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国这个词是从哪来的?
原标题: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国这个词是从哪来的?
在迄今所见到的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是一篇3千多年前的铭文, 铭刻在尊内底部:“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音yi读义)民……”
周武王灭商后,向上天祝告,并在今洛阳所在的位置选址营建新都“成周”。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一句,是说要在“中国”建都,统治民众。
在周代记载的文献里,“中”字像一面有飘饰的旗帜,王立“中”以聚众,并发号施令,“中”由此具有了“中央”、“中心”的含义,又引申为政治与文化的核心。“国”原意为城邦,在这里引申为地域、地方。
在时人看来,成周所在的中原河洛地区既位于天下之中,又是文明鼎盛之所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而只有在“中国”建都,才能顺理成章地治理天下百姓。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这时候“中国”仅是地域的概念,指国家的权利核心,京师。
▲ 何尊铭文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5种含义:
1 京师,即首都。
2 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
3 中原地区
4 国内、内地
5 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优越感。
《辞源》中写「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我国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所以,有「南蛮」「东夷」「西戎」「北狄」之称,所以大家都自称「中国」。
中国可以指代周和诸夏总体。
例如《左传》成公七年:“中国不振旅,蛮夷入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这里的中国,就是指代整个的周朝诸侯国概念。
有个直接的把诸夏与中国互换的例子。《史记·匈奴列传》有冒顿“南与中国为敌国。”而《汉书·匈奴传》则作“南与诸夏为敌国。”可见此时的诸夏与中国,意思是可以互换的。
当中国的概念与诸夏开始等同,实际上就为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奠定了基础,即在文化认同上,这一概念圈的诸夏,开始逐渐靠近。而这种位置远近、文化高地是动态的
在很多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到有自称蛮夷的诸夏,有吐槽对方为蛮夷的诸夏。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中有“其中国者,独晋、卫、鲁、宋、郑、陈、许而已。”至于例如吴越、楚、秦、燕等,都被视为蛮戎了。
《尸子·广泽》有“夫吴越之国以臣妾为殉,中国闻而诽之。”
吾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春秋初年楚武王也说“我,蛮夷也。”《汉书·五行志》云“中国齐晋,南夷吴楚为强。”明显看到,吴楚都不是中国了。还有秦,《史记·秦本纪》载“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可见如果吴楚不是中国,秦国也不是中国了。
把战国七雄都视为中国,是一种相对于四夷的广义的中国范围,他与诸夏的概念相近。把吴越楚秦燕等国排除而特指中原诸国,则是习惯上的侠义的中国范围。”
先秦时期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从含义的演变和发生的时间上来说,是成逐渐的时间序列的,即范围越大,出现的时间越晚。从最早的京师发展到后来的诸夏统称,实际上是诸夏国家在民族、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不断认同。从这方面来讲,中国的含义,已经可以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国家国号了。这是诸夏国家共同拥有的地域专称。
文化概念的中国及其文化意义
《战国策·赵策》中记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一段对中国的论点:“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大王图。”
可以看到。这里就有了“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的概念了。
而和想象的不同,先秦时期,所谓的中国,如果从地域上来说是中央的话,那么实际上中央也存在着许多的蛮夷。《史记·匈奴列传》“戎狄或居于陆浑,东至于卫,侵盗暴虐中国,中国疾之。”
《后汉书·西羌传》称“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可见在中国内部,也到处是蛮夷。如果我们仅仅从地域上来讲中国,那么,这些蛮夷该怎么称呼?
