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专权,清朝为何没有?朱元璋弄一块铁牌镇压,顺治搞三块
原标题:明朝太监专权,清朝为何没有?朱元璋弄一块铁牌镇压,顺治搞三块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明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宦官专权的情况出现,汉、唐末期的宦官直接就可以参与废立,明朝的司礼监也是鼎鼎大名的政事处理机构,“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都是权倾一时的宦官中的佼佼者。即便是宦官对朝政影响力最小的是宋朝,宦官集团在宋徽宗一朝的影响力也是能和文官集团平分秋色,宋徽宗执政时期著名的奸臣“六贼”里面就有一半是宦官。由此可见,宦官势力是中国封建王朝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因为是最后一个,所以在宦官管理的制度上有着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清朝对于宦官集团的控制也是相当成功的,整个清朝执政时期都没有出现过宦官乱政的情况,彻底的把宦官这一股最接近中枢的政治势力打入冷宫,这都有赖于清朝入关后的首任帝王顺治皇帝制定的制度。
顺治在亲政后,对内宫的治理首先就是把宦官干政的可能性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他沿用了前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法,朱元璋曾在皇宫中竖立一块写有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顺治加大规模搞了三块,在清宫中的交泰殿(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内务府(掌管皇室财物的机构)、慎刑司(属内务府管辖,主要是处理犯错的宫女和太监)这三处地方立下三块石碑,上书“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并在石碑上刻铸皇帝敕谕的铭文:
“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专植威权,干预朝政,开厂辑事,枉杀无辜,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甚至图谋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领德,以致国事日非,腐败相寻,足为鉴戒。肤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
这个不是清朝的首创,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规定,明太祖朱元璋也曾严令宦官不得干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明、清两朝皇帝的勤政态度不一样,两朝都是沿用的朱元璋制定的内阁制,但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晚明的崇祯皇帝对政事的处理比较勤快外,其余大多数皇帝都因为精力限制或其它原因相对怠政,他们不得不借用宦官来帮助处理朝政,由此给了宦官集团干预朝政的可能。
而清朝皇帝不论才干和昏庸与否,在勤劳上都远远超过明朝皇帝,对于政务基本上都是亲力亲为,宦官们在清朝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政务。另外最主要的是明朝的皇帝在开国两祖之后基本上都无力独自对抗文官集团,所以不得不抬高宦官集团的地位来制衡文官集团,等于是有意识地让宦官们干涉朝政,成为皇权的代言人。
清朝因为是异族入主中原,对汉族文官集团的警惕性相当高,从入关夺取天下后就一直有意识的压制他们,在关键决策和关键官位上都是以满族官员为主。除了清朝末期外,汉族文官集团是无法抗衡清朝皇权的,因此清朝的皇帝也没必要重视宦官集团。反而是不停地制定各种限制宦官的规章。
从顺治皇帝一直到乾隆皇帝,断断续续地搞出了一堆如《国朝宫史》《宫中现行规则》《内务府现行规则》等专门规范宦官日常行为准则的规章,把宦官们要遵守的规则限定得死死的。还有就是,清朝的宦官全是汉民,到乾隆皇帝执政时,甚至都不允许宦官们读书,故而,清朝的宦官也没有干政的软实力。
顺治皇帝不但立下了宦官不可干政的制度,为了给后代皇帝立下榜样,顺治自己也基本上严格地执行了这个制度。他在位时期,曾经宠信过一名叫做吴良辅的宦官,因为顺治皇帝的信任,吴良辅积极和外官勾结,贪污纳贿无所不作,并且仿照明朝旧例还原出了司礼监等宦官理政的衙门。
吴良辅在顺治皇帝的包庇下逐步有了一丝把持内廷干预朝政的苗头,在他被揭发后,顺治皇帝虽然最终没有处理掉吴良辅 ,但还是取消了吴良辅设立的司礼监等衙门,顺治死后,刚继位的康熙马上就干掉了吴良辅,彻底遏制住了宫中宦官势力企图出头的势头。
在从顺治到乾隆这几任强势帝王的严厉防范下,清朝的宦官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执行奴仆的职责,直到晚清才又出了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宦官,比如慈禧太后陆续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等,不过慈禧太后对祖制的维护还是很坚持的,她并不支持宦官干涉朝政和地方事务,安德海就因为在地方上横行不法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干掉:
安得海者,以奄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所过招纳权贿,无敢发者。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奏上,遂正法
慈禧在得知身边人可能会被杀后也只是默认,并没有因为安德海被杀去报复丁宝桢。慈禧晚年对其影响力巨大的大太监李莲英因为慈禧的宠信,打破历来清宫宦官所任官职不得超过四品的祖制,最高做到二品官,成为唯一统领皇宫中所有宫女、宦官的第一人,但他也仅仅只是收点贿赂吹吹枕头风,并不能自己干预政事。
由上述事例可见,清朝虽然有着各种不是,可在宦官的管理上却是历史上各封建王朝中最规范的,清朝也有过皇子争位,皇帝和权臣斗法等各种其余朝代都有的政治斗争,唯独宦官专权在整个清朝的二百多年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这和清朝皇权的高度警惕性有关,也和清朝得到了前面一千多年的历史经验有关。
参考文献:《清史稿》《顺治实录》等
相关文章
-
内蒙古龙:中国小型恐龙(长2米/脖子占体长四分之一)
-
犹太人命运悲惨的原因 为什么犹太人会遭到欧洲人排挤
-
“皖”字竟是此地古代信仰?!
-
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夹在富察和令妃之间(49岁郁郁而终)
-
三十年代济南,新建门普利街二大马路
-
史学教授的观点颠覆认知:夏朝起源于巴基斯坦?印度人是我们的亲戚?
-
似金娜里龙:泰国小型似鸟龙(体长仅70厘米)
-
周武王姬发怎么死的?武王伐纣的故事
-
民国第一渣女是谁:唐怡莹(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妹)
-
重庆为何被称为英雄之城?因为有一座改变世界历史的合川钓鱼城
-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一枚金印,揭开一个王国神秘面纱,展示一段文明精彩历程
-
无意间挖出玉龟,专家鉴定后说了一句话,农民立即不乐意了
-
明代的国家祭祀是什么样的?
-
长孙无忌是忠臣吗 是,历仕三朝(凌烟阁24功臣之首)
-
康熙当了多久的皇帝:在位61年(开创康熙盛世)
-
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
司徒雷登在中国的形象变迁
-
体型最大甲龙:包头龙 长达6米(带有强杀伤力的骨锤)
-
差点统一世界的三个人:拿破仑/成吉思汗/希特勒(明垂千古)
-
“雍正”年号解密 雍正得位之正?
-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正德朝“三相之去”是怎么一回事?
-
古代战争中,为什么不敢轻易斩杀敌军派来的“使者”
-
独醒的勇气——读孟泽《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有感
-
最大的上龙科动物:克柔龙 体长10米(嘴巴似鳄鱼)
-
山东一条河原长近千公里,现在却仅剩五分之一,其余的长度去哪了
-
皇帝驾崩后后宫的嫔妃们怎么处理,有的下场凄凉
-
十大经典武侠电影推荐,芸芸众生唯我独尊
-
为方便控制,一伙人拥立傻子当皇帝,傻子上位后立刻将其赶尽杀绝
-
架机叛变的飞行员,通敌后另娶新欢,抛家弃国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