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原标题:“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南京大学中国史硕士 郁花
“宗族”一词,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已经耳熟能详。修族谱、寻根等一系列社会文化热潮将这个词一下推入民众的眼中。但中国历史上的宗族究竟源于何时?现有的典籍史料很难解答这个问题。但史学研究者所能追根溯源的是,“宗族”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并成为现在人们所认知的亲属团体范畴。
《荒城纪》剧照
解读“宗族”这一概念,必须首先弄清楚“族”的含义。按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㫃从矢。”“族”所代表的含义是人群的聚合,即人们对“族”这个字的最初了解是基于对同类事务的归纳认识。到了周朝,“族”逐渐成为了父系亲属集团专有的称呼,可见“族”所涉及的范围逐渐缩小,内涵逐渐清晰。及至后世发展,“族”逐渐泛指亲属。而“宗”这个字,一般意义上指根据父系世系原则所认定的那部分亲属,即宗亲。因而,“宗族”一词是一个“宗”、“族”各有发展过程,各有历史特征的二元结构。
祠堂
与传统“家族”观念不同,“宗族”是在宗亲基础上基于家庭又超越家庭的亲属团体,因此,它不具备以家族观念、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情感联系。它更倾向于一种工具性的联系,它是以祠堂、族田、族谱等具体的物质基础而存在的。
我们今天所言的宗族制度,并非自古袭来,而是在宋明清时期逐渐建构而成的,其孕育形成与国家政权力量的促进休戚相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亘古有之,在中央权力逐步渗透到地方之前,宗族在处理地方事务上享有极大的权威,可以说,宗族是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中间力量。正因如此,宗族受现世权力影响甚大。一旦当权者不再希望宗族制度成为地方上的“实际”掌控者以后,宗族便在政权影响下日渐式微,及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五十年代,社会历史的变迁使得宗族赖以运作和联系的族产被逐渐破坏,宗族就慢慢淡出了乡村社会。而自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文化观念使得民间传统逐渐复兴,重修族谱、家族祭祀等活动一时成为热潮,宗族再次跃入世人的眼帘。然而这一时期人们所认知的“宗族”带有更多的寻根问祖的意味,而不再是明清时期基于血缘关系而组成的一种组织制度。
祠堂
“宗族”作为一种外显的、次元的历史社会概念,因其存在基础,规范理念与“家族”、“亲族”等族类概念区别开来。这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也是一个崭新的词汇。
参考文献:
1.江慧:《出世和入世:论家族和宗族的概念》,《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钱杭:《“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周志永:《概念史视域下的家族与宗族》,《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3期。
相关文章
-
战争与决断:乔治•布什总统的一生
-
欧美专家嘲笑朱可夫让士兵趟雷送死巴顿表示我也是这样干的
-
中国完胜印度事后为何撤军?希望印度政府改变蓄意敌视中国的态度
-
日军修炮楼不怕被我军炸掉吗?其实说来很无奈!
-
▲万军冲锋战场,清一色重甲骑兵,不光惨烈,还很震撼!
-
年初六|六六大顺事业兴
-
[图文]一组从未公开的希特勒照片拍卖出3万英镑
-
斯大林儿子悲惨岁月,只因没透漏这个秘密,赫鲁晓夫为此震怒不已
-
三次灭国又复国,慕容复的祖先为啥这么牛?
-
[图文]日本当年如何研发核武器
-
小丑游记:清初小吏胡若望的法兰西丢人之旅
-
权力之争《兵法三国》更新国家系统
-
英国就那么点小海岛,为什么能够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越海军为何在南海猖獗一时
-
一场暴雨让人吃人成为普遍现象,埋人的速度赶不上死人的速度
-
此地是德国与苏联必争地,德国得到直接翻盘,掐断苏联军队命脉
-
这个高官因支持敌人被撤职,敌人被打败了他却官复原职,换成你也会同意
-
[图文]敢死队在台儿庄战役中痛宰日寇,扭转了战局赢得胜利
-
世界之最的三峡水电站,被戏称“印钞机”,每天到底能赚多少钱?
-
二战时的英国海军比不上日本?比什么日本也赢不了
-
二战时潜艇力量哪一国的最为强大?为什么?
-
抗战时美国把很多淘汰装备给了远征军,却打的日军抱头鼠窜
-
魏晋时期的杂技艺术:融贯东西,博采众长
-
吴国阖闾的崛起之战——鸡父之战 鸡父之战的影响
-
[图文]爱尔兰五千名老兵惨痛辛酸经历
-
被誉为“最美杨贵妃”,却因长得太美遭人算计,林芳兵的近况如何!
-
此国建造出大桥,学中国用坦克测试,五分钟便出现裂痕损失上亿
-
建国初期,为了保卫上海、南京,毛主席亲自请这个国家帮忙
-
百年战争里骑士的护脑神器:跟大盔、锁甲和护鼻百搭的小盔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