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计算机研发为何先赢后输
原标题:苏联计算机研发为何先赢后输
1948年12月4日,苏联提交了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的专利申请。为何战后还在计算机竞赛中领先的我们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弁始进口技术了?
半导体计算机领先世界
1947年,苏联还没有人收听西方电台。但莫斯科动力学院的肄业生巴希尔· 拉梅耶夫(1938年作为“人民公敌”之子被学校幵除)喜欢听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有一次,节目里反复播报美国1945年底硏制出第一台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的消息。灵光一闪的拉梅耶夫带着这个想法找到了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伊萨克· 布鲁克,并在1948年5月成为科学院动力硏究所电气系统实验室的工程设计师。他和布鲁克很快便拿出了编程计算机的设计图。
那个时代的计算机和现在不太一样。“埃尼阿克”重27吨,含有17468根电子管,每周都要烧坏两三根,导致计算机停止运行。有保障的连续工作时间为20小时,根本不够把长时间计算进行到底。“埃尼阿克”半数时间处于停转状态:为了找出烧坏的电子管。
ENIAC计算机/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拉梅耶夫和布鲁克想到用半导体器件代替电子管。这简化了计算机结构,提高了稳定性和寿命,降低了能耗。而且,半导体器件能以非常高的频率工作,从而加快运算速度。
专利申请于1948年底提交,1949年,拉梅耶夫应征入伍。布鲁克没有能手动操作电子仪器的人手,替代者很难找。他挑选了几十名高校毕业生和—名连中学都没毕业的天才——尤里· 罗加乔夫。但专利是一回事,计算机是另一回事。科学院直到1950年4月才下达了制造计算机(名为M-1)的命令。M-1于当年12月开始运行,比基辅的MESM计算机早了10天。
美国计算机的运行功率为174千瓦,苏联的仅为8千瓦,占地4平方米。与27吨的庞然大物相比,它就像个婴儿。M-1也是用磁鼓存储数据,但还有类似于内存的东西——就像电视机里是用的静电导管。这台计算机在当时堪称独一无二。 20世纪50年代,苏联出现了第一批量产电子计算机。它们被安装在科研、军事机构,用于数字通讯、天气预报和执行各种计算。布鲁克还建议用它们来控制发电站和其他复杂的工业设施。
购买技术替代自主研发
尽管旗开得胜,但苏联未能保持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问题出现在微处理器问世之后:上世纪70年代初,电子器件变得极小,已经无法手工装配。为了生产这些器件,需要无线电电子厂和制作硅晶的真空环境。
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与此同时,苏联和西方国家开展技术竞赛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斯大林时期,没有人向苏联出售用来进行氢弹运算的计算机。在布鲁克和拉梅耶夫的时代,能够工作的数字计算机只有美国才有。要想拥有计算机,只有自主研制一条路。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扩大了高价石油出口,并开始用得来的钱购买技术:即使不便宜,也比自主研发容易。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卡马汽车制造厂和第一批使用仿西方微处理器的电子计算机相继出现。生产设备也从国外运了进来,
当电子计算机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我们和西方之间的差距拉开了。如果说从菲亚特公司购买的“日古利”汽车落后了十年,那么计算机则整整落后了几十年。等到进口技术实现产业化,西方已经研制出更加先逬的新机器。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批个人计算机,其他公司紧随其后。苏联也提出过类似设计,比如“微-80”(Micro-80),但没有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苏联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尼古拉· 戈尔什科夫对“微-80”的设计者说:“小伙子,别再胡扯了。个人的汽车、退休金和别墅都可能有,但个人计算机不可能。你们知道什么是计算机吗?它占地100平方米,需要25人维护,每月消耗30升酒精!”
高科技领域成功三要素
在与西方的技术竞赛中,想要不落人后,就要一直奔跑;想要先人一步,就要跑得更快。官僚们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一无所知,年轻设计师无法影响他们的看法。如果史蒂夫· 乔布斯需要说服美国部长,麦金托什计算机(Mac机)恐怕要晚出现很久,甚至根本不会出现。
苏联终究还是造出了苹果和IBM计算机的仿制品,但那时它们已经过时。苏联解体后,再也无人从事计算机行业。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企业愿意在计算机贸易上投资,但不愿花钱搞硏发和生产。
第一台半导体计算机问世似乎已经是久远的历史,不再有意义。但后来其他工业部门也发生了类似情况,移动通信业:苏联的LK-1无线电话曾经远胜于西方同类产品。
不管是1948年还是今天,高科技行业的规律都一样:成功需要的是专业人才、克服技术困难的精英意志和投资高风险项目的意愿。如果没有这些要素,第一台半导体计算机的历史还会在其他新事物上重演。
【塔斯社网站12月4日文章】题:苏联70年前发明了半导体计算机,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IBM?
作者:亚历山大· 别列津
历史科技国际
打开观察者网APP,阅读体验更佳
相关文章
-
美国秘密武器被打掉是因为克格勃出手?专家:这个谣言缺乏常识
-
远在太平洋中心,法国为何不让波利尼西亚独立?
-
证据不足?美国称暂时不会制裁卡舒吉案责任人
-
侵华日军回国,为啥非要带走南京10坛泥土?原来有大用途啊
-
【喜迎党代会】把红色资源用活用好了,潮南红场镇这个“老区”也变“年轻”了
-
GDP差距最大的兄弟省份,一个破11万亿,一个仅有2万多亿
-
我来-我看-我征服:泽拉之战与凯撒的惊世豪言
-
史话新疆|第二十七集唐治西域
-
2405件文物亮相省博物馆
-
二战时日本和英国海军势均力敌?96艘航母日本养都养不起
-
河南8岁小孩因“特殊天赋”,有幸被招进特种部队,国家全力培养
-
杀夫弃子,情人无数,如此劣迹斑斑的她却受人们到的尊敬
-
多年前,外国人在中国都要低人一等,他们为来中国可谓是绞尽脑汁
-
二战后日本最害怕的不是苏美中 竟是澳大利亚?
-
喋血赛约河:蒙古西征军的匈牙利战役
-
【今日历史】12月21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一战前沙皇检阅哥萨克骑兵,战场上连拿破仑都赞誉的雄兵却无骄人战绩
-
马克龙苦恋12年,迎娶年长25岁的老婆,为何却逆袭成法国总统
-
美军找到拉登后,本来可以轻松活捉并审判他,为何却直接击杀
-
二战时,被日军俘虏的美国女兵,为何听见吃烧烤就吓得跪地求饶?
-
丈夫被杀,妻子哭晕在地,别人说原因:因为有人不在,他们才敢杀
-
英国海军废弃的海上堡垒,为何成了西兰公国?
-
古代有“炮竹送瘟神”的习俗,用现在的科学来解释,这些习俗合理吗?
-
山西考古特大发现,出土穆桂英坟墓,专家激动不已:传说竟是真的
-
巴比伦城:何以脱颖而出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都城?
-
[图文]冷战初期美苏核动力飞机疯狂竞赛 核辐射影响令人恐惧
-
无解之谜!英国两艘军舰忽然消失,200年后现身北极模样一点没变
-
美又威胁对中国产品加税,外交部:要谈就好好谈,威胁没用
-
越南经济增长那么快,为何还是那么穷困潦倒呢?有三个致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