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骑士:从精英大头兵升级为贵族阶层
原标题:中世纪骑士:从精英大头兵升级为贵族阶层
作为一个特殊阶层,骑士称得上是中世纪欧洲的脊梁,也是歪人对这个文明的重要印象。但抛开各种浪漫与幻想,骑士制度本身则更多体现着时代的腥风血雨。他们的身份乃至地位变迁,也是在配合整个社会的同步发展。
贫穷的骑士
起源阶段的骑士 装备上有浓厚的步兵风格残留
骑士原本在拉丁语中意为战士,并不特指某一固定人群。但随着8世纪的查理-马特的军政改革,传统的法兰克重装步兵开始了骑兵化发展。以至于到10世纪时,骑士已完全指代我们今天知道的样子。
随后的11世纪,骑士的数量随战争需要而剧增。在1050年前后的法国,骑士们在权利书中出现的频率提高了近1倍,到这个世纪末则则继续提高到原来的了3倍。结果,人数的上升也反而降低了其原有社会地位。骑士一词也慢慢有了附庸的意思。但不论词义如何变化,骑士依靠武力为生的职业熟悉不会改变。
早期骑士也曾有过数量上的野蛮生长
除此之外,骑士之间的同点就实在是太少了。他们的出身、行为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根据约990年的《费康修道院权利书》来看,大部分骑士出身都很低微,其地位近于农奴和佃农。只有少数骑士被特别标注是自由出身。在贵族的权利书中,骑士的名字也往往与佃农或农奴并列,做为教堂、庄园、磨坊、林地的附属品而被标注。
大部分骑士的经济状况也谈不上理想。即便是到了11世纪,很多人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尚且不如较富裕的自由民,只能够用来堪堪维持生计。由于无力购买服役所需的军事装备,还需要依靠领主的配发或者领主赐予额外的田产来解决。
早期骑士大都依附强势君主 主要就是因为财政吃紧
于是,大量贫穷的骑士会被领主豢养。在中世纪,对附庸支付服役酬劳的方式一直分为授予其采邑和将其豢养在家中。有些贫穷骑士即使被授予采邑也继续与领主共同生活,并从领主拿领取生活必需品。
起初教会就特别喜欢采用豢养骑士的方式提供军役,以此保证教会领地的完整。但一个武装团体带来的种种麻烦以及直接豢养的高成本,最终导致了教会也开始采取授予采邑的方式。
骑士制度在中期也淘汰了许多不合格者
残暴的骑士
骑士制度的初衷 就是对入侵蛮族进行迅速反击
作为本职工作,骑士的生活离不开暴力与战争。四方蛮族的入侵和法兰克国家的解体,导致欧洲的公共秩序一度荡然无存。就连部分骑士团体,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当收入不足以支持开销时,他们就会参与私战和抢劫。对象包括领主、教会、农民、商人……
因此,当时的誓言内容经常涉及保证不进攻教堂和不抢劫教会的财物。也包括保证不袭击没有武器的修士及其同伴。除此之外,骑士们还要保证在四旬节和万圣节期间不抢劫磨坊、不毁灭葡萄园,不抢劫值钱的牲畜。从这些誓言我们可以看出,骑士们的生存处境艰难。
征服与劫掠 是很多骑士毕生的事业
但也正是他们的存在,至少在基层保护着自己的采邑领地。实际上,那些不守规矩的骑士,很容易因众叛亲离而失去所有。残酷的现实会让部分人逾越红线,而坚持底线之人在最后收获反而收获更多。
最终,在领获得实际保护的领地内,才有农民的安心生产。骑士依靠累积的亩产收入与更多封地发家,并为自己采购更好的装备、进而豢养自己的附庸。尽管有些近代的作者喜欢片面强调杀戮,但却无法抹杀骑士制度对于稳定欧洲中世纪社会的重大作用。
骑士制度在欧洲各地的胜利 也证明了其有效性
开始文明化的骑士
十字军时代 骑士们也开启了文明化进程
随着蛮族入侵被遏止,骑士也随着中世纪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日益文明。尤其在11世纪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都开始全面好转的,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也随之成熟并最终定型。
教会实力的加强,也让他们有足够余力来干涉骑士阶层。通过训导和劝诫,让生活好起来的骑士们逐步放弃那些黑暗时代的恶习,并更多投身宗教事务。这一观念的顶峰,就是十字军东征和全新的宗教骑士团。但作为封建制度的一份子,骑士也不可能完全服从于教会。相反,他们在内部建立起自己的群体认同感以及价值观,并被大部分贵族们所接受。
