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丰臣秀吉曾说死后要葬在宁波,宁波到底有什么,让他心神向往?

原标题:丰臣秀吉曾说死后要葬在宁波,宁波到底有什么,让他心神向往?

宁波这座城市在中国还算比较有名,但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相比,还是很有差距的,根据202年中国最新城市排名显示,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等15个城市入选新一线城市,而宁波却遗憾入选。可见,在全国的城市排名中,宁波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影响力还是有限的。

让人想不到的是,16世纪晚期统一了日本的丰臣秀吉,竟然表示“乘日本船渡海,居守宁波府”,并且留下遗嘱,在自己死后,也要葬在宁波。

难道宁波现在不是大城市,在明朝时期是一个可以比肩北京的大城市?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资料,即使是在明朝时期,按照《大明一统志》中记载各城市纳粮的情况来看,宁波(明州府)连前四十名都没进去。

江浙一带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杭州、镇江、应天、绍兴、扬州等城市全部上榜,唯独没有宁波,实在是落后周边城市太多。

那么,宁波拥有怎样的魅力,让如此杰出的日本政治家丰臣秀吉,就想要埋骨这里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朱元璋立国后就实行海禁政策,唯独将明州对外开放,我想这里得益于宁波的地理位置,在宋元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对外港口,尤其是对应日本。从地图上来看,宁波应该是距离日本最近的港口。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为了避国号,将明州府改名为宁波,取义“海定则波宁”,名字沿用至今。

由于明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不允许海上贸易,但是商品还是要交换的,明朝时期就与周边国家实行朝贡贸易体系,周边国家想要获得明朝的物品,就需要进贡物品,然后明朝再赐予一些物品。

按照我们天朝上国的风范,别人敬我一尺,我必还人一丈的外交思路,外国进贡中国价值十两的东西,我们必须赏给人家二十两,方显大国风范。

但是并不是哪个国家都可以随便进贡,在永乐二年的时候,就采取勘合制度,每个国家都给一定的配额,按照约定的期限向明朝进贡,各国自然是争相来进贡。

当然,由于中日关系并不好,当时是允许日本十年一贡,宁波就应该是日本法定登岸港口,日本有一位叫做策彦周良的和尚就曾在嘉靖年间两次来到中国,并且写下了一部叫做《入明记》的书籍,在书中,策彦周良详细记载了日本的进贡使团到达中国后的行程,尤其记录了宁波的城市风貌。

因为到中国的日本使团必须在宁波等待准许觐见皇帝的诏书,宁波也就是日本人在中国的落脚之地。

比较有意思的是,策彦周良还在书中讲述了宁波的地方官员是如何招待日本使团的,对今天的中日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然,对日本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是,在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两个使团为了争抢向中国进贡的资格,竟然在宁波大打出手,进行火拼,史称“宁波之乱”,由于日本人在宁波火拼,伤害到了很多中国人,为此嘉靖皇帝下令禁止日本的朝贡,等于是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于是整个嘉靖执政时期,东南沿海都陷入了倭寇的侵扰中,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中日关系差得很。

再说丰臣秀吉,他出生于1537年,距离宁波之乱不过14年,对这件事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丰臣秀吉由于父亲早亡,自己流浪江湖很长时间,一直到成年后才成为织田信长的家臣,在织田信长不断扩大势力的同时,丰臣秀吉也逐渐获得织田信长的信任,后来织田信长去世,丰臣秀吉接替了织田信长的职务,成功了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统一了日本。

应该说,丰臣秀吉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日本政治领袖,在统一日本后,随即将目光放到统一世界的宏观战略中,比较有建设性地提出了先侵略朝鲜,再入侵中国的计划,与后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路线十分吻合。

但是整体上来说,限于日本人对世界认识的不足,尤其是对中国的不了解,丰臣秀吉认为宁波可能是中国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城市,他想要把天皇安置在北京,自己居住在宁波,操纵天皇,这种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我想,在中国任何一个政权,好像都没有定都过宁波,究其原因应该是战略位置太差,周边的杭州、绍兴,尤其是苏南一带的南京、苏州更适合定都,战略位置更优。

之所以丰臣秀吉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主要原因是丰臣秀吉不了解中国,更不了中国的地势,中国之大,地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远超日本。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去嘲笑丰臣秀吉,因为那个年代的丰臣秀吉不了解中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想即使是现在的中国人,都未必了解日本的历史发展。

前一阵子海南出版社的朋友找到我,希望我帮他们推荐一下他们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日本史》,我看了之后,对日本的了解更多了一些,可惜感兴趣的朋友并不多。

实际上,丰臣秀吉虽然不懂中国,以致丰臣秀吉兵败朝鲜,最后带着遗憾去世。但日本完成明治维新之后,再次想要侵略中国时,确实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已经远超我们自己,而当时的国民却依然对日本不甚了解。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