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原标题: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作者 彭林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先哲希冀经由“礼治”,逐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何为“礼仪之邦”?中国为何会走上礼治的道路?兹事体大,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2020年10月,安徽歙县徽州古城进行非遗民俗表演,演员演出《礼仪之邦》。中新社记者杜洋 摄
中华之礼源远流长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
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相关文章
-
揭秘:心生愧疚?白起宁愿自刎也拒绝指挥邯郸之战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良乡六中石玉婷:后母戊鼎
-
过年了,传统礼仪不能丢
-
人民西南服务团先驱宫家和在涪陵逝世
-
没独立建制、没指挥机构、没班子成员,华北野战军的特殊角色
-
千年蛊毒之谜:那些令人闻之色变的蛊术
-
刘备与诸葛亮亲密如鱼水他们就没有分歧吗
-
中国百年校服图鉴:校服是怎么变丑的?
-
俗语:“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啥?
-
北宋活字印刷残页比韩国宣称最早印刷品早100多年
-
学党史|《红色档案》领袖的致敬:人民英雄纪念碑
-
古代的皇帝,为何非要用太监伺候自己,而不是用美貌的宫女?
-
李炎:时间是所有英雄的宿敌
-
敬亭山缘何声名鹊起
-
他打过1308场战役,大授衔时是开国少将,1988年又被授予上将衔
-
李白因何与山东人结怨
-
古代手握重兵率军戍边的边将,为什么在宋朝以后就很少起兵造反的?
-
肉桂
-
定了!辛亥革命志士姚宏业投江自尽竟是在这一天(一)
-
毛主席特批的两位开国将军,都立下怎样的战功?竟被破格晋升
-
李治为何将妹妹葬入“皇后陵”?专家发掘墓室后感叹:实在不光彩
-
雪落舍利山古刹上雪“妆”
-
文史|古代帝王如何教育子弟
-
世界公认四大伟人:斯大林/列宁/罗斯福/林肯(功绩卓越)
-
中国十大谋士排行榜,刘伯温诸葛亮没进前五,第一无可争议
-
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附上期学习情况)
-
秦淮八艳究竟凭什么走红?
-
为什么说他是战神?此战虽不及三大战役,却堪称解放战争的转折
-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