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原标题: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戴治中
微信版第441期
皖南泾县城郊水西山上的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素有“皖南第一古刹”之称,现为安徽省重点寺院。
寺内大雄宝殿中拱门的四根石柱上,镌刻着两副楹联。石柱建造年代久远,但楹联字迹依然清晰。
其一:
绿水泙间有道人遗三寺磬,
白云参处无弦琴挂五松风。
其二:
一灯黄檗唐朝寺,
千古青莲学士诗。
这两副楹联字体秀美,对仗工整,尤其是用词极为精炼,将宝胜寺的环境、历史和掌故蕴含于其间。
前一联上联中的“泙”为流水声,“磬”为佛寺中敲击以集聚僧人的鸣器。全句指的是在水西山与白云山之间有一清泉奔泻,发出“泙泙”水声,在“泙泙”的水声中仿佛听到昔日在此建有的崇庆、宝胜、白云三大寺院的磬声。三大寺院总称水西寺,鼎盛时有僧人上千,故而磬声不断。据《舆地纪胜》载,唐代仅崇庆一寺就有十四院,其中华严院“横跨两山,其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尤称胜概”。崇庆、白云二寺先后毁于兵火,现仅存宝胜一寺,此联当有怀旧之意。
下联“白云参处无弦琴挂五松风”,指的是宝胜寺建在水西山上,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松涛阵阵,山鸣谷应,似无弦之琴在弹奏。“五松”,相传唐朝初年宝胜寺原址曾有五棵大松树,枝叶茂盛,树荫遮盖范围达数十丈。有云游高僧结庐舍于其下,修行拜佛,诵经弘法,后渐具规模,名之为 “五松院”。五松院经多次重建,至宋代元丰五年奉旨改名为“奉国宝胜禅院”,元朝始改称为“宝胜禅寺”。
第二联上联“一灯黄檗唐朝寺”,讲的是唐代中后期名僧黄檗希运禅师来宝胜禅寺住持,开设道场,广布教义,并对寺院殿堂僧舍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将寺院的发展推向了高峰。故后人尊称黄檗希运禅师为宝胜禅寺的开山始祖,称宝胜寺为“黄檗祖师道场”。如今山门的牌坊上额镌有“黄檗道场”四个金色大字,院内建有祖师殿。
下联“千古青莲学士诗”,讲的是号青莲居士的大学士李白在唐天宝年间游泾县水西时写下了“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廓。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谷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等流传千古的诗句。水西三寺因大诗人李白题诗而名声鹊起,后有不少文人墨客接踵而来,题诗于寺院的墙壁上。其中杜牧游水西时留有“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烟雨中。”印证了李白题诗的真实性。后人还根据李白诗句在寺院旁建了“清湍亭”“秋霜阁”。
(作者系泾县档案局原副局长)
相关文章
-
纸上谈兵是谁的故事?他指挥40万赵军抗秦国(全军覆没)
-
霍夫曼沧龙:沧龙科最大的物种(最长19米/俄罗斯出土)
-
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中,为何闽南却盛行石制建筑?答案:海上丝路
-
大禹治水的真相让人吃惊,怪不得鲁迅说:禹是一条虫!
-
由名妓到一品夫人的横波夫人顾眉,为何被后世诟病?
-
军营重闻军号声!老司号员:有号声在,冲锋才更像冲锋!
-
皖南古代石雕人像初探(下)
-
岳飞死后的宋朝历史靠什么又延续了139年?
-
劳尔哈楼龙:唯一拥有植食胃石的肉食恐龙(多达32颗)
-
西域秘史:揭秘楼兰变成废墟的未解之谜
-
马上评|每一位英雄的名字都应被铭记
-
中国四大美女,每个身体都有缺陷?杨贵妃的最难以说出口
-
班超的儿子班勇:四年征服西域 结局却悲惨下狱
-
黄昏龙:目前最小的肉食恐龙(身高仅45厘米/不如猫大)
-
辛德勇读《赵正书》︱汉以前的“小说家”:说事儿不纪事
-
做好领头雁当好排头兵
-
【学习党史】谁是李白?潜伏十余年,他一直在敌人“心脏”里工作......
-
金庸武侠剧40年:没有侠义精神,根本拍不好他的剧
-
向英雄致敬!1343座无名红军墓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
-
古代宫女为何不穿内裤 真相让人羞愧
-
历史上两个反抗过的傀儡皇帝,结局如何?一个被杀,一个夺权成功
-
揭46年上海“群体事件”:国民党向群众开枪 伤百余人
-
巨型蜥脚类:华北龙 体长可达20米(化石完整度高达七成)
-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 陈世美真的是一个大混蛋吗
-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十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陈赓大将麾下的一位军长,13岁参加黄麻起义,晚年官至副国级
-
李白向女子表白遭拒,写下的一首诗流传至今已“酸”成名
-
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是谁:周亚夫(最终因绝食吐血而死)
-
短劲潘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0米/1.45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