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明明英国在身后是个大威胁,德国为何放弃英国,转去进攻苏联

原标题:明明英国在身后是个大威胁,德国为何放弃英国,转去进攻苏联

二战初期,德国陆军绕过马奇诺防线,气势汹汹地向法国发动了入侵。面对强大的德国陆军,英法联军节节败退,最终他们策划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撤离了近34万人,为后期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此后,德国顺利占领法国,整个西欧只剩下英国还未沦陷。

事实上,德国是有机会在敦刻尔克全歼英法联军的,但希特勒却在德国装甲部队距离敦刻尔克仅仅10英里处,下达了停火的命令。

(敦刻尔克大撤退示意图)

为什么要停火?

如果只从政治上来考虑,希特勒的停火命令实际上是向丘吉尔抛出的橄榄枝,他不希望英德两国之间出现一条无法修补的鸿沟。毕竟美国在海外的殖民扩张与苏联实力的日益强大,都严重威胁到了英德两国的利益。英德还不如联手干一番大事,以求共同谋取更多利益。

就算联盟不成,最起码也要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双方保持中立,防止英国背后捅刀。

希特勒之所以想要讨好英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英国和欧洲大陆隔了一个英吉利海峡。假如德国选择强攻英国,哪怕最后胜利了,恐怕也会元气大伤,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不过,希特勒的善意被丘吉尔直接无视了。丘吉尔公开表态,将与法西斯侵略者斗争到底。

丘吉尔不识抬举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德国人。德国军方火速制定了攻占英国的“海狮计划”,并向英国发起了进攻。

不过,英德双方的交火并没有持续多久,德国就突然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转而向苏联发起了进攻。

(丘吉尔画像)

为什么德国在没有占领英国的情况下,就去攻打苏联呢?难道他们还没有吸取到一战中,因两线作战而失败的惨痛教训吗?

实际上,德国此举,完全是被迫无奈。德军对英作战,完全是一场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战争。

德国陆军算得上是当时最强的陆地部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海军和空军方面也是天下无敌。

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德国在海战中,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在陆军过不去,海军打不赢的情况下,德国只能选择向英国发起空战。

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对自己的部队非常有信心。他认为,想要顺利地让陆军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占领制空权,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1940年8月开始,德国向英国发起了大规模空袭,平均每天出动的飞机都在1000架以上,这使得英国皇家空军损失惨重。不仅优秀飞行员大量战死,而且地勤人员也因过劳而大量晕倒。最致命的是,英国空军的7个指挥中心有6个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国空军的指挥通信也到了崩溃边缘。而德军虽然在两周内损失了400多架飞机,但依然有力量继续发动攻势。

(戈林旧照)

假如德国继续保持攻势,英国皇家空军肯定会溃败,但事情却在8月24日出现了转机。那一天,12架迷航的德国轰炸机飞临伦敦,并在市中心投下了炸弹。

虽然首都被炸,但丘吉尔却看到了希望。他立马命令81架轰炸机,在28日和31日两次轰炸柏林。此举让希特勒震怒,他立马开会,并策划了从9月7日开始,为期一周的伦敦轰炸。

这前前后后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却让濒死的英国皇家空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息时间。9月15日,恢复过来的英国空军出击迎战德军,并大败敌人。

希特勒此时终于意识到,想要占领英国太难了。对英作战,不仅好不容易抢夺的资源遭到了极大的损耗,而且东边的苏联也在“大清洗”行动中慢慢恢复。换个角度来说,英国是个岛国,就算占领了,又能获得多少战争资源呢?

因此,德国暂时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他们必须趁着苏联大病未愈,尽快发动战争,哪怕英国人在背后捅刀子,也只能忍着了。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