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计算机密码的人去世了,他还改变了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
原标题:发明计算机密码的人去世了,他还改变了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
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够完全取代计算机密码的方案,但发明它的人已经离开我们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著名计算机系统专家 Fernando Corbato 于本周五在家中去世,享年 93 岁。
这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主导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几次关键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时系统」和计算机密码,这都是他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成果。
▲ 图片来自:Wall Street Journal
当时,计算机还是以「批处理」形式运行的,研究人员只能等一批程序运行完以后,再输入另一批程序。这种工作方式使得计算机的处理器无法全负荷运行,使用效率极为低下,有时候研究人员为了获得一个程序运行结果,往往要等待 1 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Fernando Corbato 提出了 「分时系统」的概念。他希望让计算机能够像电话交换台一样,同时为多个用户使用,其中每位用户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使用终端,同时也不会和其他正在使用该系统的人产生冲突。
在 1961 年,Fernando Corbato 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分时系统「C.T.S.S.」。其中一名开发人员解释说:「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的全部资源,或是共享同一台机器的性能。」
也因这套系统的出现,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和使用方式得到了有效改变,成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创新。
1990 年,Fernando Corbato 被授予图灵奖。
之后,Fernando Corbato 还联合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和通用电气公司,尝试将分时系统进行了商业化,并命名为「MULTICS」。虽然它并未取得成功,但也影响了后续操作系统的发展。
UNIX 系统的发明者 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 就曾表示,他们在开发中参考了 MULTICS 的一些核心思路。
而分时系统也驱动了计算机密码概念的出现。当时,计算机已经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但由于没有相应的隔离手段,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浏览其它账户的私人文件。
Fernando Corbato 的解决方案是为每个账户设立「数字密码」,这也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机安全机制。
如今,数字密码早已经变成互联网服务中的必需品了。只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密码本身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用户密码被盗的情况,像 Google、苹果等大公司也开始寻找新的替代方案,以减少让你输入明文密码的频率。
2014 年,Fernando Corbato 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也认为,计算机密码已经变成了互联网的「噩梦」。他觉得没有人能够记住自己使用过或设置过的所有密码,这迫使用户只能做出两种选择:
「你要么把所有的密码用小本本记下来,要么就是选择某种软件来管理它们,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很烦人。」Fernando Corbato 说道。
在这次采访中,Fernando Corbato 还表示他在过去几十年里一共使用了约 150 个密码。他说,密码并不是一种安全级别很高的方案,但也足以保护你的私人资料,避免被陌生人随意窥探了。
题图来源:Shawn Clark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相关文章
-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美视学子,童心筑梦,光荣传承!
-
马云撒钱,微信反击明年将“撒积分”,网友:铁公鸡
-
数据处理之搜索如何命中?
-
315曝光“探针盒子”的背后藏着大数据应用场景的恶劣生态!
-
“货运版滴滴”货拉拉又获巨额融资,同城货运市场生变?
-
深度分析:吱呀App悄登Store免费社交第四,声音社交有啥魔力?
-
王兴去Booking取什么经?
-
罗永浩直播带货首秀:中年人就该有勇气面对过去的自己
-
从两年三次大调整,看滴滴的鲜花和荆棘
-
方寸间,看世界|首届Minute国际短片节在成都正式开幕
-
审美意识觉醒,8090后开始为室内设计买单
-
随身小闹铃终于上线了
-
热点 | 丁香园回应“攻击权健为卖自家鞋垫”:无稽之谈
-
互联网“黑话”发展史
-
高通:我不是专利流氓,我只是专利费收得贵了点
-
科技图鉴|微信封杀百度红包,你们都错怪腾讯了!
-
杭州一大学生靠做PPT赚30万;iOS越狱社区商店Cydia将正式关闭
-
佳能5D4与1Dx哪个性能更好
-
腾讯如水,阿里似火
-
微博Q3季报图解:净利1.462亿美元同比下降12%
-
苹果六和六S有什么区别
-
夺D大战,京东、拼多多、阿里的台前与幕后
-
人人网2000万美金“卖身”,一代人的校内青春也画上了句点
-
原来马云可以随时离开阿里,马化腾却不能离开腾讯,原来差距在这
-
深度资讯|收编“私域流量”为自己所用,微信商业王国动土开建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
营销观察|小红书、李佳琦、B站和口红机,我们试着找出国货美妆崛起背后的秘密
-
小米三季报的“退”与“进”:手机收入下滑,单季研发投入超20亿
-
续航1000公里的理想智造ONE,现实离理想到底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