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搅乱了大明,他的养子却成为明帝国抗清的民族英雄!
原标题:张献忠搅乱了大明,他的养子却成为明帝国抗清的民族英雄!
现在历史上公认明朝的倒塌源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势力大规模起义,造成国家长时间糜烂于战火,以至于被外敌所乘。
崇祯死后,朱明的王爷们纷纷受拥立,希望延续大明国祚,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曾经轰轰烈烈,但最终因为内讧,渐渐瓦解冰消。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南明朝廷在挣扎求生时,其唯一堪称顶梁柱的大将,却本是大反王张献忠的养子。历史惯于搞反讽。当年追随张献忠消灭明军的人,后来却竭尽全力维持明朝余脉而英勇作战。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李定国,曾在很长时间里受到西南地区汉族人的缅怀和祭奠。
张献忠的四个养子
从目前比较能确定的史料可知,李定国生于1620年,出身比较贫寒,应为农户之子。1630年,张献忠起事,约十岁的李定国加入了张献忠的反军,并在战场上渐渐崭露头角,成为张献忠非常倚重的养子和将军,智勇双全,有“万人敌”和“小尉迟”之称。
当时张献忠有四个比较拔尖的养子,依次为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张献忠在世时,四人均改为张姓。)其中孙可望排名第一,为张献忠手下首屈一指的战将。李定国地位仅次于孙可望。
1644年,张献忠占据四川,自立为大西皇帝。但张献忠没有高兴多久,清兵开始进攻四川。1646年,张献忠战败而死。孙可望暂时成为大西军的首领,李定国为副,两人以及刘文秀、艾能奇带兵逃入云贵,躲避清军追杀。
连杀两王,天下震动
1647年(永历元年),孙可望、李定国等四人一齐称王,联合起来在云南建立了一个根据地。这个根据地里面,孙可望毫无疑问是老大,但李定国等三人也都有自己的嫡系势力。
李定国认为自己本是大明臣民,如今强大外寇入侵,就应当与明军摒弃前嫌,共同抗清,便经常劝说孙可望联合南明。于是在1649年,孙可望致书给南明永历政权,表示愿意帮助南明政权抵挡清兵。从此曾长期威胁大明朝的大西农民军,竟成为南明永历朝的重要力量。
1652年,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自桂林进攻贵州。李定国请战北伐,率东路军入湖南,连战连捷,之后再进入广西,正绕到桂林孔有德的后面,打得孔有德狼狈不堪。
孔有德乃是当时与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齐名的降清藩王,风头正劲,结果被李定国杀得大败,孔有德额头中箭,自知难逃一死,便杀掉爱妾,将珍宝置于室中自焚而死。李定国收复广西。
孔有德一死,四藩变成三藩。后来康熙平三藩,而不需要平四藩,还要感谢李定国的功劳。
收复广西之后,李定国又北上湖南,在衡阳大捷,伏杀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努尔哈赤之孙)。自此湖南被明军收复。李定国一年之内杀死两个知名的王爷,天下轰动。
1654年,李定国与台湾的郑成功联系,相约东、西合力收复广东,使明朝控制的领土连成一片,之后再沿长江北伐,可复兴大业。然而郑成功的军队却未能按时进军,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最终败归。
南明最后的栋梁
随着南明诸帝内讧,孙可望、李定国的大西军渐渐成为永历帝最主要的军队。孙可望也成为永历麾下第一大将。然而李定国在外战功累累,名气越来越大。1656年,李定国还被封为晋王。孙可望感觉受到了威胁。
1657年,孙可望最后决定杀死李定国,然而李定国却更得士卒之心。孙可望的部下多有倒戈,孙可望兵败,不得已带着六百余人投降清朝,被封为义王。
不但降清,孙可望还献上了“滇黔地图”以及大量西南军事情报,使南明的地利优势丧失殆尽。清朝曾经对南明政权毫无办法,几乎准备放弃西南各省,有了孙可望的情报之后,才又有了进攻云贵的底气。(孙可望病死于1660年,也有传言说其被清人暗杀。)
孙可望一去,李定国成为南明永历政权抗清最后的中流砥柱。
1658年,吴三桂攻入云南,南明节节败退。
1661年,李定国护送永历帝逃入缅甸,之后则独自率军返回。
同年,缅甸发生政变,永历帝被新任缅王献给吴三桂,之后被绞死。
1662年,李定国得知永历帝死,也悲愤而终。死后李定国受到西南各族的凭吊和祭祀,其葬处建有李定国祠,又被人称为“汉王庙”。
台湾郑氏严格来说已经是独立于明朝的政权,故李定国是南明政权最后一位栋梁之臣。其在近乎绝境之下,仍坚持抵抗清兵,虽然大事未成,未能逆转朱明的颓势,但仍可称得上是一代英雄,理应受到后人的铭记。
相关文章
-
二战后以色列建国,德国赔了多少钱?
-
老照片:德军欢笑饮美酒,百姓战俘吃树皮
-
此战中日军士兵想切腹自杀,长官:拿个十个美军的命来换切腹资格
-
中越王牌血战 越军惨败用车尸
-
长安大学怎么样?香飘十里,应有尽有
-
宴请新巡按宋乔年,为求荣西门庆甘愿卑躬屈膝
-
[图文]缅甸战火平息果敢特区主席下落成谜
-
各国领导人罕见落泪:英拉失态,普京落泪 中国的他落泪令人敬佩
-
南京大屠杀的凶手,2年后离开中国时,3句话重新认识中国人
-
吓尿!狂暴凶狮危险出没,上演高能人兽对抗之战!
-
历史上的今天|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托马斯·安德鲁诞辰
-
《叛逆者》:陈默群下线,他本位高权重,为何沦落至此,下场凄凉?
-
党史日历|9月25日
-
基辅会战德军一度俘虏苏联60多万人,这些俘虏最终命运如何?
-
[图文]揭露险象环生的日本政府投降内幕
-
老照片:二战时期的芬兰军队先是暴打苏军后又驱逐德军
-
高丽和高句丽啥关系?名字虽然差不多,其实没啥关系!
-
天龙八部中,乔峰和扫地僧之间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涉及到宋辽两国
-
华为任正非如此炫富令人发指:你赚一辈子,不够他交一次罚款!
-
[多图]二战盟军步兵最恐惧武器--S跳雷
-
欧洲历史巨著《百年战争》引进出版
-
世界上最丑的女子,被丈夫当成赚钱工具,死后被展览一百多年
-
这位开国上将官至副国级,解放后却辞官还乡,得知真相令人落泪
-
元旦的由来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漳浦县支行开展“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
千年前伊朗王储迁居甘肃,为中国添了一个姓,全国现有170万后裔
-
德国在一战中输给了英法,为何德国人却始终不服
-
人类需要像蚂蚁一样的“超稳定社会”吗?
-
二战后的苏联,老百姓没房子住,赫鲁晓夫上台,巧妙一招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