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的情怀,让史来贺立志要带领乡亲过上好日子?
原标题:是怎样的情怀,让史来贺立志要带领乡亲过上好日子?
1957年的11月,在党中央召开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周总理来到一位年轻农民面前,亲切地与他交谈了起来。这位年轻农民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能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如此重视呢?这位年轻的农民,名叫史来贺。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的刘庄村,时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在这次棉花工作会议中,史来贺只有27岁,是众多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就在出席此次会议之前,史来贺做了一件震惊中南海的大事。
史来贺
棉花,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部队的后勤保障,但1955年中国的棉花平均亩产却只有17.55公斤,国家不得不靠发行这样的购布证限量供应布匹。老百姓只能用这样的购布证买布、穿衣。但当时,一个人全年发的布票,还不够买一套衣服。中国几亿人何时才能吃饱穿暖?中国的棉花产量何时才能有所提高呢?
购布证
这是一张史来贺带领村民灾后重建的照片,救助完村民,大家的心情刚刚平复,却又遭遇了打击。史来贺带着大家来到田里,眼前的一切让村民们惊呆了,漫溢的雨水淹没了整片田地,只见几天前还绿油油的麦田和棉花地,全部成为一片汪洋。村民们一年的汗水和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村里村外乱做一团,有人要退出合作社,有人准备外出逃荒。
史来贺带领村民灾后重建
第二天一早,史来贺就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大会上史来贺边讲边掉泪,下边的社员也听得热泪盈眶。他向刘庄村父老乡亲们打包票,哪怕是吃糠咽菜也会和全村父老乡亲一起共同度过这段苦日子。听了史来贺这段话,原来已打点好行装,准备外出谋生的村民们,放下了铺盖卷。决心跟着史来贺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中。
史来贺召开群众大会
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克服了重重困难,史来贺总结出了一套植棉经验,换来了千亩棉田的高产,刘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最终产量是当前中国平均产量的三倍,刘庄提前十年达到了中央要求的亩产皮棉的最高指标。如此惊人的数字,让刘庄一下子跨进了河南省乃至中国农业的先进行列。
史来贺在棉田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3月7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农民致富领头人——史来贺》!
相关文章
-
奈菲尔塔利复原图,埃及最美王后(木乃伊被毁/只剩玉腿)
-
马王堆汉墓发现2000年前史料,揭露黄帝真面目!专家:简直是暴君
-
古代服务“全乎”的旅舍业:都有哪些服务功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老话: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下半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
背水一战的主角是谁 背水一战历史典故
-
武侠小说中的神器是否真实存在过
-
古代各国皇帝都用什么来擦屁股?英国用三文鱼,俄国的工具最奇葩
-
周恩来总理巧解物资部门贷款难题
-
历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将,个个都是天才,无人能及
-
学党史|《红色档案》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他是志愿军第一“阻击英雄”,坚守8天8夜,阻击敌军数十倍
-
唐朝和南唐以及后唐是什么关系呢?后两者是前者的后裔吗?
-
有才的女人有多可怕?李清照才华太逼人,一句诗逼死老公
-
程万军:明朝如何做到永绝权臣?制度性“去势”!
-
守信和明察下情的重要性:晋文公攻原的故事
-
她怀着孕嫁给皇帝成吉思汗铁木真,皇帝不嫌弃还让子孙娶她娘家人
-
野史趣闻:古代称呼有等级“太太”不能乱叫
-
农民声称自己曾是红军团长,无人相信,司令亲自出面为他证明!
-
金庸小说的郭靖英雄性格的产生渊源,和他的民族挣扎
-
苏培盛是哪个皇帝的人 苏培盛到底是谁的太监
-
宋真宗为什么喜欢刘娥 宋真宗喜欢刘娥的原因是什么
-
16鞋为什么对男的如此重要
-
哀悼|102岁开国少将方槐辞世
-
94年建国门事件解密 建国门事件死了多少人
-
古代丈夫死后,为何很多女子选择给丈夫殉情
-
南宋四大家是哪四位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爱国诗人)
-
刘备与诸葛亮亲密如鱼水他们就没有分歧吗
-
婉容死后葬在哪儿?留在延吉监狱中悲惨的度过最后十天
-
胜利追击,军情突然逆转,敌人包围军部!军长亲自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