礼中新娘的嫁妆都有什么?
-
国民党历任主席赶场火力集中“台中以北”
-
儿子意外去世,父亲让女儿“女扮男装”成亲,新婚之夜却意外洞房
-
忠臣不事二主,魏征多次改换门庭为何被后世铭记?
-
湖北吕氏祖辈下江南记
-
在盘门瑞光禅院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祥瑞奇观
-
懂得示弱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格局,更是一种境界...
-
战国墓葬发现玻璃杯?专家:不是用来喝水的,而是有其他用途!
-
白垩纪结节龙科:匈牙利龙 长有五对尖刺(体长4米)
-
趣说“元旦”:春节、阳历年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史上最霸气捷报:请将这颗敌国元首的头颅高悬在京城的胡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