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且看战神如何胜战!

原标题: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且看战神如何胜战!

今天,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且看战神如何胜战?

70年前的今天,解放战争最大规模的一战——淮海战役结束,60万解放军战胜80万国民党军队。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小米+步枪飞机+大炮北伐时期的班长 北伐时期的军长……乍看起来,这似乎都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但令人吃惊的是,粟裕——这位南昌起义时的总指挥部警卫班长竟向毛泽东拿出了一个60万“吃”掉80万的方案。

这就是战史上有名的“小淮海”打成“大淮海”。

+

1948年9月24日,就在将士们高呼着“打倒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涌入山东省首府的那一刻,作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已经酝酿着新的风暴。他向中央军委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毛泽东次日复电:“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毛泽东特别指示:“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

歼灭黄伯韬,在两淮和海州地区作战,史学家一般称之为“小淮海”。但是,随着东北野战军解放东三省继而浩荡入关,粟裕的“胃口”变大了:11月8日,也就是辽沈战役结束6天之后,他发出著名的“齐辰电”,“斗胆直陈”中央军委,请求把作战区域扩大到徐州、蚌埠一带——把“小淮海”变成“大淮海”。

粟裕的方案大得有些吓人。不过,却很快得到毛泽东的首肯——两年前,39岁的粟裕指挥3万余人在苏中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精锐5万余人。捷报传到延安,毛泽东说:“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

此时,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拥有36万之众。但,对手同样空前强大。

就在粟裕雄心勃勃推演沙盘的时刻,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这位黄埔军校初创时期的战术教官、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自恃徐州周围聚集了大批的“王牌”部队,认为解放军“吃不掉,啃不动”。

怎料,在接下来60多天里,“粟班长”便给“刘教官”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战术课。

将用谋,兵用命。12天激战,12万人的黄伯韬兵团悉数被歼,国民党军队中有名的悍将黄伯韬自戕,“小淮海”顺利结束。蒋介石急召前期调赴东北战场的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重返徐蚌主持战事。

+

在中原野战军一举围住驰援徐州的黄维兵团的同时,粟裕命令华野各部队包围试图解救黄维的杜聿明部队。

战争史上的奇观由此形成:被包围的两支国民党军,黄埔一期生黄维所率领的12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兵力12万人,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也在这个兵团;而另一位黄埔一期生杜聿明麾下,此时多达30万人。拥有邱清泉、李弥两大兵团。

“难题出现了。”时任华野特种兵纵队司令员的陈锐霆将军生前回忆,“把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都围住了,可是敌人人数很多,装备占很大优势,要想都歼灭,困难很大。”

总前委决定“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集中兵力吃掉黄维兵团,同时挟住杜聿明兵团,看住蚌埠北援之敌。

“我们以多路多层尾追、平行追击、迂回截击、超越拦截相结合,尽全力追击……12月4日拂晓,我们将杜聿明集团全部合围于陈官庄地区,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粟裕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12月6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一部对黄维兵团展开全线攻击。为了挽救黄维,蒋介石将次子蒋纬国的装甲部队也调来了。

15日,拒绝投降的黄维连同兵团副司令吴绍周一同被俘,另一位副司令胡琏侥幸乘装甲车逃脱。

“吃”完了一个之后,又该轮到被华野死死“挟”住的杜聿明了。12月17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1949年1月6日15时30分,华东野战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杜聿明最终兵败被俘——这场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66天之内,蒋介石80万精锐之师,覆灭了55.5万。

至此,国共两军力量对比发生根本逆转,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胜负已定。1月21日,蒋介石无奈地写下“冬天饮寒水,雪夜过断桥”后,黯然引退。

万里之外的斯大林在记事本上这样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消息传到西柏坡,毛泽东称赞:“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他事后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

1960年,周恩来、陈毅宴请来访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一年前刚被特赦的杜聿明作陪。

蒙哥马利问杜聿明:“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指了指坐在对面的陈毅元帅说:“都送给他了。”

蒙哥马利说,拥有百万军队的统帅,是不应该被打败的。淮海战役胜利时,粟裕未满42岁,而他的对手刘峙57岁,杜聿明45岁。

6年后,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10位开国大将之首。

来源:第一军情微信;

编辑:关璐瑶;

编审:任旭;

转载请注明来源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