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德国与苏联必争地,德国得到直接翻盘,掐断苏联军队命脉
原标题:此地是德国与苏联必争地,德国得到直接翻盘,掐断苏联军队命脉
巴库油田
德国进攻苏联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石油,德国本身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德军作战需要的石油大部分都来自于罗马尼亚。可是罗马尼亚供给的石油有限,不能满足德国的作战要求。更重要的是,苏联趁德国忙于进攻法国之际,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产油区周边的领土。
所以希特勒决定发兵进攻苏联,一方面直接称霸世界,另一方面直接获得更多的石油,而当时苏联的石油还不是来自西伯利亚,而是苏联境内的巴库地区,也就是苏联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巴库油田。
在18世纪,巴库为巴库汗国都城。1813年并入沙俄的版图,19世纪70年代开始工业开采石油。1922年成为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
巴库油田
1940年,巴库的石油生产达到高峰,其产量占当时苏联总产量的71.5%。此后,巴库原油产量开始下滑,但直到1950年它仍然是苏联的第一大油田,石油产量占苏联总产量的39.2%。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储量日益衰减,原油产量在累计开采12亿吨之后走向衰退,生产形势急转直下。1955年原油产量占全苏联的比重降为15%。1970年跌至5%左右,到80年代,其所占比重不到2%,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为减慢,地位不断下降。
巴库很多工业门类与石油密切相关便是很自然的事,比如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等工业就相当发达。但巴库经济转型比较早,是原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石油城市成功发展的一个案例。
苏德战争
在苏联时期,巴库除了油气开采之外,其它行业如机械制造、冶金、采矿、机床、电机、造船、汽车修理、水泥及建筑材料、消防器材等也逐步发展壮大;轻工业也从无到有,成为外高加索地区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地毯、食品工业相当发达,所产粒状黑鱼子和鱼子酱闻名于世界。石油开发也推动了军工企业、交通运输业、城市交通、住宅建设、商业、服务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巴库还是外高加索重要的铁路枢纽和航运中心,高加索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作为港口,巴库可停泊中等吨位船舶,年吞吐量达1800万吨。
苏德战争
而一旦苏联丧失了这个油田,那苏军的坦克和战机就都成了摆设。而德军拥有这个油田以后,则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希特勒认为拿下巴库油田的战略意义甚至大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可是巴库油田位于高加索地区,德军陆军冲破层层阻碍占领巴库油田十分困难。但巴库油田频临黑海,只要先消灭了苏联黑海舰队,然后再进攻巴库油田就简单了。
历史结果大家都知道,法西斯德国败了,德军一直没有获得此地,苏联高层也不是傻瓜,双方都围绕着此地展开了史诗级的拼杀,此地直接成为了一场绞肉机。
相关文章
-
年度历史图书选摘|帝国:俄罗斯五十年
-
《四知》第六期‖杨升南:第一个姓杨的是谁
-
天龙八部中,乔峰和扫地僧之间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涉及到宋辽两国
-
中国新型高超音速飞机首飞 比美军侦察机更快
-
民族迁徙时的蛮族大军:根本不会害怕汉晋时期的中原军队!
-
水牛战役:第一窝囊废军团也糊弄人
-
【百年征程·忻州画卷】之二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政权艰苦奋斗抓好建设发展
-
中国女孩流落海外沦为难民,60年后,她成为首位华裔国家元首
-
二战人口损失率最高的国家,中国的3倍,它的二战结束于1989年
-
北约国家锁定苏-27战机,火控雷达持续照射
-
寡人的江山无需继承?古人为了成功丁克,都做了哪些神操作?
-
历史上唯一一个砍掉刽子手逃生的人,成功原因却让人哭笑不得!
-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何在与瑞典隔海相望的岛屿上?
-
冈村宁次在中国的最大一次败仗:一次死了180个军官,谁干的?
-
抗日英雄隐姓埋名71年,战利品暴露其身份,军队开出6辆坦克迎接
-
他是苏联历史上最著名的少年英雄,后来为啥他遍布全国的雕像都被拆除了?
-
铅中毒与王朝衰亡,商朝人引以为傲的青铜文明如何最终将其埋葬?
-
除了苏联和德国,二战前波兰为何得罪另一个邻居?
-
日韩不高兴了:中国海军战舰刚走,空军侦察机又到
-
组图:战争不仅是地狱,也是离别,亲人离别的场景如此触人心弦
-
孝感“母亲河”蝶变
-
八路军女兵给首长敬礼,首长却直接将其击毙,得知真相后大家鼓掌叫好!
-
四明山巅,宁波天路,大岚风情
-
一枚核弹炸出来史上最性感的泳衣
-
以色列的复仇:不能让一个德国纳粹分子寿终正寝
-
古人传下来的话:龟背蛇腰不可交,后一句更精妙准确率极高
-
难怪张三丰天下第一,你看他67岁在终南山遇到了谁?从此改变命运
-
长征,军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
台铁出轨怪马英九被网友猜中!绿营两年竟甩了这么多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