正是因为中国的含义和判断标准的不断变化,以及从文化上,把这些民族逐渐同化,这也是所谓的先秦时期文化上的“中国的初步的型成。”
秦汉以后中国概念的流变
秦汉以降,中国实际上就成为了通用的一种名号。秦、西汉等朝在长安建都,关中也应当算作广义上的中原。这样一来,“中国”与“中华”逐渐由指代中原及中原的人群,演变为指代建都中原的政权及所辖的民众,并最终成为华夏族国家的专称。
这个时期主要有三大特征。主要是一、文化意义上的加强。二、地域范围的扩大三、作为政治概念使用的“中国”逐渐走向定型。
至司马光等对于北朝的不认可,也可以作为非中国的雏形。
十六国时期例如匈奴人刘渊最早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晋书·刘元海载记》)
南北朝时期的互撕更加厉害,双方都自认为是中国,南朝斥北朝为索虏,北朝因为居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原,以中国自居,骂南朝为岛夷。这种争端到了隋朝的统一才得以解决。
正如隋代国学博士文中子所说,中国乃“五帝三王所自立也,衣冠礼义所自出也”,代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最高水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当分裂之际,各路政权都纷纷标榜自己是“中国”、“中华”,而不去理会是不是真的处在中心地区。
宋辽金等对峙的时期,各自称自己为中国。各自称对方辽金为北朝,宋则为南朝,各自党项的西夏为西朝。元朝修史,同时修宋、辽、金史,并不排斥其他几个非汉族王朝,而是各自以其正统来编纂,以尽量符合原有的事实存在。
非汉族王朝自称中国,大多数是因为占据了中原,后来是以此为中国的合法继承者自居,从文化上逐渐认同中国。随着非汉族政权从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的中国化,这些王朝不仅仅从地域上,还从文化上,也慢慢成为了中国的一份子。
按照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回忆录《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说法: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将来或许还另起别的称号。
这个国度从远古时代就有一个习惯,常常是统治权从一个家族转移到另一个家族,于是,开基的君主就必须为自己的国家起一个新国号……
中国古代所有朝代虽然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 明朝可以算作政治上明确称为中国的开始。《明史》中明朝对内对外常自称中国。明史外国传中,中国作为明朝的代名词,与朝鲜、日本等国并称。明清时代,西方而来的西方人,也常常以中国或者中华、中华帝国来称呼中国而不用明朝或者清朝。
康熙二十八年(1689)订立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与外国划定边界的第一个近代主权国家间的条约。签订这个条约的中国政府是清朝廷,但使用的国名是中国。比如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就是说,他是中国皇帝钦差,行使中国主权。这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曹雪芹巨著《红楼梦》中也有中国这个称呼。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这一回中,薛宝钗的妹子宝琴给大家讲随父亲出海卖洋货的路途中遇到一个通晓中文、会作诗填词的真真国美女,还请他做了中文诗,在念完后,大家感叹道:“难为他!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
1912年成立孙中山“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也简称“中国”。
相关文章
-
九千年前遗址出土的26根“骨头”,打破两个传统误区,轰动世界
-
历史档案解密岳飞觐见宋高宗后“面若死灰”
-
两弹城:透过时光的隧道凝望历史
-
没人觉得明朝历史很诡异吗:诡异又伟大(历史评价极高)
-
五代·佚名《丹枫呦鹿图》
-
2016年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一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这墓我进去过
-
他是我军“三杨”中最能打的一个,曾经一战打垮美韩联军9个师
-
小姐成了嫔妃,陪嫁丫鬟则当上了皇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
解密台湾二二八事件过程与受难者
-
传国玉玺在哪?解开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踪之谜
-
20米内张作霖连开数枪打不到他,得知此人来路,老张赶紧“拜帅”
-
H5|传移模写——来辽博看古代经典画作如何被传承发扬
-
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智取(周亚夫功劳很大)
-
红楼迷云:揭开贾母为啥不为黛玉做主之谜
-
富察·衮代的宝宫史谜团
-
内蒙古出土一古墓,一对夫妻相互依偎,专家:1000年,终于找到了
-
四大美人谁最美?貂蝉吗?来看看描写她的绝美诗词
-
为什么说六国其实被楚国灭了?看秦国下场就懂了(秦朝统一六国)
-
乾隆的神奇折扇 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乾隆
-
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第九位武悼天王冉闵
-
义和团团员跑到清军军营,看见拿枪的就说:“求你对我肚子开枪”
-
难解之谜:为什么诸葛亮会重用张飞疏远关羽?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首次大捷!
-
汉文帝怎么出生的?刘邦走错门误幸其母薄姬
-
汪精卫卖国密约解密历史档案
-
萧克到四野当参谋长,罗荣桓嘱咐他要团结两位老同志,他们是谁
-
古代徽商精神对当代中国红十字精神传承的启示作用(一)
-
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重建中国史前史
-
历史上的邓通是谁 邓通与汉文帝的关系为何如此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