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配剑的礼仪文化不只五千年!
原标题:古代配剑的礼仪文化不只五千年!
在中国古代名目繁多的各类兵器中,剑的历史最为悠久,离现在差不多有五千年之久。
早期的剑由于器身尺寸都很短小(长度都在20至40厘米之间),一般只能随身携带作自卫护体之用。周代以后,剑的发展非常迅速,秦汉时期剑身的长度大多都已有一米左右,而在铸造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更是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这时候的剑已成为除戈、戟等长兵器以外的主要兵器。两汉、魏晋南北时期的剑刀,器身全都是直的,入鞘后很难区分出来。隋唐以后,剑刀又逐渐恢复了商代的特点,直到现代没有再发生过新的变化。
剑在古代为什么使用时间既长而又普遍,不仅因为它是携带方便的武器,更因为它是封建官僚、士大夫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正以》上说:“春秋官吏各得带剑。”《晋书·舆服制》上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说文》上也记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此处的有事,应指的是战事)。而且所配之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古代计量单位,约合六两),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剑刀不仅在长度、重量方面有等级之分,而且在制造、加工和装饰等方面的选材用料,工艺精细程度上差距也很大,很多出土的铜、铁剑刀通身上下精雕细琢,镶金嵌玉,使一件杀人凶器成为绮丽华美、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这都是为了炫耀使用者的显赫身份。
佩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很多不同的式样,这些式样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的特征。同一地区的不同式样,往往还会形成一个系统。同时,不同式样的剑因为器物本身的特点和不同民族和服饰习惯与爱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佩带方法。
如果对照和比较这些佩带刀剑中典型式样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可以发现很多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地方。有些佩带法与式样还流传到国外,为其它国家的民族所接受、运用,与此听时,也引进吸收了欧亚等地这方面的先进方法与式样,这种内外交流,在各个历史时期内一直持续不断。
相关文章
-
秦灭六国为何楚国最冤 楚国被灭有哪些冤屈的地方
-
对越反击战时如何让越军投降,这一招最管用
-
拍唐朝戏,终于可以不再用明清街道了
-
这位少将不简单!一生给两人当过警卫,一位是元帅,一位副国级!
-
西游唯一敢称仙的女妖,美貌与智慧并存却爱上唐僧,下场令人心疼
-
“二十一条”背后的博弈 导致延长旅大租期
-
夜郎自大:敢与汉武帝比地盘的国度到底有多大?
-
中国史观发展概况
-
视频丨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群有钱人在古代却连个媳妇儿都找不到!
-
周恩来为何偏偏在邓小平复职的当天要求“病休”?
-
毛泽东的两大战神林彪粟裕,军事上谁更厉害?
-
古代烟花女子会在腰间绑一根红绳,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
古诗词共赏 《观棋》
-
揭秘:芈月传中那些利用男人上位的女人
-
喝祛湿茶后的排湿反应有哪些 喝祛湿茶可以成功祛湿吗
-
诸城暴龙:已知第二大暴龙类(仅次于霸王龙/长12米)
-
汉人男子被匈奴人俘获后,为何不但没有杀身之祸,而且还得到优待
-
历史文化4:“中国式浪漫”祭奠先烈,每一处,都怦然心动
-
29岁就当太上皇的北齐高湛,到底是怎样的人?
-
淮安外国语学校举行“周恩来班”授牌仪式
-
尘中纵有人磨镜:古人如何打磨一面平整光洁的铜镜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雨雪纷飞(每年的11月22-23日)
-
如何评价魏忠贤 魏忠贤掌权时大有光复辽东之势?
-
揭露独裁者金正日绝密的私生活
-
汉桓帝包庇宦官赵忠 导致帝国政治的失衡
-
揭秘:历史上毫无生育能力的杨贵妃为何能留下后代
-
草原龙:大洋洲巨型恐龙(长15/距今1.25亿年前)
-
学党史|党史上的11月29日
-
满清十大酷刑 手段残忍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