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第一个使用电灯的家庭却另有其人
原标题: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第一个使用电灯的家庭却另有其人
1878年,皮尔庞特·摩根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过去几天,我一直在尽力促成一笔生意,这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笔生意……他不仅对世界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从某个角度来看,此事对我们更是意义重大。”
一个月后,他又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担心父亲会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但是我相信,他会改变看法的。”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P摩根),这位摩根家族第三代掌门人,他信中提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意是什么呢?原来,这项大生意指的是投资爱迪生的电灯产业。
什么,爱迪生?
对,你没听错,就是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当时,美国家庭一般使用煤气灯或者蜡烛作为照明工具,而街道和广场则使用弧光灯来照明。爱迪生为了能通过电流打造出适合家用照明的电灯,经过了上千次实验,终于让他找到了。爱迪生成功发明了电灯。但是如何把电灯推广到各家各户,这是个大问题,光凭爱迪生一个人恐怕没法解决。他有技术,但是没有资本和运作资本的经验。
爱迪生为了快速推广电灯,成立了爱迪生电灯公司,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但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资金缺口很大。
这时候,爱迪生的律师格罗夫纳·劳里找到了皮尔庞特·摩根,并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及整个计划向摩根作了详细介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皮尔庞特立刻看到了电灯的重要意义和商业价值,并决定进行投资。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两段话。
爱迪生改进了电灯装置,但是将电灯推广到大众生活的却是大资本家皮尔庞特·摩根。
皮尔庞特认为投资电灯几乎没有风险,只需要“很小的”一笔资金,如果成功了,收获则难以估量。但是他的父亲吉诺斯·摩根却并不赞同他,他认为皮尔庞特是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但是儿子心意已决,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表示即使父亲不支持,他也要为爱迪生的项目提供资金。看到儿子如此坚持,吉诺斯只好勉强同意。
对爱迪生来说,皮尔庞特的出资无疑是雪中送炭。正在为资金抓破脑袋的爱迪生看到新希望。皮尔庞特组建了新的公司: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并注资100万美元。公司在曼哈顿商业区的珍珠大街上建立起第一座中央发电站,为照明提供电力。而皮尔庞特的公司则获得了国内外所有白炽灯泡的经营销售权。
经过几年的准备,1882年9月4日,爱迪生在华尔街23号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的总部按下了电灯开关,刹那间,外墙上的106个电灯泡亮了起来,这些小“火球”仿佛天上的星星,照亮了夜空。
近水楼台先得月,爱迪生为皮尔庞特家装好上了灯泡。于是,他们家成了全世界第一个使用电灯的家庭。为了庆祝这个光明、伟大的时刻,皮尔庞特在家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邀请了近400位当时的名流前来参观。
皮尔庞特家使用电灯的过程中有个小插曲:最先使用电灯的家庭也是最先被电力伤害的家庭。
电灯装好之后没多久,有天晚上,由于皮尔庞特家图书馆的电线发生故障,家里燃起了大火。书桌、地毯以及部分图书被烧毁。幸好当时全家都在歌剧院看歌剧,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当时来勘察现场的是爱迪生的助手爱德华·约翰逊。面对主人,约翰逊有些尴尬,正当他准备接受责骂的时候,皮尔庞特问道:“那么,现在你们打算怎样做?”
约翰逊回答说:“我们要对系统进行安全处理。”
皮尔庞特问:“那得多久?”
约翰逊说:“我马上开始工作。”
皮尔庞特说:“好,那就看你的了。”
虽然出现了这样的安全事故,但皮尔庞特·摩根丝毫没有怀疑电灯的作用。他仍旧继续投资,为公司注入大量资金,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当然,日后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正是因为摩根家族的持续的资本注入,爱迪生的电灯才得以从一项实验转化为成果,电灯才得以进了千家万户。人类从此进入了“电力时代”。
相关文章
-
此墓被称为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葬身墓中,包含多个朝代
-
山东兖州农民挖沙,挖出长7.5米重1.5吨的巨剑,今成国家一级文物
-
40年前,中国为什么要和越南打那么一仗
-
白磷弹才算什么,美国军队用过的这些没人性武器,更加惨无人道!
-
冲绳被美军重火力赶出工事的日军彩照早早便躲进坟墓顽抗
-
台媒:打麻将又名打麻雀起源于一场“护粮运动”
-
揭秘二战日本为何决定要对美国开战?
-
中国老兵向日本打官司索赔,得5亿元赔款后,他为啥一分不要?
-
这个人高居日军元帅,却糊里糊涂,还有个非常难听的绰号
-
对越反击战时对待顽固的越南俘虏,我军是这样做的
-
张献忠搅乱了大明,他的养子却成为明帝国抗清的民族英雄!
-
为何柯文哲支持度被丁守中大幅拉近?
-
烟波浩渺中的黄龙嘴——宣城南漪湖水乡渔村百年史记(下)
-
历史上的重步兵,不同的组合意味着不同的任务
-
盘点这些年特朗普带美国退出的这些“国际群”
-
埃尔多安:沙特记者是“残忍”谋杀案的受害者,这违背了人类良知
-
珍珠港事件中的四名日本将军结局如何?没一个活到战争结束
-
这张老照片价值500万美元,因为不小心拍到了美国最传奇的罪犯
-
二战时,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女兵,为何听见吃烧烤就吓得跪地求饶?
-
我国首位被注射死刑的亿万富翁,死前向国家捐495亿,结局如何?
-
周人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公刘,到底做了什么?
-
它是吃鸡决赛圈的高手必备武器,回归现实处境却很尴尬
-
抗美授朝:历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都有谁?又是谁!挫败了志愿军
-
仰韶文化遗址中,专家发现“神秘”小钵,竟破解了彩陶的秘密
-
历史大工程,长江之上建浮桥,看南唐如何灭亡
-
历史上德国曾经制造出航母,技术从日本引进,可惜最后没派上用场
-
二战中不可小视的英国:有战争的地方就有英国人的身影
-
周末阅读|《重庆之眼》
-
嫁给年长45岁的流亡总统,丈夫执政十天被推翻,31年后妻子成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