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东方剑桥”之父
原标题:竺可桢:“东方剑桥”之父
(▲竺可桢。图片来源:网络)
摘要:竺可桢确立校训“求是”,为浙大作出开山贡献、最大贡献,也是他教育理念的精髓。
竺可桢(1890年-1974年),浙江绍兴人。1918年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者。历任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36年4月至1949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求是不苟”论: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
“壮哉求是精神!此固非有血气毅力大勇者不足与言”
在民国教育界,曾任北大校长和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广受尊崇,是大神级存在。还有一位校长常常与他相提并论,被赞誉为“旧时代蔡元培以后,最杰出和最成功的大学校长”,尤其受到该校校友的怀念,他就是浙大校长竺可桢。
浙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说,“纵观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我深深地认识到办大学而成功的校长只有两个人:其一蔡元培先生,另一位就是竺可桢先生了。他们两人都具有许多优点,都是胸襟开阔,气度宏伟。”(谈家桢《回忆当年竺校长》)
浙大1937级史地系校友谢觉民,先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天主教大学、英国里兹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他说:“20世纪以来,中国有两位杰出的教育家。一位是蔡元培先生,恂恂儒者,胸怀宏大,在军阀时代,创办北京大学。招收女生,首开风气;聘请教授,新旧并蓄,对中国教育有开山创基之功。另一位是竺可桢先生,高风亮节,廉洁自守,在对日抗战期间,主持浙江大学,颠沛流离,而仍弦歌不绝,以至人才辈出,功不可灭。”(谢觉民《忆吾师竺可桢——为纪念浙江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而作》)
我国高等教育家、主持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31年的朱九思曾评论:“20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大学校长,我最钦佩三个人:一是北京大学的蔡元培;二是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三是浙江大学的竺可桢。”(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校训是大学的底蕴和内核,必然在所有学生中凿刻精神烙印。竺可桢确立校训“求是”,为浙大作出开山贡献、最大贡献,也是他教育理念的精髓。
“求是”校训诞生于浙大西迁途中。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战况惨烈,杭州也岌岌可危。10月,竺可桢带领浙大一千多名师生转移,初迁浙江於潜与建德,1937年12月再迁江西吉安与泰和,1938年9月三迁广西宜山,1939年12月四迁贵州遵义与湄潭,1946年秋回迁杭州。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历时近9年,行程5000余里,谱写了一曲‘文军长征’的壮丽凯歌”(杨卫《竺可桢“求是”精神指引浙大》)。
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11月19日,他主持召开第19次校务会议,正式决定校训为“求是”两字。
时任浙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在多篇文章中认为,“求是”这两个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是西方近代科学的真谛”(杨卫《竺可桢教育思想对当代一流大学建设的启迪》、《竺可桢“求是”精神指引浙大》、《创建一流大学的执著追求与不懈探索——竺可桢教育思想与浙江大学勃兴》)
(2018年12月9日02:41一稿,12月15日21:18二稿,【山水微言·247】。本文为《竺可桢:“东方剑桥”之父──“师表校魂”大学校长系列竺可桢史评之事功篇》连载第1节。)
相关文章
-
此人才是西游中的第一妖王,曾一口将如来吞入口中,不是金翅大鹏
-
苏轼所在朝代的社会背景
-
张家山陵墓发现后,出土汉简,专家竟在里面发现珍贵的《引书》
-
中国姓名文化研究,历史上好听的古代人名字都有哪些
-
思接千载,与古人游:孙家潭藏战国秦汉官印撷粹
-
南北朝罕见的有为皇帝,生前却有一难言癖好,古怪陵墓震惊考古专家
-
丰润出了个“将军村”马庄户走出三位将军
-
豪!宜宾市民翻出十多张地契,最早有100多年历史!
-
湖南人大部分祖籍是江西,那湖南本土居民去哪了?说出来别不信!
-
鬼谷子八个徒弟顺序:没有具体顺序(不止八个徒弟)
-
蒋介石为何厌弃原配毛福梅和第二任妻子姚冶诚?
-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欧阳锋和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
霍元甲到底是怎么死的?89年开墓真相大白
-
炳灵寺石窟的唐代勾栏与北宋石塔
-
扎心了!我们当年喜欢的演员,都老了!60—70后的美好回忆
-
李先念晚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常常独自默默掉眼泪
-
万贵妃最有魅力的女人 一代悍妃历史档案解密
-
民国以来十大国学大师排行榜
-
她因保护毛主席被迫出家为尼,28年后毛主席要留她住在北京
-
揭《黄慕兰自传》:是否及时报告向忠发叛变
-
被誉为运河界的天花板,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历经千年依旧繁华
-
“口袋里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
程万军:明朝辜负了历史始自两祖皇帝二化士大夫
-
历史档案解密岳飞觐见宋高宗后“面若死灰”
-
沈阳为什么要叫做沈阳?
-
征方腊一役,梁山泊剩了二十七个囫囵身,活下来的人是否善终了?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下一句是什么?当你知道后,就不会乱用了
-
墓葬、墓室、墓主:上坊孙吴大墓探幽记
-
坎爷访问乌干达,还送了总统签名版YEEZY 350丨直男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