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配速快几秒,为何力不从心?
为什么说核武器造的起,养不起
原标题:为什么说核武器造的起,养不起
从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再也没有核武器用应于战争的案例,中国在60年代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全世界都在研制核武器直到核不扩散条约后才得到约束。
^上图(核武器标志)
和平年代核武器主要用于战略威慑,没有战争去消耗。
核不扩散条约签订之初世界上一共有着大量的核弹头,包括以美国为例的大量固定发射井,以俄罗斯为例的机动发射车等。虽然没有战争但是核武器作为国家的第一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报复的方式。所有的核弹头都要随时保证战备状态,这就需要对核弹头进行保养维护,不同于常规武器,核武有高危,辐射,核材料泄漏的危险,所以核武器的维护也比常规武器要复杂,人员也更专业,经费需要的自然就相比常规武器要成倍的增加。
^上图(前苏联研制的撒旦)
核武器维护不仅是核武器本身还有其一系列的配套设施
在新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之初,外国嘲笑我国核武器是有弹无枪。所以即使有着足够多的核武器没有配套的发射装置是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威慑力的,一般来说核武器有两种投递方式:
1.战略轰炸机携带对敌进行战略轰炸机战略报复。
2.用火箭携带进行执行机动或非机动发射任务。
先说机动发射车或战略导弹核潜艇机动发射模式,机动发射有高灵活性,在对敌实施突然打击上有着较高的成效。对于发射车来说需要的经费并不是很多,到对于战略导弹核潜艇来说没有准备好烧钱就等着在海里生锈吧,更怎么谈作战呢。
^ 上图(核武器爆炸美化图)
再来说说固定发射井发射模式,一般来说固定发射不同于机动发射(采用固体火箭发射)采用的多是液态燃料发射,而液态燃料不能一直放在火箭内,而要放在专门的液态燃料储存装置中还要时刻准备着,这就成又一个烧钱装备,这还不包括其他的人员,技术等等费用。
^上图(核武器爆炸)
总结:核武器的养护不仅仅是指核武器(核弹头)还有其他一系列配套设施都需要养护,这样才能保证战时状态,不过战略核武器能保一国平安,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湖北挖到全球第一大古墓,墓中有22具“狰狞”女尸,真相令人心疼
-
对越反击战枪神向小平
-
此人力压彼得大帝和斯大林,成最伟大俄罗斯人,他究竟有多厉害
-
美国务卿蓬佩奥访问沙特,记者“失踪”事件可能到此为止
-
如果晴雯没有被撵出去,有可能成为贾宝玉的姨娘吗?完全没机会
-
花木兰代父从军12年,为何没有被士兵识破女儿身?原因其实很简单
-
[图文]台湾空军成功潜入大陆核基地投下监测器
-
19世纪末,一群美国人靠模仿中国人走上人生巅峰
-
战时有功,却忽视国民战后需求,丘吉尔为何在二战结束便黯然下台
-
明星版《黎明1949》|“黎明”全新重启、再现经典
-
古代打仗首排士兵阵亡率最高,为何宁肯拼命往前冲也不躺下装死?
-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读懂这句话,就摸清了湖北人的性格
-
章永乐:将中美争议类比于“英德之争”是恰当的吗?
-
世界上唯一的太监皇帝,6岁受刑37岁起兵,17年后建立起庞大帝国
-
《西安体育发展史》首发
-
真子公主和佳子公主绝版照:雅子妃的两位女儿,气质美貌各有千秋
-
匈奴并非不可抵挡 卫青与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原因
-
有西方国家的牵绊,库尔德人建国只会是一个梦
-
作为马来西亚人,我这样看香港
-
二战后的德国柏林,毁于战火的动物园,少数幸存下来的动物
-
内山完造:中日两国的相互看法
-
山西老农除草时捡到一箱黄金,被迫上交,价值超过2000万!
-
二战后,日本如何做到迅速超越德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二强国的?
-
1万孤军坚守西域40年,壮烈殉国时已是白发老兵
-
二战时的英国太平洋舰队:20余艘航母,就问日本服不服
-
[图文]中国最能打的将领张灵甫
-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军访问朝鲜
-
日本评选世界五大伟人,此中国人力压伊藤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