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古代小国国君擅长养猪,因自大被灭国,还留下一个“怪”典故
原标题:这位古代小国国君擅长养猪,因自大被灭国,还留下一个“怪”典故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养猪致富是一桩不错的买卖,而在古代社会,养猪不仅能致富,还能立国。比如,在夏朝时期,就有一个擅长养猪的小国,就因会养猪而兴盛,最后还留下了一个流传至今的超级古怪的典故。究竟是什么古国,又是什么典故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一一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据古代文献史料记载,公元前1973年,夏朝第五位君王姒相,被奸臣寒浞等人杀害。二十多年后,姒相的儿子少康便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寒浞,最后历经6年的交战,少康灭了寒浞,使夏朝复兴。在此期间,东方的彭国(今徐州)给予了少康大力的支持,于是少康复国之后,便给彭国国君的儿子元哲分封了一个地方,即豨韦部落。
据考古专家们研究,豨韦就在现在的河南滑县。豨韦人一开始以擅长抓野猪而闻名,于是后来豨韦人又开始驯化和饲养野猪,并开始向周边的部落提供猪肉和猪仔,以换取其他的物品。后来,豨韦人组建了部落,并以养猪而闻名。到元哲掌控豨韦后,他也利用部落养猪的优势,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盛极一时,同时也将部落改名为豕韦,即韦国。
就这样200多年过去了,夏朝到了孔甲时期。史料记载,孔甲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有一年其他部落为孔甲敬献了两个稀罕玩意——龙(其实就是扬子鳄,下文的龙均指扬子鳄)。孔甲从未见过龙,因此十分的惊奇,便将它们都饲养起来。但问题来了,因为当时宫里没有会养龙的人,所以这可就急坏了孔甲。
几天后,有大臣报告孔甲,说民间有个叫刘累的人,是个驯龙高手,曾跟当时著名的养龙人董父学习过。于是,孔甲大喜,便立马派人将刘累召进宫养龙,并且还封了官职。一开始,刘累并没有让孔甲失望,两条龙被刘累驯得十分乖巧,让它爬就爬,让它打滚就打滚,而且还能给孔甲表演。
为了赏赐刘累,孔甲便将韦国分封给了刘累,让他做韦国的国君。可惜好景不长,孔甲到韦国当国君后,连屁股都还没焐热,就发现他给孔甲养的龙竟然死了一只。这下岂不完蛋?于是,刘累便脚底抹油,拍拍屁股逃命去了,而韦国最后自然也回归到韦氏的手里。
孔甲之后,夏朝逐渐衰微,而韦国却不断强盛。因此,在商汤灭夏的过程中,韦国站在了商汤这一边。商朝建立后,韦国的地位得到迅速的提高,并且开始联合它周边的诸侯国,成为了东方最强盛的国家,因此对商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于是到商王武丁时期,便开始讨伐不可一世的韦国,最终在经历了数次战争后,自大的韦国便溃败覆灭。韦国覆灭之后,商王朝的统治根基,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不过令人感到费解是,后世史料记载韦国时,都少不了提及刘累,这个曾经为孔甲养龙的人,并且还留下“刘累养龙”这一滑稽的典故,比喻人做事半途而废,或者逃避责任。
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趣事还有很多,而“刘累养龙”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因此,小编也希望借此典故,能激发您对历史探索的兴趣,并且善于从历史典故中,吸取经验教训用在如今的生活当中,毕竟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希望它能给我们智慧的营养,并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的明灯。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相关文章
-
新疆猎龙:新疆小型恐龙(长4.5米/距今1亿年前)
-
秦桧和岳飞之争:宋朝最后崛起的机会在将相争斗中彻底消失
-
考场出来先别急着哭,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地狱级考试
-
“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和“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仅仅是神话传说吗?
-
恩霹渥巴龙:南非小型恐龙(长1.2米/最原始的似鸟龙)
-
古代嫔妃不亲自给孩子“喂奶”的隐情!后宫的艰辛
-
一个政权从潜规则的歧途上聚敛财富,难以避免整个体制乃至全社会的腐败与沉沦
-
首位影后胡蝶的曲折情史 青岛小楼“劫后桃花”
-
古代东辽国在哪里?
-
蒙古与十字军的决战胜利了吗 蒙古军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
平江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湘鄂赣片区
-
她父亲是开国皇帝,自己却因为政治被迫联姻,一生经历7代帝王
-
趣闻:古代中国人跪着吃饭是为避免走光?
-
湘江战役是胜是败,我这样看!
-
无法用科学解释的5件文物,其中3件来自中国,就连专家都束手无策
-
古代皇帝治吏反腐各出奇招
-
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排名 大英帝国是在近代史中面积最大
-
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眼里的中国文化
-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米 马拉松的由来
-
揭秘:孟子竟是史上第一位被宫刑的文人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
四川金沙遗址出土千根象牙,为何禁止开发?专家:郭沫若前车之鉴
-
开国上将许世友晚年回忆,如果他来指挥西路军,一定会打趴马家军
-
夜读丨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
-
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因何离京“隐居”近俩月
-
中国明朝时期,地球发生一场冰河巨灾,历史专家称灾难或将重演
-
许世友挑选警卫员为何有这三个特殊条件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 长城竟是用来
-
和珅如此聪明,为何乾隆驾崩之后不选择逃跑呢?这一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