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法令,都规定了些啥?
原标题:古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法令,都规定了些啥?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是今天才有的
早期社会人类就已经有意识
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规范大家的行为
保护我们的环境了
夏王朝
据史料记载,夏王朝时期大禹就发布过禁令,“春三月……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以成鱼鳖之长”,这种禁令颁布只是为了基本生活需求。
商王朝
到了商王朝时期,领导们就开始关注人居环境了,城市的规模化形成必然有大量无处安放的垃圾,但当时可能没人敢随便乱倒的。法律规定:“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个灰就是垃圾,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有市民将生活垃圾随便倾倒在街道上,那就打断他的手。
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管的更多了,山、林、湖泊......为此还专门设置了官员:山虞、林衡、川衡、泽虞等。当然配套的法令是必须有的,周文王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如果有人不遵从不得填井、伐树等禁令,一律处死,并且天塌下来都不得赦免。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管子说“春辟勿时,苗足本......毋傅速”。意思大概跟我们熟知的孟子那篇经典文章差不多,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不用密孔网捕鱼,鱼鳖就吃不完;按照规定的时间砍伐树木,那么木材就用不完。谷物和鱼鳖若吃不完,林木若用不尽,人民的幸福感就会得到满足。
秦朝
对比夏、商、周时期,秦律中的规定更为周详,“春二月,......不夏月,......到七月......”,恨不得把每个时令能干的不能干的事情都规定了。
西汉初年
而到西汉建国初年的时候,大概受黄老思想的影响,统治集团高层崇尚无为而治。无为嘛,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隋唐时期
隋唐对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则更加成熟,措施也更加完善。比如《唐律疏议》规定,“诸占固山野陂湖之利者,杖六十”,山林湖泊等生态资源本应属于全体公民享有,有人对其进行侵占与掠夺,那就“杖六十”。相比之下在街道或公共场所倒生活污水“杖七十”好像有点重哦。“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不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燃烧草木当肥料用,那就“笞五十”。
宋朝
宋朝时都城汴梁的人口已达百万之多,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为此,宋朝设立了“街道司”专门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类似现在的环卫。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还对“违建”作了规定,“凡侵占街巷道路而起盖为园圃者,杖六十,各令(拆毁)复旧”。占街道违建除了打六十大棍,还得自己出钱恢复原样,不光肉疼还让你心疼,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些立法构建
正是中国古人不断探索自然之后
总结出的合理与合法的有机结合
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
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探索
从未停止
来源:环保科普365
相关文章
-
子夜是指现在的几点到几点:11点到凌晨1点(以子时为首)
-
大宋公主肛裂而死:沦为金人的玩物(被多人凌辱)
-
玛雅文明有多先进?千年前的壁画被还原,记载的内容可能令人害怕
-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上)
-
红四军三进平远:为中央苏区构建了坚固的南部屏障
-
揭秘三国演义中九大张冠李戴的地方 历史大还原
-
《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汇编·明代卷》出版发行
-
古代女子内衣是什么样的 看完面红耳赤
-
古代战争武将都是单挑吗?
-
我国古代4大名刀:青龙偃月刀排最后,第二把直接被黄帝禁用
-
回忆敬爱的周总理
-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
-
俗语:“白虎盖青龙,代代有人穷”,指的是什么?
-
“八一式马步枪”是世界步枪“轻型化”的始祖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6,县委书记的榜样
-
《三国演义》十大火攻经典战役 解密著名火攻战
-
萨尔浒之战后万历大哭?四十七万大军半天一夜就败北
-
此女嫁祖孙三代,各生一个儿子,后世却对她崇敬无比
-
陈树湘年谱
-
周恩来曾跟随一代宗师学习中国功夫
-
这个朝代很多人都不喜欢,但是它为中国做一贡献,至今影响着我们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哪个考中难度更大?
-
【史林漫步】陈济棠的“黄金时代”
-
晚年的慈禧太后和身边小太监发生哪些趣事儿?
-
历史趣话:冰糖葫芦从御药到民间的不凡经历
-
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红领巾寻访新四军六师部旧址纪念馆
-
老话: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下半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
清朝皇帝大婚前为何要先临幸八名宫女?
-
繁荣富足的隋王朝为何二世而亡?备受后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