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到底是什么样?
原标题: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到底是什么样?
“锦衣”之名反映了锦衣卫服装上的特殊性。明朝对皇亲勋贵百官平民的服色等级有严格的限制,不准逾等。明初有不少开国的公爵和侯爵就是因为“服色逾制”、“僭用龙凤纹”而被赐死的。按照明朝制度,锦衣卫的正三品堂上官可以着大红纻丝飞鱼服、佩绣春刀。
所谓“飞鱼”其实是尾巴像鱼尾的四爪龙,“斗牛”是直角的四爪龙,“麒麟”是牛蹄龙形的动物(需要注意的是,明朝公侯伯爵和驸马身穿红色常服,胸前和背后有麒麟补子,其中的麒麟是通常的兽类形象,而与龙形的“麒麟服”不同)。有四爪而不做其他变形的龙,则被称为“蟒”。绣有这四种图案的袍服称为蟒衣、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它们不在品官的官服制度之内,而是属于赐服,等级极高,一般只有皇帝赏赐或奏请批准之后才能穿着。
赐服通常采用云缎、闪缎、云绢、纱、罗等高级衣料,以大红为底色(也有青、蓝、紫、沉香等颜色),采用织金、妆花等复杂工艺,胸前为龙头和龙爪,龙身绕过肩膀,龙尾甩到身后。大体来说,蟒衣是等级最高的赐服,之后依次是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那么飞鱼服呢?称它为中国历史上打架最帅的官服是不为过的,跟纳粹军装一个道理。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的袍服,飞鱼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种海鱼,而是一种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的虚构形象。明中期公务员制服的视觉识别体系缺少把控,有的人专门把飞鱼服穿得像蟒袍,于是朝廷严厉控制了百八年,至明末奢华之风又起,逐渐背离了中期简洁大方的审美,电影《绣春刀》正与此暗合。
《绣春刀》的服饰道具比较考究,华丽却又写实的兵器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兵器一看就是龙泉现代匠人做的,刀条(刀身)问题都不大,甚至还原度很高,刀装却很恶俗,工艺品气息太浓,清朝的味道也太浓。当然,明末与清初的兵器形制有模糊不清的地带,比如刀剑鞘的全金属封边到末期就没再继承,而是现在常见的丑爆了的双耳提梁,影片中也采用了这个设计,但这样一部电影不能体现明朝的气韵,着实可惜。废话太多,来详解片中的兵器与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成员也不是全都穿飞鱼服,能穿飞鱼服的基本上属于锦衣卫军官,至于将军、校尉和力士,则根本穿不到飞鱼服。此外飞鱼图案可以用在圆领衫、直身、道袍、贴里、曳撒等多种服装上;飞鱼图案可以做成胸背补子,也可能是过肩的“通肩袍”;飞鱼可以带翅膀,也可以不带翅膀……总的说来就是没有固定的规则。实际上连明朝人也不容易分清这些区别,虽然明代历朝皇帝不断下旨禁止乱穿飞鱼、斗牛服,但皇帝自己也往往胡乱赏赐,导致情况越来越乱。
其实真正的绣春刀长啥样,并没有留下靠谱的文字记载或出土实物,流传的画作也是寥寥带过,没有明确提出哪类刀属于绣春刀,给后人留下许多谜团。比较靠谱的解释是,绣春刀是朝廷配发给厂卫使用的官刀的统称,其形制可能并不是只有一种。由于是官制刀,又是厂卫所用,因此使用了很多鎏金错银的装饰,也就起了这么个风骚的名字。
根据《大明会典》之类的典籍和一些明清笔记,绣春刀也有可能只是一种礼器,给近臣在礼仪、出行、祭祀等特殊场合使用,“本朝文武大臣扈从车驾,则赐绣春刀、椰瓢、茄带”“锦衣卫官登大堂者,拜命日,即赐绣春刀、鸾带大红蟒衣飞鱼服,以便护大驾行大祀诸礼。”
但是厂卫在执行他们的“特殊公务”时,使用这种佩刀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特务系统真正动刀子的机会没有动作片里虚构的那么多,一旦需要掏刀子,仪仗用刀也并非不能用于实战。所以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绣春刀的形制,而是它“到底是可以作为实战器的礼器,还是可以作为礼器的日常佩刀”。
所谓“绣春刀”如今并没有确凿的实物传世,但许多研究者曾根据明代绘画,对其进行考证。大多数看法认为绣春刀的样式和明代常见的腰刀差不多,只是刀身较一般腰刀短小,而且全身有弧度,便于拔出和守刀,绣春刀最大的特点在于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此外,佩绣春刀并非锦衣卫的专利,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都可以佩带,文武大臣扈从皇帝车驾时也会获赐绣春刀。
相关文章
-
巨鹿之战是什么时期发生的 巨鹿之战起因和过程怎么样
-
全国将帅支持火化,许世友却一直不肯!这2点原因,令人肃然起敬
-
渡江战役1949——接管赣东北,组建上饶市
-
同样是误国的美女,为什么杨贵妃留下的是美名?别人留下的是骂名
-
杨家将真的有“十二寡妇征西”故事吗?
-
河北为何简称冀?因冀州为九州之首,天下之中
-
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因为一条河而得名!
-
秦桧为什么是千古罪人:贬斥抗金名将结党营私(曾害死岳飞)
-
最无耻的欧洲小国,拿了中国100多亿援助,还将中国视为敌人
-
魏晋南北朝时期厨师的饭前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
彩色老照片:百年前重庆百姓的日常生活
-
历史上卫子夫怎么死的?其最终结局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
汉朝为什么只会和亲?因为3点,从未有汉人娶过肤白貌美胡女
-
此人多次打败秦军和匈奴,却被自己大王给宰了,国家也跟着亡了
-
《元桢墓志》,于右任旧藏珍品!
-
2016年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一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这墓我进去过
-
古墓长明灯为何能千古不灭的原因 长明灯是什么
-
铁打的儒家,流水的主子,儒学是阻碍历史发展的罪魁祸首吗?
-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当时的汴京(今河南开封)
-
中越战争,他凭一把枪,击毙10个持火箭筒的越军,授予一等功
-
“爱牙日”古人也爱牙,宋代刷牙平民化,明清不刷牙的人会被嘲笑
-
秘书忆林彪:很多评价都不真实电视剧更假
-
漳州:阳明过化之地
-
张祥同志逝世
-
以收藏女人为乐的皇帝?秦始皇究竟收藏了多少女人?
-
徐达后人墓中出土“不常见”宝贝,专家说:它曾是明朝男人的最爱
-
曾国藩的四句话遗嘱何以传世百年 发扬儒家教育思想
-
死守塔山的纵队司令员,虽然只是中将,却当过三个大军区司令员
-
金正日17年统治下谜一样的朝鲜:不顾人民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