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九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原标题: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九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核心提示 :《历史研究》2016年第3期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业英《击椎生不是蔡锷,那又是谁》一文,认为1907—1908 年在《云南》杂志发表诗文的击椎生不是当时远在国内广西的蔡锷,“八九不离十”是当时也在日本的唐璆。2017 年 8 月至 9 月,笔者在搜狐网站搜狐号“老邓说史”公众平台发表系列文章《击椎生不是蔡锷,是唐璆吗?曾业英先生失误》共20期,指出曾业英上文中所有论证和结论全部不符合史实,全部不能成立。《河北学刊》2018年第4期刊发曾业英先生《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一文,仍坚称击椎生是唐璆。然而,经笔者认真查考,曾业英此文的所有论证和结论仍然全部不符合史实,全部不能成立。其根本原因就是曾先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出现严重的问题。对此,本刊自即日起分十期阐述之,敬请曾先生及广大读者关注。
蔡锷,字松坡,别号(笔名)击椎生
网上有一篇小学生作文走红,题目是《穷不过三代》,全文如下:
小时候总听人说,人穷穷不过三代,一直不明白啥意思,等我现在长大了才茅塞顿开,原来是穷到我这一代已经没钱,娶不上媳妇了,自然就没有了第四代!
老师阅后,大加赞赏,认为该生太有才了,于是打了个高分,101分。
笔者阅后感到,小学生再有才,也赶不上博士生导师有才呀!最近,笔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曾业英先生的一篇大作就超过了他,完全可以打102分!不信?且看:
在其发表于《河北学刊》2018年第4期的《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一文中,曾业英先生为了证明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引用唐璆的门生萧香荄在《〈鍊心学果〉祝词并序》中一段话来说事。曾业英先生是这样说的:
唐璆的“门生萧香荄”更是对其师 1921 年前的经历作了全面概述:“先生气钟河岳,质秉桢干,抱爱国之热情,具救民之宏愿,幼岁抒怀,已具安边之志,中年访道,翻成经世之才。三年东海,两渡南洋,佐军戎于西蜀,参大义于南滇,硕画迈伦,宏猷卓著。……萧香荄说他幼岁“已具安边之志”,中年后“佐军戎于西蜀,参大义于南滇”。“佐军戎于西蜀”,当指参赞军事于广西,之所以没实指广西,是为了修辞上对偶下一句的“参大义于南滇”的需要,并不能因唐璆事实上没在“西蜀”(四川)从事军旅活动就认定其为不实之词。(详见下图)
来源:曾业英《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曾业英先生的上文中,萧香荄明明说唐璆“佐军戎于西蜀”,但因其不合曾先生要以此证明唐璆1907年前在广西“从过军,戍过边”的主观预设,曾先生竟将萧香荄此语中的“西蜀”读成了“广西”,还找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理由”:萧香荄所说唐璆“‘佐军戎于西蜀’,当指参赞军事于广西,之所以没实指广西,是为了修辞上对偶下一句的‘参大义于南滇’的需要”。
曾业英先生把“西蜀”读成了“广西”并为之找的所谓理由是真的吗?当然都不是!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每一个地方都有固定的名称。“西蜀”自古以来就是指四川。相信大家也早已从毛主席的诗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中知道了广东古称“南粤”。那么,广西古称什么呢?广西古称并非“西蜀”,而是“西粤”。康熙十五年(1676)九月,朝廷要招抚广西提督马雄,给雄的谕旨说:“尔世受国恩,劳绩素著,镇守西粤,绥厥严疆。”可见,古代“西蜀”和“西粤”分别指两个不同地方。所以,萧香荄明明说唐璆“佐军戎于西蜀”,曾先生却说当指广西,自己不懂还要怪萧香荄说错了,难道萧香荄连“西蜀”和“西粤”都分不清?!难道对此文“看过、认可的”唐璆也认可萧香荄所说的“西蜀”是指广西吗?!至于曾先生所谓“为了修辞上对偶下一句的‘参大义于南滇’的需要”的理由就更站不住脚了,“西蜀”在修辞上对偶“南滇”,难道“西粤”在修辞上就不对偶“南滇”吗?
由上可证,曾业英先生把“西蜀”读成了“广西”,哥哥你错矣!所以,曾业英先生的这篇文章是不是超过了那位小学生呢?该不该打102分呢!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何高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赐教。
预告:下周一起,本刊将闪亮推出击椎生笔名问题论争的收官之作——连载《大写的结论:曾业英先生错了!击椎生绝非唐璆,而是蔡锷》。敬请曾先生和广大读者期待!
相关文章
-
元嘉三大家是哪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谢灵运成就最高)
-
本来分餐制才是古代主流的餐饮方式,为何后来被合餐制所取代
-
少泉:日本平尾赞平旧藏——元代民俗钱赏析
-
抗日战争时有一“特殊”的部队,首长见到都得敬礼!
-
他是二野参谋长,官居上将儿子却毫无福利,大儿子当了一辈子农
-
秦始皇陵中的跪射俑为何千年无损的机密
-
中国人为何要续家谱?
-
中央红军长征为何选择从于都出发?
-
巨型蜥脚类恐龙:扶绥龙 光是髋骨长度就有145厘米
-
传奇女英雄满都海:为保黄金家族尽心竭力,32岁下嫁晚辈孩童
-
他曾弈棋“报国”,还与周总理下了一盘“共纾国难”的和棋
-
轻小说|小和尚下山去化斋
-
北伐战争还没开打,皖系军阀怎么就衰落了?
-
古代最残忍四大妇刑:宫刑/当众排泄/骑木驴/铁裙之刑(残忍至极)
-
赵鼎新: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太仓(地理位置优越决定港口条件)
-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其实是不对的,还有一位祖先被遗忘
-
你知道曹操的童年吗?看来“抢老婆”这一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
俞晓群︱五行占:恒寒之专权自恣
-
党史日历丨将革命进行到底
-
兄弟二人都是开国少将,哥哥是陕北红军创建人,弟弟是万岁军副军长
-
孙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后,能打过如来佛祖吗?无天不小心说漏了嘴
-
铜雀台是谁建造的?真的是为了锁住女人而建立的吗
-
仲富兰|虎文化源流摭识
-
历史上成功上位的10个歌姬:麻雀如何变凤凰伴驾帝王侧
-
不忘历史奋力前行
-
《清史》即将问世,洋洋洒洒3500万字全用白话文,为何不用文言文
-
胡开国:“有人拉更要自己往上爬”
-
大型二齿兽类:肯氏兽 体长3米(酷似犀牛和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