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为何特别凶残无人性?冈村宁次告诉你
原标题: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为何特别凶残无人性?冈村宁次告诉你
这是一起鲜为人知的日军造反事件。
侵华战争期间,6个日本普通士兵,把他们的上级军官狠狠揍了一顿,砸了中队长的办公室,事件震动日本全军,负责人吓得自杀,东条英机气得牙齿咯咯响,冈村宁次深刻检讨了一番。
它的出现,标志着日军风纪的崩溃,实力的不济和对战争的绝望。
它就是1942年,发生在山东临清市的“馆陶事件”。
(日军配图)
一、日军对自己长官拔刀相向
1942年12月27日,驻山东临清市东临道北部的12军59师团53旅团独立步兵42大队,奉上级命令,需要调配一批士兵到南太平洋战场。
很不幸,该大队5中队的冈田、铃木、田边等6个士兵,被再次挑中,大队要求他们次日就到临清的大队部报道。
这6个人,刚被调离过一次,这次又被抽中,而且是去危险性极大的太平洋战场,去跟实力远超日军的美国大兵打仗,可谓有去无回,极度绝望。
但军令如山倒,他们胳膊拧不过大腿,又不想就这么就范送死,怎么办呢?
只好闹。
他们晚上外出营地,喝得酩酊大醉,借酒壮胆,辱骂、殴打中队军官,夜不归宿。
(日军配图)
次日,中队长派人去营外叫他们,他们把派去的人痛打一顿,然后继续买醉,下午闯到中队长的办公室,掏军刀打砸泄愤。
这还不解恨,他们还持枪、掏手榴弹毁坏营房,军营大乱。
所谓死到临头浑不怕,横竖都是死,这6个鬼子彻底是想开了,宁可回乡坐牢,也不去太平洋送死。大闹吧,随心所欲,不管逾矩。
为扩大事端,他们溜到馆陶县大街哄砸抢烧,闹得整个县城人心惶惶。
(日军配图)
5中队中队长福田,立即给上级汇报,上级又层层反映,直达12军司令部。司令部迅速派兵增援,当晚,6人被押到大队部。
1个月后,12军军法会议审判认为,6人因为结伙使用武器、违抗命令、殴打上级、故意破坏军用物品,决定对其中2人判处死刑,3人分处3年到6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3个月后,日本首相兼陆相东条英机,专门在东京召开防卫总司令会议,就此事进行训诫,告全军“军纪如有松弛,军队秩序必定紊乱”。
(日军配图)
二、冈村宁次总结2点原因
6个兵起事,结果是4人服刑,终于没有去成太平洋战场,也算是“曲线自救”。
其代价是2人死,独立42大队全员禁闭,吃7天“重营仓”;
中队长福田自知罪责,畏罪自杀;
大队长五十岚直彦大佐、53旅团旅团长大熊真雄少将,关30日禁闭,然后撤职,编入预备役;
59师团师团长柳川悌中将直接撤职,编入预备役;
12军司令土桥一次,3月回国,4月编入预备役。
(日军配图)
而作为他们的上级领导,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对此事做出了深刻检讨:此事的发生,是因“队长统率不利,上级监督不明”。
二战后,冈村在晚年写的回忆录中对此事有了进一步的反思:
他说,日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的兵员都是现役兵,而到了“大东亚战争”期间,各种军队数量急剧增多,临时应征的官兵,多数人在觉悟、信心及知识能力上,都不够格。
“加上长期战争,传统优良的风气丧失殆尽”。
冈村晚年的回忆中,有意无意透露出了日军侵华期间,残暴无人性的客观原因:1、兵员素质差;2、战线太长。
(日军配图)
3.战后日本公布造反人数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后公布的一组数据,或许能为日军的“内部危机”进行注脚:
在日本陆军内部,发生以下犯上事件的人数——
1937年7月至12月,是78人;
1938年,317人;
1939年,270人;
而到了1941年,是341人。
馆陶事件发生的1942年的上半年,军中发生126件以下犯上者,其中152人是日军和军属,对上级施暴者,71人。这是馆陶事件发生前的上半年的数据。
可见馆陶事件发生,并不是侵华日军中的第一例,而是惯例了。
(日军配图)
事实上,以下犯上、军纪败坏只是表面现象,其反映的实质,是日军内部对战争的厌恶和绝望。
日军七七事变时,喊出的口号是“1个月解决事变”,连天皇裕仁都跟着相信了,结果打了8年还未解决,到了1941年转到太平洋战场与英美开战,说不绝望,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华北方面军在中国打了5年后,冈村感叹“作战的负责艰难程度,实属历史罕见……进入1942年后,为了应对太平洋战场,日本将在华精锐部队陆续派往南方,装备和训练严重不足,部队厌战情绪弥漫。”
(日军配图)
因此,日军馆陶造反,看似偶然,实则暗流涌动,迟早必掀风浪。一场哗变折射战败端倪,难怪东条英机事后直呼:“颇为忧虑啊!”
====================
文献参考:
李德福《侵华恶魔 冈村宁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李庆辉《日本侵华时期的“馆陶事件”与日军内务风纪》(《历史教学》2016年第12期)
相关文章
-
希特勒临死前道出:我一辈子只怕过一个人,敬佩过两个人
-
如果你是《雍正王朝》里的阿哥之一,你会与亲兄弟争夺皇位吗?
-
王刚最心爱女儿,与继母处成姐妹,还帮助王刚追到小20岁娇妻!
-
掠夺的时代已经过去,蒙古国发展成难题,40%的荒地能看到未来
-
总是藏着掖着!既然与卡拉斯科达成协议可不归队,俱乐部为何不说
-
德国高层为何放弃围攻英国,而是转向进攻非常强悍的苏联?
-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军访问朝鲜
-
[图文]韩国建“大洋海军”作战距离可达中国东海南海
-
超燃!中国军队这样练
-
年轻的战士要上战场,姑娘们奉上深情吻别,这一别可能就是来世
-
面对30000西夏军队金国仅用1000多骑兵就将之完全击溃!
-
一战的十大经典照片,有一幅是奧匈帝国皇储,他是一战的导火索
-
全球最奢侈的总统!房产占地4500亩公司200家,私人飞机都有29架
-
[图文]冷战时期美国曾欲用摇滚乐团击败苏联 赢得公众支持
-
珍珠港事件中的四名日本将军结局如何?没一个活到战争结束
-
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才知道苏联真不是德国的对手
-
日本人在法国偷了一点粉末,从此变成了东亚第一强国
-
1975年明仁天皇遇刺全过程:琉球学生两次行凶,计划差点就得逞
-
古代战争中,为何守城士兵不推倒梯子,而是扔石头?里面有大学问
-
麦克阿瑟解码:为什么在朝鲜战争末期要与中国叫板?
-
登舰探秘:贵阳舰为何服役不满一年就能参阅?舰上女兵有何不同?
-
第161个火烧圆明园纪念日!英国留学感受到西方的闭关锁国?
-
周恩来协助西哈努克在北京建立新的政权机构
-
居里夫人一生献给放射性研究最后却被她发现的化学物质夺去生命
-
前苏联特种兵指挥游击队精心设下埋伏,结果失败,原因丢人
-
[图文]三面人生:被国共两党都开除的大汉奸陈公博
-
新冠疫苗副作用大?这些你应该知道!
-
苏联特权阶层有多可恶?上面偷偷发红包,钱多到官员不敢收
-
《外交政策》杂志评选出世界最庞大的武器研制计划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