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调整,“陈涉”没走
原标题:教材调整,“陈涉”没走
来源标题:教材调整,“陈涉”没走
与朋友聊及高中毕业时的临别赠言,几乎一致认为,当年有两句话入选频率最高:“苟富贵,勿相忘”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句话都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都是两千多年前一个叫陈涉的人讲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经过了司马迁的语言再造和境界提升。高考多年之后,大部分人或许已记不清全部原文,但这两句话总能脱口而出。这就是《史记》的魅力所在,是汉语的张力体现,更是因为符合了青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不过,这篇长期入选人教社语文教材的经典文章,已从初中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删除。与之前“将文天祥从历史教科书中删除”、“卫青霍去病从历史教科书中消失”、“教材删除鲁迅文章”等谣言相比,这次不是传言,而是事实。教材事大,引发舆论关切。
为什么删掉?人教社的回应说明了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因为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专列“陈胜、吴广起义”,详细介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并引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是说,人教社通盘考虑了各学科关系,系统筹划教材内容,而网上有些议论多是无端揣测借题发挥。人教社调整的目的本来很简单,由于事先未加说明,网友不明就里,所以才有种种猜测,乃至出现谣言。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对教育的使命和规律的深化认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必须看到的是,教材调整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极其严肃的大事。不是哪个领导“拍拍脑袋”就能说了算,也不是某个专家“个人意见”就能左右,更非“是好菜就能往篮子里捡”。具体到语文,思想立意、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等角度都得考虑;现代古代、中国外国的作品都得有;诗词歌赋、小说杂文等体裁都要尽量体现,即便古文也要既注重经典性又兼顾多样性。借用人教社对当时鲁迅先生《风筝》被删的回复中“调整并不是删除,而是将其安排在最适合教学的地方”的逻辑,可以就不选《陈涉世家》一事说,“删除不是其不好,而是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史记》中《周亚夫军细柳》替换《陈涉世家》,确实也是上上之选。
透过有关教材修改的争论,可见社会关注的非同一般。相关机构及时回应,以事实回击谣言或奇谈怪论,值得称道,但每次都是“跟在舆论后面跑”并非上策。所谓未雨绸缪,不妨每次修改时,把修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修改等等先行告诉公众,毕竟教材虽是“一家之选”,也需要达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相关文章
-
虞姬墓在哪 虞姬墓的由来历史真实故事
-
1955年授衔时,黄火星的名字被念成黄火青,看周总理如何化解尴尬?
-
那些自谋出路的知识分子
-
《獬豸》:和朝鲜检察院没关系的颠覆历史作品
-
永远的怀念|今天,“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诞辰121周年
-
好消息!菏泽一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此人是三国的一名道士,被玉帝提拔成仙后,连孙悟空都敢骂
-
【党史学习】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6日
-
【文史趣谈】古代宴饮话投壶
-
清朝宫廷后妃 皇子 皇女 太监 宫女品级名称如何划分?
-
古代也有商品造假那时古人如何打假维权?
-
穿长筒靴、高跟鞋,古代生活在新疆的女子足下很时髦
-
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原来瓦特只是改良,真正的发明者是他
-
清朝皇帝大婚前为何要先临幸八名宫女?
-
胡歌刘涛穿旗袍长衫再现历史经典,完美呈现,温柔凝视满满CP感!
-
大唐太子李承乾是同性恋吗:据说是双性恋(男宠叫称心)
-
霍去病成私生子、秦始皇为追女人修长城…为圈钱乱改历史良心不会痛吗?
-
67年前,浙江姑娘何招娣,捡到价值千万瓷器上交国家,现在怎样了
-
“急递铺”是什么机构?
-
周总理诞辰121周年,缅怀!
-
BBC说,中国古代帝王15晚要临幸121人……皇帝真的那么累吗?丨轻科普
-
历史上姓张的名人大盘点:各领域都有人才(总有你膜拜的)
-
女红军周起义如何用小脚走完长征路
-
除隋唐大运河之外,隋炀帝还有一项大工程,连考古专家都钦佩不已
-
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关系?表姑侄女关系(玛丽被囚禁十八年)
-
【党史天天学】2月2日
-
《雪中悍刀行》张扶摇:坐镇人间八百年,我于世间真无敌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么?当你知道后,就不会乱用了
-
徐浩|批量补缀卷首——古人对敦煌写经的一种特殊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