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古人家训重视啥
原标题:【家风家训】古人家训重视啥
在古代社会,地域文化、家族文化、释道文化等,是影响一个人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其中尤以家族文化影响最大。在传统观念中,以道德传家为最,耕读次之,诗书再次之,最后才是富贵。正是基于此,中国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家长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抱着修身、齐家的美好理想,对言行规范提出种种劝谕或惩戒。
家训重视治生和制用。范仲淹《义庄规矩》、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倪思《月计》和《岁计》、陆九韶《居家制用》、赵鼎《家训笔录》、袁采《袁氏世范》等,都有专论生计问题的治生家训和专论家庭理财、节制用度的制用家训。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重视家庭治生,是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在陆九韶家,家庭经济主要是由老二陆九叙主持的,他经营药铺、田地,不仅“一家之衣食日用尽出于此”,而且“诸弟有四方游,旅装立具”,为陆九渊等专心治学、拓展仕途提供了经济保障。
家训重视培养节俭意识。古人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量入为出的原则。把俭朴当做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认为节俭是人最高尚的行为。节俭不是吝啬,提倡节俭,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个人日常生活,“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公益事业,则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
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生活成员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其中。在司马光的《家范》《涑水家仪》和陆九韶《居家正本》中尤多。教育是家训的内核,家训中涉及许多教育原则,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袁采认为,家业的兴旺与衰亡自有其定理,关键看子孙如何:“同居父兄子弟,善恶贤否相半,若顽狠刻薄不惜家业之人先死,则其家兴盛未易量也;若慈善长厚勤谨之人先死,则其家不可救矣。”
家训重视传递做人道理。如梁焘《家庭谈训》:沉默缓畏,遇物和而有容,语言举止务淹雅凝重,喜怒不形于色,然后可以为佳士。江端友《戒子》:食已无事,经史文典漫读一二篇,皆有益于人,胜别用心也。姚舜牧《药言》:阿谀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张英《聪训斋语》:待下我一等之人,言语辞气,最为要紧。陆游《放翁家训》:大抵人情慕其所无,厌其所有,但念此物若我有之,竟亦何用?郑太和《郑氏规范》: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须适厥中。孙奇逢《孝友堂家规》:夫家所以齐者,父曰慈,子曰孝,兄曰友,弟曰恭,夫曰健,妇曰顺。司马光《训俭示康》:众人毕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来源:2018年12月27日《宁波日报》·王家年)
相关文章
-
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自由主义者(新文化运动文化先锋)
-
《甄嬛传》怪不得皇后多年不孕,你也不看剪秋的头发藏着啥秘密
-
唐代宦官专权之谜:唐朝宦官如何控制皇位继承权
-
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中国在声明中改了两个字
-
诸葛亮对魏延下必杀令? 诸葛亮的遗令历史解密
-
白龙马才是西游记中潜伏最深的“人物”,他到底发挥什么作用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是什么?狄仁杰:虽一字之差,但是天壤之别
-
追忆历史,激发情怀
-
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鱼石螈(使人类可以呼吸氧气)
-
古代通缉画像不靠谱怎么办?随时查验身份证,包庇一人全村连坐
-
今天,我们不能忘记中华伟人毛泽东!
-
善于骑射的匈奴人,为何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
湖北一盲人在深山“登基称帝”,设立后宫,最终结局如何
-
湖南有个长寿镇,走出两位开国中将,一位活一百岁,一位活101岁
-
揭秘:彭德怀元帅去世前对组织上说了啥?
-
798位开国少将中,他的官位最高,曾为神秘的8341部队负责人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
名家观点·葛剑雄:我们应如何对待历史
-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能存活源于宋美龄庇护?
-
西游中,孙悟空最害怕的法宝是何物?还差点让他丧命,不是紧箍咒
-
秦汉女儿:爸爸抛弃生儿育女的糟糠妻,她不记恨林青霞让妈妈伤心
-
古代人下馆子吃什么?吃饭的时候有哪些规矩
-
中国历史上祸国殃民十大太监
-
中国志愿军回国后,总理说:今天都很高兴,不要这个,换成酒
-
毛泽东的六大经典“军事名言”
-
秦国的第一次崛起:秦穆公何以靠着五张羊皮强国
-
明时期宦官不可断文识字的局面是如何改变的?
-
桀骜不驯的李白,为什么会因为一次酒后驾驶吓得魂飞魄散?
-
党委特事特办,为何问题蜂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