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原标题: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孔子学院
关注
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扇子的国家,有三千年历史。
伏日炎炎,酷热难耐,当持扇轻摇而清风徐来时,就让人不由得想起小的时候从祖辈那里听来的几句顺口溜:“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这是客观地陈述了扇子的日常功用。
其实,扇子不仅仅是夏日的纳凉用品,还是一种可供赏玩收藏的工艺品。由于它造型优美、制作精湛,因此现代诗人郭沫若曾赋诗赞曰:“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
据史料显示,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扇子的国家,古书有“黄帝作五明扇”“舜始造扇”的记载,距今有逾三千年历史。
不过,扇子的用途最初不是扇风,而是为帝王遮阳挡尘的“仗仪扇”。到了西汉以后,用以纳凉消暑在民间渐成风尚。故当时的史书记载:“以龙致雨,以扇逐暑。”
伴随着扇子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扇子文化也逐渐形成,其中最有特色的当为唐宋时代的“扇诗”和“扇画”。比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是写宫廷妇女不见帝王之苦,拿着团扇怅望徘徊。
杜牧有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扇子本来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被抛弃或与爱人离别的女子。《水浒传》中有诗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用摇扇来影射贵族们的骄奢生活。
而在扇面上作画,宋代盛况空前。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里,南宋都城临安的夜市,就有专门代人画扇面的小摊。题材以仕女、山水、花鸟鱼虫以及诗文名句为主。陆游写过这样的诗句:“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当时画扇之盛行可见一斑。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许多故事情节也与扇子有关,如《西游记》《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就是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扇》等。如今,扇子还是评弹、曲艺、戏曲、舞蹈等演出的道具。
戏曲中的扇子功,可说是戏坛一绝,昆曲、京剧、蒲剧、川剧等许多剧目中都有运用扇子的技巧,各具特色。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各行角色皆有此功,其中以小生、花旦等使用最多,技巧更为丰富。演员通过挥、转、托、夹、合、扑、抖、抛等动作的组合,配合身段,可以衍化出各种姿态,以表现人物的情绪,刻画人物的性格。
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创新,扇子的制作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民间普及的有竹扇、蒲扇、草扇、葵扇、藤扇、木扇、纸扇、纱扇、罗扇、羽扇、绢扇、骨扇、象牙扇、檀香扇、麦秆扇、树叶扇、塑料扇等,形状有圆、方、梯、椭圆、梅花、海棠、葵花、六角等,五花八门。
其中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广东新会火画扇、四川自贡竹丝扇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扇。此外,广东的芭蕉扇、牛骨扇、山东麦秆扇、山西藤扇、四川棕榈扇、浙江湖州雕毛扇、湖北羽扇,都是扇中珍品,独具一格,享誉中外。
由于扇子受到不同身份与爱好的朋友选用,因此,从古到今,民间便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谣和扇谜,俯拾皆拾:“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等待梧桐落叶时,主人送我入冷宫”“有风我不动,一动我有风;若想不用我,只有到深秋”……这些谜语生动地说明了扇子的作用和使用时间。
“打开半个月亮,收起袖内可藏;来时石榴花开,去时菊花开放”“有朵花、不常开,半截纸、半截柴,严冬它在柜中放,盛夏无风手中载”“合起像把尺,展开如半月;人家笑它冷,它笑人家热”——这三则谜语的谜底都是折扇,其所用比喻修辞手法,使谜语显得生动形象、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如今,人们早已习惯使用电风扇。各式各样的台扇、落地扇、壁扇、吊扇、排风扇、换气扇以及挂式、柜式空调等,入驻千家万户。因此,电扇谜也应运而生。
如“铁笼中,罩奇鸟,翅膀多,不会跑,一到天热嗡嗡叫,谁在旁边谁夸好”“立场常摇摆,专会吹冷风,入伏来上任,秋后就下岗”……这些扇谜既继承了歌谣谜的传统,又展示了扇子的变迁。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来源:光明日报
三月三诗文选刊
文/孙道权
投
稿
方
式
相关文章
-
武则天的墓中是否有长明灯,专家推断应该有,但没有传说中的神奇
-
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人物形象:生男性/旦女性(末生合并)
-
孙悟空从石头缝蹦出来后,为何要先拜四方?这里面大有讲究
-
历史上的孙策是谁 三国小霸王称号怎么来的
-
历史上的屈原姓什么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国诗人)
-
哀家是什么意思?详解太后、皇后为什么自称哀家
-
古人讲:“父不进子房”,下半句更值得深思、可惜十人九不知
-
安尼柯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距今9500万年前)
-
独家观点:论汉奸的三种形态,兼论公知存在的价值。
-
女子带佩戴10年的玉来鉴宝,专家鉴定完说:建议不要戴!
-
神秘消失的宝藏:法门寺地宫埋藏千年的秘密(图)
-
南越王赵佗上汉文帝书讲什么 主要证明什么道理
-
被西方记者问及蒋介石回大陆的问题,周总理思考后说了一句话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颜昌颐——热血谱写革命篇
-
鬼谷子识人术:人在倒霉前,往往会出现这3大征兆,十有九准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农民运动大王”——彭湃
-
酋尔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6米/距今7000万年前)
-
没有钟表,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
-
南山社区慰问抗美援朝老兵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代烧不出大缸!最后被一成语打脸
-
最后一位沂蒙红嫂去世:享年104岁 曾抚养一批革命后代
-
宋朝的皇帝都是奇葩 宋钦宗在位期间发生靖康之耻
-
2003年,山东男子海边捡块奇石,专家估价1.5亿,现在呢?
-
萧景琰做了几年皇帝?
-
今天,陈延年牺牲94年!合肥延乔路不久将有大变化!
-
千年的佛教圣地——新疆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
-
曹冲死亡之谜 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具体死因是什么
-
矮暴龙:北美大型食肉恐龙(长7米/与霸王龙媲美)
-
应对灾难,中国如何下好应急管理“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