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伯虎的真实境遇如何?
原标题:历史上唐伯虎的真实境遇如何?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许飞
唐伯虎,名寅,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有《唐伯虎全集》传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甚至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据说他还画过不少春宫图(色情画),其风流倜傥足见一斑。
据称,唐伯虎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想通过他改变家庭阶序,便对他严格要求,请来私塾老师授以四书五经。但是唐伯虎并不用功读书,而是与浪荡子弟交往,所谓“纵酒放怀”,顽劣不已。也有史家考证说唐伯虎父亲是一个屠夫,他自小也“鼓刀涤血”。或许正是他的这种出身,唐伯虎有不囿于陈规陋习,敢于挑战传统的基因,来自底层的他,对于酸腐迎合的文人习气自然并不喜欢,至少不完全遵循。
唐伯虎画像
让唐伯虎开始浪迹江南,放浪形骸的第一件事是科举考试中作弊。这件事究竟如何还有争议,但正是因为江阴人徐经贿赂考官作弊被抓获,唐伯虎也因此受到牵连下诏狱,一瞬间,他由解元成了阶下囚。历史的有趣在于,很多擅长诗词书画的才子,基本都是仕途失意的人。那位写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柳三变是其一,这位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也算一位。我们作为后人不知应该感到庆幸,还是替他们感到惋惜。不过以后人眼光观之,政坛上的风云际会是一般浪漫文人所不能完全体会和了解的,他们不够务实,有着太过理想化的追寻,因而在政坛上也许不会有太突出的表现。文坛上不同,所谓诗言志,书画更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就需要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中的理想主义者才能做到。唐伯虎便具有这种秉性。
唐伯虎所作之画
第二件事,是他没有接受宁王厚聘。据说宁王曾邀请唐伯虎,有纳其入府的想法,唐伯虎也接受了邀请,可后来发现宁王有反心,唐伯虎便装疯卖傻,夸张到何种地步呢?据说他在宴席上脱下靴子和下衣,露出生殖器。宁王见此场景,认为他是真疯了,便放他出府。唐伯虎因何判断宁王有反心不得而知,但其放浪形骸到如此地步,也就不枉“风流第一”了,文人多认为此举实在斯文扫地耳!但正是唐伯虎的这种不拘小节和敢于突破下限,才保全了身家性命,毕竟此前有过前科。
政治失意的他,自封“江南风流第一才子”,但是其实过得无比艰难,据称他连老婆都养不活,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书画在当时并不受欢迎,有诗云:“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即为内心的真实写照。唐伯虎在穷困潦倒中过完了他的一生。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至于现在他的名气为什么如此之高,可能与人们的互相传播和同情中的认同有关,他的一生太过悲惨,也充满了传奇,后人出于各种原因附会添加不足为奇,或许其中也寄托了附会者自己的感情。其实类似例子有很多,历史人物在世时名气并不高,经过时间的演化和不断“层累”,关于他的故事会变得更加丰满多元化。这种观点首先由顾颉刚先生在其《古史辨》中提出,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孟姜女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参考文献:
1.马旷源:《唐伯虎故实考略》,《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3.马宇辉:《“唐伯虎点秋香”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5年。
4.田其德:《电影的新历史主义解读》,《中国电影评论》2013年第8期。
相关文章
-
《红楼梦》:同样是优秀的戏子,为何龄官比芳官的结局好的多?
-
史上最欺负人的战争,100多人打8万人,不仅打赢了还攻占了全境
-
解放战争中,巨大的伤员是如何救护的?一个野战军就有30万个床位!
-
虎门海战:大清海盗张保仔的最后狂奔
-
越南人民军两大名将传奇:武元甲大将与阮友安上将
-
周武王为伐纣准备了多长时间 都做了哪些准备
-
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盐”
-
渭南之战:曹操用什么计谋夺取关中 马腾一家死与何处
-
九·一八事变90周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
一个华人,以杀害中国人为荣,死后断子绝孙,这就是报应
-
柬埔寨支持,新加坡反对,独立20年的东帝汶,为何不被东盟接纳?
-
南大将在苏州建新校区
-
又一场狂轰滥炸!沙特联军空袭也门荷台达,致千万人口大饥荒
-
市民防办及县(市、区)防震减灾部门开展“7.28”唐山大地震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
史迪威为什么称赞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
“进化之父”达尔文为何娶表姐近亲繁殖?10个子女非死即病
-
对文物的“破坏性保护”,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
-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
[多图]清朝海军剪辫扬威八国之旅
-
二战前还是中国领土,美女太多嫁不出去,如今却看不起中国人
-
萨尔普勒之战:后蒙古帝国时代的中亚骑兵大战
-
周人历史上的第一个君主——公刘,到底做了什么?
-
记惨遭全师覆灭的180师志愿军
-
刺客信条起源主线任务“尼罗河之战”流程攻略
-
二战日军拼刺刀前退子弹其实用心险恶,逼迫自家士兵当炮灰
-
[图文]二战中日本为何不敢对澳门下手
-
【海外历史】人口节育导致罗马帝国灭亡?
-
冷战时期美苏核潜艇在北极的游戏
-
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约400人 平均年龄80余岁每月享受生活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