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最美抗日女兵”成本华的身份之谜 牺牲时仅24岁
导读:四 川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群落,设有专门的"不屈战俘馆",以纪念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俘。出口处,一个年轻女人的全身照片被放大制成一幅浮雕,背靠着古铜色 的墙壁。被馆长樊建川视作不屈战俘代言人的这位女性,叫成本华。"成本华是这近百万战俘里边最值得敬佩、形象最鲜明、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
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第16辑上的成本华照片
2005年4月,《老照片》第40 辑刊登了由樊建川收藏的这两张成本华的黑白照片。此后,照片和这个名字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网友称她为"最美抗日女兵"。
照片上,身材瘦小的成本华一身战斗装束,齐耳的短发有些凌乱,宽大的皮带扣在胯上,裤子上还印着绑腿留下的痕迹。面对日军,她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昂然挺立,显得无所畏惧,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
关于照片的评论,几乎都交织着敬意与好奇,人们关切这个抗敌女英雄的身世与命运。然而除了当年侵华日军留下的这两张照片及简短的注释外,国内没有任何有关成本华的史料记载。
曾有媒体千里迢迢来到照片的拍摄地点-;-;安徽和县寻访,试图还原背后的故事及相关细节,但未能抵达真相的内核。
"这名抗日顽固分子没有吐露丝毫军事机密"
"如果死之前能把成本华的事情搞清楚,我死也瞑目了!"在当地一家面馆里,和县方志办89岁的退休干部王耀恕坐在我们对面,停下手中的筷子,眼角有些湿润。
成本华。日文注释为:"昭和13年4月,在中国战场上俘获的中国军队女战士成本华,24岁,对于我军的刑讯,她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在安徽省档案馆,我们在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第28辑中找到了成本华的第二张照片。画报是昭和13年5月21日出版的,与刊登第一张照片的画报仅一天之隔。
成本华的表情和双手交叉的姿势,与前一张相比,如出一辙。她身后,一堵砖墙前,4个日本士兵齐坐在一张长条凳上,有人手拄着军刀,有人嘴里悠闲地吐着烟雾。日文注释是:"在和县俘获的中国女童子军成本华。"
大姑子,老妈子,童子军?新四军?抗日部队!
"真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女英雄。"和县政协73岁的退休干部陈其才同样在关注着成本华。他觉得成本华应当就是和县人。因为和县确实有成姓,乃当地大姓,主要聚居在历阳镇大西门外的高巷村。
如今的和县以"大棚蔬菜"闻名,被誉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高巷村早已被裹挟在城市化浪潮之中,看不出乡土社会的容貌。村民靠种菜和打工纷纷富了起来。这里放眼望去,尽是3层小楼和行驶的私家车。
2009年,和县政协的《文史资料》对成本华做了简介,引用的仅是日本画报上的注释和媒体的寻访报道。陈其才是编撰者之一。他觉得不甘心,便自己打印出两张照片,开始四处寻访。
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第28辑上的成本华照片
一场"消失"的战斗
要想"找到"成本华,必须还原1938年4月24日发生在和县的那场战斗。最直接的知情人,莫过于当时日军的随军摄影记者。
最早刊登成本华照片的《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第16辑,摄影记者署名"渡边特派员"。这显然不是全名。我们联系了日本朝日新闻中文网及朝日新闻总社。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对方未能提供太多信息。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上海、南京相继陷落,战火很快烧到了江淮之间的安徽。为鼓励桂系李宗仁出兵抗战,蒋介石委任其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后又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
主政安徽后,李宗仁立即成立了"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号召人民起来保家卫国。淮上健儿自古尚武好强,而当时南京失守后,国民党军队撤往江北,给民间武装带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入侵者的面孔
黄明忠是武汉市政府退休干部,之前给老红军、原武汉市市长刘惠农当过秘书,听他讲过不少抗日的故事,还采访过《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为抗战中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所感动"。
成本华,抗日女战士,1938年在安徽省和县守卫城门时被日军俘获,后被日军杀害,牺牲时仅24岁。
由于大儿子在日本工作,2009年探亲期间,黄明忠目睹了日本老兵祭拜靖国神社的场面。"战争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们还在纪念他们那些战死者的亡灵,这对我们来讲不得不敲响一个警钟。"
抱着"收集罪证"的目的,老黄开始收集抗战时期日本的老画报以及文字资料,其中不少是从东京旧书街上淘来的。在他家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抗战老画报,有《日本的战历》、《支那事变写真全辑》、《历史写真》等等。
正是在这些泛黄卷了边的故纸中,我们发现,除了成本华的照片外,还有大量日军当年在安徽作战时的图片以及战斗序列图。把这些资料拼凑起来,1938年4月24日这天,入侵者的面孔变得清晰起来。
无愧列祖列宗
采访樊建川时,他比着大拇指说,特别希望有一天,在成本华牺牲的地方,能够竖起一座"几十米高的塑像"。后来我们获知,当地政府不谋而合地已在酝酿此事。
今天,位于和县西梁山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成本华的照片和事迹。红色的背景墙上,尽管只有两张图片和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但每天仍有三三两两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此纪念这位一度被遗忘的抗日女兵。
就在人们低头冥思时,地面上卷起一阵阵旋风。在漫天飞舞的纸灰中,成乃福悄悄地碰了碰一个族人的肩膀,压低了声说:"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说法,祭拜的时候有旋风,说明祖宗的在天之灵已经感应到我们了。"
这一刻,距成本华英勇就义将近75年。
相关文章
-
[图文]英国男子仿制德国二战潜艇吓坏国人
-
美国男子半夜听到敲门声 开门发现是条鳄鱼惊出一身冷汗
-
美肯尼迪总统母亲曾写信索要赫鲁晓夫签名
-
白起是谁?白起是如何在秦国展露头角的
-
负荆请罪的故事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
笑谈:吴王阖闾淫虐楚王后宫 孟嬴保贞洁
-
日本演艺界华裔天皇巨星胡美芳在医院病逝
-
[图文]英国二战时期的一对空军姐妹花幸存至今
-
[多图]美国画家绘制逼真三维壁画令人难辨真假
-
从后妈变成媳妇:王昭君的悲情史
-
[图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大一统野心
-
张玉凤为毛泽东守一生的秘密 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附会
-
解读历史上虞姬的真实身份 虞姬和项羽的关系究竟怎样呢?
-
俄前总统夫人放弃航天英雄加加林嫁给建筑师叶利钦
-
[图文]英国2岁小女孩智商高达160 堪比霍金
-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 愚忠是小说虚构
-
[图文]揭秘黄飞鸿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
[图文]研究称希特勒为防芥子毒气袭击剪成“小胡子”
-
晋文公封赏:成语“贪天之功”的故事
-
雷锋生前“初恋”:易秀珍
-
细数历史上十大被冤枉名人有哪些
-
毛主席说了一句什么话让林彪大汗淋漓?
-
蒋介石谈少年经历:13岁就情窦已开有初恋苗头
-
邓小平最具震撼力的十大告诫
-
[图文]揭秘光绪三大悲剧 比慈禧早死一天之谜
-
[图文]孔祥熙的最后岁月:88岁时死于纽约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冤杀” 历史的悲凉和无奈
-
实录张作霖人生最后时刻
-
[图文]英国64岁老汉离婚做7次变性手术找到70岁新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