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送别“氢弹之父”于敏
原标题:今日送别“氢弹之父”于敏
北京晚报客户端1月22日消息,1月16日,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因病去世,享年93岁。22日上午10时,于敏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22日晨,冬日的暖阳洒进八宝山,距离于敏院士的告别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殡仪馆大礼堂的门前已经排起了上百米的蜿蜒长队。白发苍苍的学者和年轻的学子胸配白花,纷纷赶来为送这位“氢弹之父”最后一程。
“于家为国铸重器 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敏思笃行创伟业 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的横幅是于敏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上午9时许,赶来送别的人陆续到达。记者在大礼堂的休息室里见到了于敏先生昔日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棕烨。“于先生是我的恩师,带我工作了十年,在他十年指导下,我受益匪浅。他不仅是循循善诱的良师和严格要求的严师,也是非常关心人的益友。”张棕烨说,有件事令她十分感动,一直不能忘怀,“由于当时的工作原因,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与他见面了,尽管在我的心里常常挂念着他,但一直不敢与他联系,只将问候经同事转达。有一天早上,于先生突然出现在我们当时住的集体宿舍。我们在十五平方米的小屋里聊了许久,仍然意犹未尽。”张棕烨的眼眶里泛出泪花,“我送他回去时,注视着他在蓝旗营站登上公共汽车时,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止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张棕烨几度哽咽,“他是特别出色,努力,对所做的事从来都是无怨无悔,他生病后我去看过他,他知道我去了,但是他表达不出来,眼睛仍炯炯有神……于先生给予我的太多太多,带我走进科研工作,教我怎么做人。”
“我跟于先生算是有着不解之缘。”年逾八旬的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郑春开是于先生的北大校友,他没有跟随学校的车队而来,提前来到了告别会现场。“当时我们住的很近,但是并不知道于先生在做氢弹的研制工作。我的当时的系主任给了我们一个研究课题,让我们进行数据计算,当时也不清楚要干什么,就这么做出来了。后来数据送给了钱三强先生,过了19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是给于先生提供了理论计算的基本数据。”郑春开激动地拿出手机中的照片展示给记者,“后来我还跟于先生合照过两次,照片很珍贵,我让我现在的学生帮我复印留下来,珍藏在家里。我所做的工作能为他铺路,我感到非常荣幸!于先生追求科研的精神永远在我心中激励着我!”
(记者/李祺瑶、王海欣)
相关文章
-
民国军阀杨森12妻妾奇异的私生活:杨森妻妾十二钗
-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为什么喜欢吃胭脂:习惯(在女孩堆长大)
-
乌兰布通之战,中国游牧民族铁骑最后的谢幕
-
苏东坡最豪气、最狂、最有江湖地位的一首诗,其中两句,脍炙人口
-
俞晓群五行占:木沴金之孤阳持治
-
15世纪中西方的转折点:明朝火器的由盛转衰
-
“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
古代皇帝头上戴的两个门帘子是什么?不只是装饰,学问非常大!
-
玫茵堂收藏精品鉴赏(高清)
-
家有学子看过来,二月初三拜文昌
-
尘封70年少林寺被军阀焚寺屠灭 少林寺介入陕豫军阀之争
-
清明时节的千年悬疑: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什么地方?(图)
-
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
秦朝统一的文字叫什么:小篆(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
揭秘古代如何对待出轨女人 用刀捅女人下体致死
-
特洛伊木马屠城战争是否存在?战争可能存在但细节有偏差
-
村民发现鹰翼太阳轮,推翻了“中华文明西来说”,蚩尤是汉人祖先
-
洪秀全“书法”曝光,看完终于明白他4次科举都落榜的真正原因了
-
蒋介石败退死活要带走仨“高人”,暗藏巨大野心
-
汉代政府“打拐”趣闻:斩首还要分尸
-
东海龙宫还有一件上古神器,比金箍棒还厉害,只可惜孙悟空没看上
-
《十七史商榷校证》:三十年磨一书
-
春联怎么贴,你真的知道吗?
-
中国史上最霸气捷报:请将这颗敌国元首的头颅高悬在京城的胡人街
-
一代传奇严信厚从擦招牌的学徒,到叱咤商海的“宁波商帮”第一人
-
贪污挪用:下乡知青巨额安置费失效原因
-
古代有一刑罚,不重但却很屈辱,上官婉儿受刑后,反而更加妩媚
-
今月曾经照古人
-
何亦凡朱月仁:武周大足元年西州高昌縣籍拾遺復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