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时期为何会允许太监读书,开启明代太监乱政先河!
原标题:明宣宗时期为何会允许太监读书,开启明代太监乱政先河!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
明代宦官乱政的局面一度十分严重,但是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际上对于宦官集团的管控十分严格,且命令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务,从教育途径上切断了宦官参与政事的可能性,那么,这一局面是如何改变的呢?
宣德帝
清政府监修的《明史》有记载:“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明初宦官仅仅是为皇室服务的奴仆,本不可断文识字。顾炎武《日知录》言:“我太祖深惩前代宦寺之弊,命内官不许识字。永乐以后,此令不行。”根本原因在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期间得到了南京内宫中不少宦官的帮助,获悉了很多相关情报,这使得朱棣耳目灵敏,也是后来起兵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永乐帝以后,宦官一度十分活跃,郑和就是其中一例。
明代宦官铜像
到了宣德以后这样的现象更加普遍。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宣宗正式设立内书院,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由翰林学士教导宦官研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功课:背书、号书、判仿。名臣钱溥、宋琰、陆深、严嵩、徐显卿等人皆曾任教于此一机构。内书院的学生则是选内官中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学习,自此成为常制。也有学者论证称内书院的诞生应该可以追溯到永乐末期,朱棣在位晚期就已经有这样的教育机构正式运行。但实际上内书院真正的成立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其真正的历史意义在于,内书院的诞生,宣告了明代最高统治者对于宦官政策的大转折,自洪武以来对宦官严格管束的“祖训”被彻底颠覆。
- 《酌中志》书影
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宦官们的学习情况:“皇城中内有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鉴节李》、《千家诗》、《唐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十分聪明有志者,看《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圣学心法》、《纲目》,尽之矣。”此外,《说苑》、《新序》、《五经大全》、《文献通考》、《三国志通俗演义》、《韵府群玉》等书也都是内书院偶尔可以见到的图书。可以见得,内书院的教育并不熟徒具形式,使得宦官集团中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使得宦官可以阅读奏章了解典章,走上了夺权乱政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刘若愚:酌中志
2.孟森:明史讲义
3.梁绍杰:明代宦官教育机构的名称和初设时间新证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王雪慧
相关文章
-
开国皇帝杀功臣,是因为自卑?别再被公众号带节奏了
-
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澳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1亿年前)
-
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一组图片,纪念伟人
-
安第斯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40米/距今9100万年前)
-
两个女婿一个是大将,一个是元老,毛主席说他如果不死可以当部长
-
洪秀全怎么死的? 天王洪秀全死因之谜
-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102岁(具体年龄无法确定)
-
盘点美丽公主的悲惨命运 解密历史档案
-
历史上各个时代顶级智者大比拼,诸葛亮仅排第三,第一藏的太深
-
隐藏在小山村里面的一代武学宗师,与老伴常年隐居深山中!
-
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揭秘 三大古地不可告人的秘密
-
【绿水青山采春茶】白茶是如何制作的?
-
王阳明与传奇名将很像,机缘巧合为他督造坟墓,梦中对话像老熟人
-
从武庚纪纣王“反天”入手,分析为何首个起义,得不到最终胜利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另类的杀人武器,个个造型奇特,却极具杀伤力!
-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
瑞拖斯龙:澳大利亚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1.68亿年前)
-
“荤”明明是草字头,为何会成为肉类的代词?原本是这字代表肉类
-
瞰中国|齐鲁大地曲阜尼山圣境纪念千古文圣
-
三国赵云现在有没有后人 关于赵云后代的传说有哪些
-
独孤一门三皇后真实历史原型:独孤伽罗最有名(隋文帝皇后)
-
王耀武特赦出狱,有人问除了亲人外还最想见谁,他答:粟裕
-
104岁老人悄然离世,翻开档案一等功就有10次,一生付出令人敬佩
-
武松并不完美古今人们究竟喜欢他什么
-
爪爪龙:唯一拥有骨质眼睑的结节龙(小型恐龙/长4米)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儒家思想的基础和精华教材
-
周恩来总理巧解物资部门贷款难题
-
鲜为人知!黄克诚是为数不多当过毛主席的学生的将领
-
文化团出访周总理让我们广交朋友寻求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