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什么?
原标题: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什么?
作者: 林小静,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构建其心学体系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段佳话,就王阳明而言,龙场之悟道是其自身良知自悟,是其成圣路上的关键之悟,反映了王阳明独特的个人气质,也带有浓厚的心学底色。
王阳明画像
龙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以北约八十里的修文县,在明朝这里尚未开发,人烟稀少,偏僻闭塞,散居着一些言语难通的苗彝等土著。龙场的环境十分简陋、艰苦,据记载王阳明初至龙场时,自己动手搭建房屋,“结庐而居”,不过他苦中作乐,在这里过上了遁世生活。他不但不鄙视劳动生产,反而亲身劳作,开垦荒地,自耕自食,通过完全平民化的生活实践,也让他的成圣追求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谪居龙场三年的时间内,王阳明不断阐发出新的体会,开始走出彷徨探索的阶段。
王阳明讲学(网络图)
龙场悟道的发生时间现在已不可考,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悟道是发生在夜晚寤寐之中,自此王阳明找到了成圣的人生路向,其“致良知”的思想也酝酿于此。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对“格物致知”的新解,朱熹认为“格物”的真谛是通过格物穷理以致其知,而王阳明却悟出了“格物”的实质是重在“致良知”,通过良知推广至事事物物,“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外,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强调“要在事上磨炼”,这种寓“道”于“伦常日用”中的观念是对儒道思想的继承,这些观念也与龙场所悟不无关系。
王阳明雕像
除了悟“道”,龙场所悟也让王阳明的个人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不再计较于个人官场得失,而是积极去追求生活世界的意义,发现“孔颜之乐”,他的“乐”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安而乐之”,无屋可居,王阳明就自己动手搭建草庵,自给自足;二是“自然之乐”,在龙场的三年里,王阳明享受于农业生产之乐,过着简单、朴素、返璞归真的生活。因此,龙场悟道也可视为王阳明“重生”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朱晓鹏:《论王阳明龙场“吏隐”》,《阳明学刊》2009年。
2.大场一央、胡嘉明:《龙场大悟在王阳明思想形成中的位置》,《阳明学刊》2016年。
3.陈立胜:《王阳明龙场悟道新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54卷第4期。
相关文章
-
王若飞:为人民而死
-
他是开国少将又当过省委书记,但穿着比农民还差,工资捐给困难户
-
先秦时期把门客、秘书称为宦官,他们又是如何变成太监的?
-
东北有座“黑山”,鸟兽不敢靠近,学者研究后:这下面有大人物
-
东湖故事丨珞珈山麓的思旧庵
-
依米提·那斯尔:怀揣希望行至远方
-
盔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7200万年前)
-
乾隆帝为什么厌恶继后 乌拉那拉氏到底做了什么
-
解放军包围天津 军统数次企图搞破坏
-
河北老农猪圈神秘丢猪,老农无奈报警,专家赶到后却乐开了花
-
古代最残忍四大妇刑:宫刑/当众排泄/骑木驴/铁裙之刑(残忍至极)
-
揭秘;建国后,唯一没有军衔,却能担任国防部长的将领是谁
-
揭秘:郑成功父子三次欲出兵菲律宾因何失败
-
为什么说中国人最会用“香”?两千年前的香气,至今仍然能够闻到
-
此人荣获北京大学“最美师姐”,究竟是何许人也
-
老照片:清末山海关人文风光,城墙残破坍塌
-
他曾是许世友麾下师长,也是开国上将,成就和许世友不相伯仲
-
母亲河的记忆:辉煌青弋江
-
开国上将中,他的级别最低,却因为一个重要身份被授上将
-
酒池肉林源于哪位帝王:夏朝的夏桀(商纣王也曾酒池肉林)
-
长征路上统一战线
-
韩非之死历史真相是什么:死于李斯谗言(嫉妒韩非才情)
-
毛泽东过生日:不准公开发表贺电贺信 寿宴饭菜简单
-
观音菩萨的历史:本是一位太子,为何在中国转变成了女菩萨?
-
中国古代六大鬼才,孔子无缘榜单,姜子牙垫底,第一位是如来前世
-
刘询下一代皇帝是谁 他是汉宣帝刘询和妃子的孩子
-
关羽之妻是谁 关羽的妻子具体是什么身份
-
古代的随葬品“衣物疏”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途
-
吐蕃非常强大,曾让唐朝头疼不已,为何在宋元之后没有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