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故事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下面小编要讲的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以及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后来,廉颇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位居其上。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廉颇亲自向蔺相如请罪,和蔺相如成了生死之交。
赵惠文王二十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再次伐齐,攻陷九城。次年廉颇攻魏,攻陷防陵,安阳二座城池。此时的赵国一度强盛,使得秦国在十年内不敢攻打赵国。
前260年,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廉颇根据敌我形势,只守不攻,最后秦国使用离间计,赵王让赵括替廉颇,终于导致长平惨败,赵损兵四十五万。后来,赵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再也没有被重用。这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
相关文章
-
骊姬是谁?骊姬为何能领晋朝覆灭 骊姬倾晋的故事
-
知人善任的楚庄王:绝缨之宴的故事
-
28岁摄影师创下连续40天不睡觉的世界纪录后身体异常
-
[多图]德国掰手腕选手:右小臂肌肉堪比“大力水手”
-
武则天艳史性欲强 竟然还与老虎啪啪
-
[图文]揭秘黄飞鸿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
[图文]爱因斯坦的“前苏联间谍”史
-
解密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
陈达邦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券面汉字题写者
-
商朝亡国竟是因为纣王与妲己的畸形爱情
-
[多图]宋子文档案首次对外公布 两蒋日记有望尽快回归
-
江姐因上级领导叛变出卖而被捕 遭受非人虐刑惊人细节
-
[图文]俄罗斯最有缘的姻缘 孪生姐妹同日嫁给孪生兄弟
-
[图文]梦露之死:死后被解剖挖去内脏身体填充塑料下葬
-
第一美男:潘安真实生活如何?
-
[图文]揭秘上海滩流氓头子杜月笙的发迹年代
-
[图片]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的悲剧性结局
-
[图文]美国奇特“独眼巨人”用眼睛抽烟喝酒
-
邓小平对后世的十大警告竟应验 这不是危言耸听
-
迪拜王子英年早逝或因吸毒 曾因枪杀助力失去王储
-
[图文]91岁老妇变身“超人祖母”曾挽救11条人命
-
[图文]澳大利亚一对夫妇建成随太阳旋转房屋 花费40万英镑
-
杜十娘的故事 杜十娘是个怎样的人
-
[图文]溥仪故居天津静园整修竣工完工后对外开放
-
开国十元帅最后遗言14亿人看哭 逐一重述十大元帅的最后遗言
-
[图文]美国伟哥之父弗奇戈特去世终年92岁
-
揭秘:周恩来的“情书”如何打动邓颖超
-
[图文]以得性病为荣的明朝文人 以暴露无耻为卖点
-
蒋介石漂亮孙媳妇汪长诗曾充当“两岸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