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士兵的军帽上为什么有两块奇怪的布,起什么作用
原标题:二战中,日本士兵的军帽上为什么有两块奇怪的布,起什么作用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非常容易辨认,因为他们戴的军帽两边始终有两块布,长长的把耳朵遮住,显得有些滑稽,被人们称作“屁帘”。
(日本兵剧照)
那么,这两块布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实际上,这种布条并非是日本人发明的。最早在军帽两旁加上布条,那是法国非洲军团的专利。而法国士兵在军帽两旁加布条的理由也很简单。由于经常在炎热的沙漠中作战,所以难免会受到太阳狠毒的直射。用这两片布条,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脖颈部位不被太阳灼伤。除此之外,还能够避免沙漠的沙尘直接冲入后背和脖颈中。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派遣大量人才前往欧洲进修,就把这种更加“高级”的军帽形式给学了回来。
那么,在中国和东南亚战场上又没有风沙,日本人带这样的帽子来干啥?
有人说,战场上充满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一颗手雷碎片,一颗流弹的冲击,有可能都会要了人的命,而士兵脖子又是动脉血管聚集比较多的地方,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战场上的各种冲击弄得动脉喷血。因此,在军帽上装备“屁帘”,可以有效地保护脖子不受伤。
还有人说,这两片布块是为了抵御冬天严寒的天气,保护耳朵不生冻疮。
甚至有人说,由于日本士兵干的都是伤天害理的行为,所以这“屁帘”就是日本士兵的遮羞布,能够遮挡住人们群众的骂声和不要脸的行为。
(法国非洲军团装备)
当然了,上面三个作用显然是子虚乌有的。倘若真的是一颗流弹或者手雷的碎片弹在了脖子上,你一块如此轻薄的布片能挡得住?
至于御寒一说,日本士兵在冬天非战时会选择戴着棉帽,那是一种除了正脸,其他三面几乎全部包裹的帽子,御寒效果比这“屁帘”好太多了。
第三个说法,就更加是天方夜谭了,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做的都是灭绝人性的事情,他们怎么会感到羞愧呢?
那么,这两块“屁帘”真实的作用是什么呢?
(日军在战场上)
其一,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绿植比较多,很少有风沙存在,所以日本士兵不需要像法国人一样,用这两块布来遮挡风沙。但正是因为绿植丛林过多,人类会遭到大量的蚊虫袭击。尤其是在东南亚,那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常会因蚊虫的叮咬而滋生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因此日本士兵戴这样的帽子,能够有效保护自己不受蚊虫的袭击,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其二,中国和东南亚有很多地方特别炎热,“屁帘”能够有效地挡住阳光对皮肤的灼伤。尤其是在打仗时,当士兵趴在战壕中一动不动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这两块布就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三,战场上永远是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的,有了这两块布条,还可以有效地帮助耳朵遮挡住一些炮火声和枪声。尤其是打持久战的时候,那简直是对耳膜的考验。有了这两块布条,相当于有人帮助你半掩耳朵,打起仗来身体负荷也相对要小一些。
因此,别看这“屁帘”长相奇特,实际上在战争中对日本士兵起到的帮助还不小,也成为日本士兵在二战中的形象代言物品。
(参考资料:《大东亚战争全史》)
相关文章
-
这座湖深藏一支日本幽灵舰队:50艘军舰250架飞机7000士兵
-
骑士版马可波罗:出生十字军而又为三大伊斯兰帝国服务
-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于造反?又为何迅速失败?
-
鸦片战争:清朝为何不敢与英军死磕到底?
-
和珅被抓的时候,刘墉正在做什么?
-
1945年美国记者发布一条消息,引起欧洲民众沸腾,却遭到盟军打压
-
中国三大猛将:岳飞垫底,第一名实至名归,被称为战神之神
-
皇帝也造反?日本古代奇闻“天皇造反”究竟是怎么回事?
-
他竟是宋金第一反杀王?岳飞手下败将金兀术其实强的超乎想象
-
雅尔塔密约:罗斯福为何要出卖中国主权?
-
南明最大胜仗:李定国诱敌深入,斩杀努尔哈赤之孙,天下震动
-
蒙元为控制高丽,下嫁公主,最后一位终于嫁给爱情
-
全球最奢侈的总统!房产占地4500亩公司200家,私人飞机都有29架
-
皖南花鼓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二)
-
上海滩名媛截获汪精卫叛逃情报
-
很快就喝光:一战英国士兵的宝贝,激励着军队的士气
-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二战中唯一参战的童子军
-
80年代台风刮过后的西沙中建岛苦中作乐为国戍边的海军战士
-
《怒晴湘西》是“天花板”,《幽冥地宫》,“假”是唯一的亮点
-
1920年代的河南,建于隋废于元的洛河天津桥,只留下残缺之美
-
曾经称霸世界的蒙古族到底起源自哪里?
-
[图文]一战时期14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
此人9岁丧父,成年后妻子被抢,一生征战,子孙派兵守墓700余年
-
美国打越南时,为何宁可接受“战败”,也绝不用原子弹?
-
一位华籍美国人,一生都使用中国名字,向世界挥舞中国国旗六十年
-
中国首个以辽河流域地域文化为主题展览在沈阳开展
-
携1200亿重仓内地,泰国首富荣归故土,董事长孙儿均加入中国籍
-
二战时期,美军中流传着一个口号:打进东京,活捉女神
-
这两位“领导干部”太不注意形象了,居然差一点就“大打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