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为何能把一个面罩强化到能防护整个头部?骑士水桶盔演化史
原标题:欧洲人为何能把一个面罩强化到能防护整个头部?骑士水桶盔演化史
说到锁甲时代的中世纪骑士,首先便想起的就是他们戴着桶盔、身着戴着罩袍的锁甲、手握骑枪进行冲刺的样子。不少人在第一眼看到桶盔的时候都被他奇怪的造型吸引了:凌厉的方形线条透露着威严、庞大的轮廓让人感觉到威压,狭窄漆黑的眼缝深不可测,散发着冷酷的气息。
然而,不少爱好者都很奇怪,为什么唯有唯有欧洲骑士选择这种桶装的头盔,而非常见的球形头盔。这要从桶盔的起源说起。
▲12世纪骑士戴的一种开面头盔
在12世纪的时候,十字军东征以及欧洲内部的常年战乱,让骑士们逐渐意识到当时所戴的护鼻盔(nasal helmet)以及平顶盔在面对骑枪冲刺、箭矢射击还有刀剑刺击的时候,防护力几近于0。于时在12世纪末期,骑士们逐渐开始在头盔上加一个钢制的大面罩,于时便形成了覆面盔(enclosed helmet)。
▲早期覆面盔
这些面罩通常都带有两条成直线的眼缝,下面又许多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细小的孔,用于呼吸。面罩的轮廓成半椭圆型,带有一定的弧度以符合脸部形状。这样的曲面结构,在面对刺击的时候有几率能偏转对方的箭头,但是一旦箭头或者枪头卡住孔中就非常危险。所以这呼吸孔在能保证足够呼吸的情况下都会尽量做小、做少。
▲早期覆面盔
对于当时的骑士老爷来说,打仗输了被俘没事,但是自己的命要保住啊。自己置办盔甲也格外的上心。如果要定制新盔甲,骑士老爷们经常会对铁匠提出各种要求。得益于这一点,覆面盔在欧洲推广的很快。
然而在我们会发现,在骑兵混战乃至步战的时候,被敌人从侧面甚至是后面偷袭的概率非常大。这种只有面罩的覆面盔,后脑、后颈只有一层锁甲和内衬保护,在面对大力劈砍、甚至是页锤、链锤的打击的时候十分脆弱。当时的甲匠们想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在头盔后面再补上一块铁板。然而受限于灵活性要求,这块护颈板还不能做的太大。也只能保护到刚好到脖子的地方。
然而没过多久,欧洲老爷们就又开始想办法去催甲匠把覆面盔的防护做的更严密,最后将后颈护板和面甲直接铆接在一起提升强度,后颈护板也拉长到能保护整个脖子。盔体也不得不做的尽量大以方便活动。
同时,原本的弧形面甲,也变成了带有一定角度的平板面甲(从俯视角度开看面部基本上是呈锥形的)。这样的设计能使面甲的等效厚度增加,同时带角度的面甲上的呼吸孔在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也小了许多。最后演化形成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巨盔的样子。
▲早期覆面盔(早期巨盔)
从巨盔的产生来看,欧洲的骑士阶级自备武备的制度和十字军东征等等战乱,促进了欧洲盔甲的快速发展。巨盔奇特的形状,也并非凭空而来,研究盔甲的时候推敲他们的演化由来也是十分有趣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Popsicle,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多图]苏联时代最恐怖的集中营 被称为“死亡谷”
-
太空有鬼怪吗?6名宇航员看见“金翼天使”,而且还不止一次出现
-
老布什去世,在他任内的海湾战争中,美军被萨达姆扇了一巴掌
-
[图文]二战胜利之吻男主角在德州赌场里去世
-
如何评价武田胜赖?他真的是只是一个无能的末代家督吗?
-
老照片:第三帝国崛起之时的模样,看看镜头下疯狂入侵的德军
-
史上负责搞笑的军队:三十多万的意大利军队,攻不下五万人的法军
-
马拉维湖在马拉维和坦桑尼亚之间,为何湖界不在中心线上?
-
卡迪西亚之战:乡巴佬阿拉伯人如何征服波斯帝国
-
地球上真实发生的怪事,曾有人亲眼目睹,至今无法用科学解释!
-
马岛战争阿根廷因何失利?法国和美国干的这两件事把阿根廷坑了!
-
冷战时欧洲谍影重重 间谍战决定匈牙利命运
-
俄罗斯士兵为救中国记者而牺牲,记者答应照顾其妻儿,现今如何?
-
苏联解体后最惨的国家:1/10女性失足,女孩被赎也只能重操旧业
-
[图文]曹军进军神速险将刘备一网打尽
-
女儿划破手指竟无药可医,父亲为挽救女儿,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传奇冒险家:约翰史密斯和他自编自演的新大陆绯闻
-
[图文]重庆现集结号“谷子地”原型:半世纪寻烈士真名
-
老照片:二战中对着德军笑的法国女性 战后遭到清算剃光头发游街
-
张震将军回忆:新四军打响东征的第一枪 窦楼村之战
-
世界上唯一的太监皇帝,6岁受刑37岁起兵,17年后建立起庞大帝国
-
贝加尔湖藏有1600吨黄金,为何一直没人去打捞,专家:根本不敢捞
-
新井一二三专栏:再见平成时代(七)│最后一个天皇诞生日
-
二战中斯大林做了一个决定,女儿称其毫无人性
-
二战后,古德里安为什么没有被认定为战犯,源于他对于此事的反对
-
奇葩,母女俩双双嫁给俩父子,因为琐事常常遭父子俩家暴
-
数学王子高斯:被爱因斯坦誉为“超越一切”,却差点成了搬砖工
-
越军特工部队的战斗力很强,然而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
民间故事:皮匠经商返家,老乡让他先去酒楼,皮匠不听终葬送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