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形形色色的古代大派对
原标题:曲水流觞:形形色色的古代大派对
曲水流觞:形形色色的古代大派对
中国古人的聚会,虽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显得原始古朴,但大多比现代人的派对更有文化内涵,尤其是古代文人的聚会,相当于现在作家、书画家的各类“笔会”。其中,最风光的一次聚会,无疑是由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做东”,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的“曲水流觞”大派对,并为后世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
中国古人颇有闲情逸致,朋友间聚会的方式往往别出心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挺会玩”。他们随便找一条溪水,就可以开个派对,美其名曰“曲水流觞”;他们在野外采得一把花草,也可以开上一个派对,叫做“斗百草”。
“流觞曲水”源于周代盛行的每年三月“上巳”(上旬的“巳”日),由女巫在河边举行为人们除灾祛病的仪式,叫“祓除”或称“修禊”。禊有清洁的含义。后来,古人把修禊与踏春、游春融为一体,便有了临水宴饮之风俗。为增加乐趣,就让酒杯盛满酒,顺着曲折的溪流漂浮,漂到谁的面前,谁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故名“曲水流觞”。魏晋时,文人雅士喜袭古风之尚,整日饮酒作乐,纵情山水,潜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被罚者还得当场吟诗咏怀,故一度成为受文人墨客推崇的高逸雅致的古代聚会。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于会稽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曲水流觞”大派对,以此排遣感伤,抒展襟抱。这一天,春日融融,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酒香飘溢,四十二位雅士端坐小溪两侧,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借酒抒怀,以文会友。当日,共得诗三十七首。王羲之也在酒酣人醉之际,笔走龙蛇,写下了那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这次“曲水流觞”,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人派对。
“斗百草”又称斗草、斗花,起源较早。唐刘禹锡诗句有“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说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和西施就已在宫中玩斗百草了。
中国古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恶、毒之月,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百草中包括艾草、菖蒲等,可编为人形钉于门上,用以镶祛毒气,挂五色索于儿童颈、臂等处,可保百岁无灾,称“百岁索”。在南方的五月之初,,人们到郊野采集百草,“斗百草”游戏便很自然地发生和流行。斗草多用车前子草比较草的韧性。具体玩法是,让两草(或花茎)交叉,两人各捏草之两头,用力拉扯,直至一草被拉断为止,以草不断的一方为胜。
“斗百草”先前多在儿童间玩耍。大约在南北朝,“斗百草”在南方已演变为季节性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每年端午节,民间百姓除了食粽子、饮雄黄酒、举行赛龙舟外,还常相聚一处玩“斗百草”的游戏。唐至五代十国时,宫中也流行起“斗百草”。民间男女则借“斗百草”的机会,自由交往,选择心目中的情人,以定下终身大事。让“斗百草”成了相当于今天的独身男女“赶集会”。在斗草斗花时,古代妇女为了增添输赢的刺激性,还常常会取下头上的宝钗作为赌注相博。唐代郑谷诗的“何如斗百草,赌取凤凰钗”,宋代王安石的“共向园中寻百草,归来花下赌金钗”,便是真实写照。记得笔者孩童时,仍玩过此游戏,不过,如今已不见踪影。
古人还有郊外踏青、鞭春牛、观灯猜灯谜等富有人文含义的派对,有的迄今仍在民间流行。当然,古人中也曾盛行“喝花酒”、 “评花榜”(花客为伎者选美)等不少畸形的聚会。
(本篇完)
相关文章
-
十位历史名人教育子女的典型案例
-
弱弱的问一句,尧的父亲是帝喾,帝喾的祖父是黄帝,这算世袭吗?
-
湖北吕氏祖辈下江南记
-
请回答,黄金时代,你为何要带走他?
-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
最原始的蜥脚恐龙:冰河龙 在冰川中被发现(体长仅6米)
-
微角龙:蒙古小型恐龙(仅长60厘米/最原始的角龙)
-
镇元子不过是地仙之祖,就算他有人参果,凭什么和如来平起平坐?
-
历代名酒——夏商周时期
-
帝龙:辽宁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带羽毛/距今1.3亿年前)
-
资历很老的开国中将,因解救毛泽东而被称为救驾将军,战斗失利后判刑一年半!
-
春节里来迎立春,春盘春酒年年好
-
俞晓群︱五行占:草妖之信衰贤去
-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102岁(具体年龄无法确定)
-
孔子是至圣先师,儒学是国粹,为何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
-
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看得远所以登陆/人类进化的功臣)
-
河南有座塔,与北京天坛齐名,是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
辽代18岁公主突然病逝,原因成谜,与舅舅合葬墓让人猜测种种
-
大型二齿兽类:肯氏兽 体长3米(酷似犀牛和鳄鱼)
-
为什么要喝白酒,这是我听过的最有趣的答案!
-
龙须虎榜上无名却能封神,是为了安慰姜子牙,还是顶替彩云仙子?
-
王克山:
-
山东一处古墓中,古人身高近两米,山东人个子高原来是有渊源的
-
北齐最无赖的皇帝高湛,霸占皇嫂虐杀子侄,死时年仅32岁
-
包鲁巨龙:巴西巨型食草恐龙(长24米/距今6500万年前)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等(第一为窦娥冤作者)
-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
靖江马桥镇:汲取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
周武帝为什么灭佛 南北朝时期佛教影响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