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本立即投降的不是原子弹,也不是苏联参战,而是天皇隐私泄露
原标题:让日本立即投降的不是原子弹,也不是苏联参战,而是天皇隐私泄露
1945年8月8日苏联参战后的第二天,日本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陆相阿南惟几、海相米内光政、外相东乡茂德、首相铃木贯太郎及天皇裕仁等,讨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问题。
会议一开始便陷入了难堪的沉默。
对投降,大家都心知肚明,却都不愿意开口。
(日本画作《终战御前会议》,裕仁在防空洞中决定投降)
海相米内首先打破了沉默:“不说话也解决不了问题,接受波茨坦公告仅仅是无条件的一口吞下,但我建议还是提出希望的条件。”
接着,他提出了日本投降的4个条件:
1.保留国体;
2.由日本大本营承担解除武装和遣散部队的责任;
3.非占领;
4.授权日本政府对战犯进行惩处。
(裕仁签署的《终战诏书》末页)
这些条件通过秘密渠道送给了美国。
11日,美国国务卿伯伦斯回复,重申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基本原则,没有任何妥协。然后就天皇最关心的统治权和国体问题,答复说,由联合国最高司令根据日本人民的意志决定。
这相当于给裕仁吃了个定心丸。4个条件最后妥协变成一个条件。
12日,裕仁把决定接受公告的决定告知皇族。朝香亲王问他:如果将来国体得不到保留,战争是否还要继续?
裕仁毫不犹豫地答:“当然。”
(裕仁1930年当天皇时的照片,29岁陆军最高元帅)
接下来,起草终战诏书。他们反复修改,字斟句酌,竟花了3天时间。
美国等不及了,8月14日派B29飞往京都投下传单,警告再不投降,将把日本提出的保留皇位的谈和要求,立即公布于众,让天皇的私心昭示于人。
这无益于第三颗“原子弹”,当晚,裕仁迅速通告盟国: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中午,裕仁宣读诏书的录音,通告全国。
(日本投降时的日本报纸消息)
艰难复杂的日本投降过程,明显是一个有条件谈判的过程,为啥一直被我们称作无条件投降呢?
这是因为对无条件投降的定义不同。
无条件投降是盟国波茨坦公告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提出的最终目标,表现为“两个不”:
不谈判。对投降的时间地点等事宜,只能由战胜国单方面提出,战败国迫降接受。
不承认战败国的领导人的任何政治权利。
(1945年9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展示日本签署的投降书)
裕仁提出的保留皇位一事,一直是非正式渠道的秘密协商,拿不到桌面上进行约定,所以无条件投降就一直叫了下来。而美国也为其守口如瓶,直到裕仁死去,成为历史。
相关文章
-
在段正淳看来,少林寺前武林盟主争夺者都是跳梁小丑
-
有关印度的15个事实,跟你想象中的差别有多大?
-
面对30000西夏军队金国仅用1000多骑兵就将之完全击溃!
-
一战失败后,短短20年德国军队是如何崛起发动二战的?
-
苏德战争时,苏军歼灭德国第九集团战役,为什么苏军损失了76万
-
半个多世纪后,蒙古国为何想恢复通行于内蒙古地区的传统蒙文?
-
许敏力邀“实力派”演员出山,潘克正式客串现代剧“错换人生”
-
民间故事:两轿夫走夜路,抬走一老妪,老妪:你俩有福了
-
《活着》:值得铭记的历史,永不磨灭的经典
-
记住每一个名字,每一个面孔!他们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在火与民之间
-
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灭,但失去的历史难回
-
王毅:中俄携手捍卫历史真相、人类尊严和二战成果
-
苏联一战机设计局,曾让西方世界惊恐不已,但传奇却难以续写
-
元军东征日本,如果避开台风季节,是否能顺利攻占日本?
-
历代赞普传略:吐蕃时期史传文学中的“文化价值担当”
-
博斯沃思战役:英格兰玫瑰战争的终结
-
丰臣家为何倒台,与一场“侵华”战争分不开
-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如果当上省委书记,祁同伟的麻烦可就大了!
-
“拜金女”章小蕙:让两个身价过亿的男人破产,今57岁依旧美丽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杀不死”的卡斯特罗
-
闽派服饰——泉商精神崛起与传承
-
比核航母还要大,这艘战列舰满载排水量47000吨,只可惜生不逢时
-
死得最惨的日本亲王,先被火烧,又踩了地雷,最后感染而死
-
他是我军一级战斗英雄,与美军同归于尽后,没有留下任何遗物
-
土耳其各方消息矛盾!土总统称卡舒吉尸体还未找到
-
《尚食》:朱瞻基没有孩子,还一心巴结姚子衿,他为什么这么做?
-
她曾身兼两国女王一国王后,失势后被囚禁,最后死在表姐妹之手
-
为何说铁路债务不是“灰犀牛”
-
[图文]二战期间军犬的杰出贡献 负责给伤员运送医疗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