中期的骑士 在地位和财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此外,骑士和贵族之间的财富鸿沟也在逐渐消除。在13世纪前期,法国骑士与城堡堡主的区别就消失了。骑士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贵族的同义词。这其中既有骑士社会地位上升的原因,也由于贵族们因中央权力加强和经济变革而衰败。
这种的融合让骑士精神越发地贵族化,使得成为骑士的成本也越发高昂,并直接导致骑士整体数量的减少。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庄园经济的逐步解体,只靠封地收入可能再次连最基本的军事装备都无法负担。若要满足贵族化的奢侈排场,对个人财政而言就更是雪上加霜。于是,人们总是想办法推迟骑士授爵仪式。原本15岁就可以成为骑士,后来被延迟到18岁,再后来索性拖延到21岁。最终在13世纪后,骑士册封仪式只剩下了集体册封。一名王公子弟受封骑士时,往往会有数十甚至数百人跟他一同受封。
日益昂贵的成本 让骑士阶层也迅速贵族化
经济压力还导致大批骑士放弃头衔。英王亨利二世在位时,教会总佃户尚能提供750名骑士。但到了1220年,就只能提供121名。
正是这种经济压力,大大提高了骑士阶层的质量以及优越感。有时候骑士们甚至开始直接从事文艺创作,塑造了被后人视为经典的骑士文学。当然,大部分作品依然由贵族资助的文人写成。但这些作品在塑造时代精神的过程中也起了重大作用。
总数的减少 促成骑士升级为社会精英
结论
直到近代 骑士都是包括军事在内的诸多行业精英
骑士从只是依靠武力维生的较低职业,转变为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精英阶层,乃至日后西方历史文化的一个符号。完全仰仗于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
在骑士阶级内部,贫穷者的比例下降,以及高贵的骑士精神出现,是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的提高。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还能发现中世纪骑士阶层与近代大放异彩的欧洲乡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正是这些种种原因,造成了骑士的崛起、衰落和重生。
相关文章
-
毛文龙的抗金基地皮岛,如今却不在中国版图之中,可惜鲜为人知
-
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期的模样,这些景象见证了纳粹德国的疯狂
-
苏联曾经有多牛?太空竞赛前期一直压制美国,最终因为痔疮而失败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为何患上了“恐德症”
-
泾人翟青松的外交生涯
-
靠投机爬上高位太得意?苏联国防部长酒后失言差点摊上大事
-
法国的综合国力有多强?法国表示,在欧洲我没有对手
-
此国在历史上被称为欧洲的中国,曾六次被瓜分,亡国123年
-
新闻8点见丨专访鲁迅长孙周令飞:传播鲁迅,不需要那么严肃
-
[图文]大屠杀期间南京军民是如何反抗的?
-
剧中那些出众的风尘女子,不搔首弄姿,照样能惊艳卓绝
-
苏提达王后怎么了?陪在泰王身边精神紧绷,差点给外甥女下跪
-
世界上最逗的国家,80名士兵去打仗,战争结束回来一数:81人?
-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亲历者:满世界都是行走的鬼
-
美国历史上首次公开私刑全过程 黑人因指控谋杀幼女被活活烧死
-
精品红色电影点燃南昌市民观影热潮
-
中国兵30分钟歼灭180个日本军官,可能吗?89岁抗日老兵告诉你
-
苏联矿井喷出“地狱烈焰”,部长命令:扔个核弹进去灭火
-
加勒比海有个群岛,为何想并入遥远的加拿大?
-
该将被称为日本战国的诸葛亮,以十七人而夺一城
-
塔利班追着美军打,这剧情和中国网民想象的不一样
-
缅甸为何成为东南亚最乱的国家?
-
伊朗与以色列不是邻国,为何也互相敌对?
-
相隔几十里两村几百年共同朝拜,舜帝的故事在洛阳千古流传
-
五十年代起兵戎相见的越南南北,北越美女获得一级抗战勋章
-
二战期间苏联是如何夺取日本北方四岛控制权的?
-
抗美援朝,志愿军忍饥挨饿,为何不从敌人身上缴获?老兵说出实情
-
【每日金句】
-
你不知道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人的地雷,反在我军手里大发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