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35年前的今天:十五勇士血染老山面对越军加强营死战不退

原标题:35年前的今天:十五勇士血染老山 面对越军加强营死战不退

35年前的今天,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南军队组织了一个加强师向位于那拉地区的662.6等高地发起了疯狂进攻。中国军队第40师119团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坚守阵地,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让老山松毛岭成为了越南军队的伤心岭。这便是中越战争中最为著名的松毛岭防御战。经过16小时的战斗,我军共发射各式炮弹1261吨,歼灭来犯越军3000余人,用漫山遍野的炮火彻底吞没了越军的人海战术。

松毛岭战役中,第40师119团3营的15名战士,位于阵地的最前沿的142号高地,在战斗打响后他们凭借千余平方米的高地,顶住了敌人上千发炮弹的轰击。在我军炮火和友邻部队的支援下,奋勇打退了越军一个加强营的六次疯狂进攻,取得了毙敌百余名的辉煌战果。即便在表面阵地被越军占领的情况下,利用坑道和工事一直坚守到当天下午16时。最终在与支援部队一起夺回表面阵地后,方才撤出阵地。这15名战士中五人牺牲,十人受伤,战后坚守该阵地的李海欣等人被称为“十五勇士”,他们坚守的阵地也被称为“李海欣高地”。

根据“十五勇士”中的张庆龙在今年6月30日回忆,当年他是6月26日从其他部队补充到119团,上阵地后便坚守在142号高地,当时由他们一个15人的加强班负责防御。

第142号高地因为太过靠前,几乎每天都要遭到越军的偷袭。7月12日当天凌晨,天还没亮,阵地前便因越军偷袭引爆了预先埋设的地雷。整个班迅速进入到了战斗状态。战斗一打响之后,战士们才发现越南士兵就如同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扑了上来。随着机枪一响,越军便倒下一片。尽管面对中国战士的猛烈扫射,越南军队一茬又一茬的倒下,但他们并没有退却,依然如潮水般涌向142号高地,似乎根本就杀不完。

战斗到清晨,班长李海欣已经牺牲,这时候战士们接到命令退入坑道。随后中国军队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斜而下,覆盖了整个142号高地。炮火一连不断的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下午方才停歇。当时中国军队在其他阵地上以为142号高地上的战士们都已经全部牺牲,但谢天谢地越军攻上来后没有发现他们隐藏的坑道。

隐藏在坑道内的中国战士,在下午听到高地上其他中国士兵的对话后才从坑道中走了出来。这时候142号高地上全是越南士兵的尸体,多达数百具。

提起这段经历张庆龙认为自己能够活下来十分的幸运,越军因为对阵地不熟悉没有发现他们躲藏的坑道,要不然使用喷火器就把他们烧焦了。谈到当年的这场战斗,谈到战友,张庆龙表示“我比起牺牲的5名战友,我多活了35年 ,活着的人,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松毛岭防御战中坚守142号高地的战士简介:

李海欣烈士,代理排长,河南省临颍县人,汉族,1962年8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3年10月入党。在战斗中,他带领十四名战士打退了越军一个加强营的轮番进攻,最后壮烈牺牲。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周忠烈烈士:机枪手,贵州省雷山县人,苗族,1963年12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3年8月入团。在战斗中,他机智灵活,歼敌二十余人。最后,他在负重伤的情况下,毅然拉响手榴弹,与围拢来的敌人同归于尽。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唐友国烈士,边防某部八连战士,四川省大足县人,汉族,1984年1月入伍,同年7月入团。在战斗中,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毙敌四人。他奉命回连报告敌情,在杀出重围中,他勇敢地冲进敌群,毙敌一名,最后壮烈牺牲。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

李国文烈士,战士,云南省临沧县人,1962年8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2年6月入团。在战斗中,他负重伤坚持不下火线,直至壮烈牺牲。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

杨国跃,班长,云南省云县人,汉族,1963年5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3年3月入团。在战斗中,他在代理排长牺牲后,挺身而出,指挥作战,并毙敌十余名,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夏锦忠,机枪射手,贵州省瓮安县人,汉族,1963年2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2月入团。在战斗中,他勇敢战斗,救护战友,他的机枪被炸飞了,但他捡起其它武器坚持战斗,一连毙敌六名,荣立一等功。

胡友文,战士,云南省永善县人,汉族。1963年12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4年7月入团。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在反击占领我表面阵地之敌时,他第一个冲出坑道,击毙敌人封锁坑道口的机枪手,荣立一等功。

董朝贵战士,云南省武定县人,汉族,1962年4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3年8月入团。在战斗中,他多处负伤,仍然在阵地上顽强战斗,荣立二等功。

段春和,机枪副射手,云南省龙陵县人,汉族,1965年5月生人,1984年1月入伍,同年7月入团。在战斗中,他头部负伤仍不下火线,一直坚持战斗,荣立二等功。

蒋志华,班长,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汉族,1962年8月生,1981年11月入伍,1982年6月入团。在战斗中,他在代理排长牺牲后,协助九班长杨国跃指挥战斗,荣立三等功。

张庆龙,战士,云南省保山人,汉族,1964年1月生,1984年1月入伍,同年7月入团。在战斗中,他临危不惧,带伤坚持战斗,先后毙敌五名,荣立三等功。

彭明林,班长,四川省巴中县人,汉族,1962年12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3年10月入党。7月12日凌晨,他及时发现敌情,迅速报告上级,为夺取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荣立三等功。

陈光满,战士,云南省宣威县人,汉族,1962年4月生,1982年1月入伍,同年6月入团。在战斗中,他勇敢顽强,带伤坚持战斗,荣立三等功。

马平华,战士,四川省叙永县人,汉族,1963年11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月入团。在战斗中,他不怕流血牺牲,带伤坚持战斗,先后毙敌五名,荣立三等功。

多年以后,时任119团宣传干事在谈到自己手中为什么会有这些战斗英雄的标准照时表示,当年上战场前,全团每个人都照了“遗照”,每一个战士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35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祭奠为了祖国的南疆浴血奋战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特别感谢好友 杨健 提供照片及相关资料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