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来迎立春,春盘春酒年年好
原标题:春节里来迎立春,春盘春酒年年好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2月4日,正月初四,时值立春;巧的是,这一天恰值我国一些地区按照传统习俗,迎“灶王回家”。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年”的起点与终点,一般是从农历除夕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或正月十六“残灯末庙”。但“过年”的举动,大都从腊八或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无论如何,中国的春节应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节日。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罗澍伟说,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古人对春天寄予厚望。立春这一名词,最早见于周朝,据《周礼》记载,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东汉以后,朝野普遍在立春举行各种迎春活动,如妇女“剪彩为燕”或以“春幡春胜”做头饰,贴“宜春”于门……此时立春已不单是节气,而是节日了。唐宋时,立春日,宰相以下群臣要入朝致贺。明清宫廷,无论“迎春”还是“鞭打春牛(打春)”,礼仪均极隆重。
直到今天,一些古老的立春习俗依然流传民间,如农村有“打春”之举,意在送寒气,促春耕。家中要吃春酒、春盘、春卷、春饼和菜,或吃萝卜“咬春”。“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南宋诗人陆游在《木兰花·立春日作》中就描写了立春日里的迎春习俗。这些趣味习俗叠加一起,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也为立春平添了喜庆气氛。
罗澍伟表示,春节一般都会赶在立春前后的“五九六九”。民谚说“春打六九头”,就是指立春这天恰在“六九”头一天,今年立春就是如此。春节里迎来立春,会使春节更具春的味道。
立春日这天我国一些地方还有迎“灶王回家”的习俗。罗澍伟表示,供奉“灶王”,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但“百里不同俗”,正如“祭灶”(送“灶王上天”)或在腊月二十三、或在腊月二十四一样,“迎灶”也是或在新正五更、或在正月初四。这一天,这些地方的人们要准备各色水果等供品,燃放鞭炮,表示灶王爷在“上天言好事”之后,要“回宫降吉祥”了。(完)
相关文章
-
盘点历史上那些“闻着臭、吃着香”的食物
-
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灌溉面积超七万公顷游客却常叫错名字
-
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
-
经盛鸿: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衣帽形象
-
李家出上联:李渊、李广、李小龙,张家霸气回应,你能接码?
-
离阳王朝的四张底牌,来头一个比一个大,有两个是雪中最强十人
-
自古红颜多薄命,四大美人是例证
-
达川区铸魂工程培训班学员:弘扬红军精神增强党性修养
-
这边打仗,那边腐败,西晋的统治者把国家整得翻天覆地,热闹非凡
-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最后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一元帅一大将三上将
-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山玩水,他有不工作,那他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
孤军攻城,敌援军从三面围来,旅长立即不打不攻,敌援军反而止步!
-
甘于奉献,永远的精神
-
一枪一弹未丢,没有一人失踪,神秘的中国“藏字419部队”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春秋以周天子为尊(战国诸王争霸)
-
她是林彪之子未婚妻,父亲是大校世伯是许世友,儿子被追求者所害
-
中国古代最美十首情诗,情幽深,意绵长!
-
历史上的三国是哪三国 它们分别由谁建立的
-
封神:阐教阵营出现的五个叛徒,三个应誓、一个阵亡、一个成佛
-
苏轼所在朝代的社会背景
-
回忆:那段数十万日本女性被卖出海外的殖民史
-
世界为什么讨厌犹太人?原因有三点(遭到屠杀的原因)
-
细说古代军医制度:注重士兵健康,才能获得更大胜利
-
中国历史中最神秘四人,无一例外全部消失,最后一位有可能还活着
-
▲冷兵器时代,骑兵还是很有冲击力的,但是遇上大炮和火枪,就怂了
-
史上除了项羽,这三人也敢自称霸王,却只有一人善终!
-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清朝初期的反清事件(以吴三桂为首)
-
王龙飞评《过年:华北根据地的民俗改造》︱“有组织地”过年
-
当年23岁重庆小伙爱上46岁离异大妈,交往2个月就领证,后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