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沅:今昔听众耳音之变化
原标题:徐兰沅:今昔听众耳音之变化
徐兰沅
徐兰沅(1892-1977),京剧琴师。原籍江苏省苏州吴县,生于北京。曾被梨园界誉为“胡琴圣手”。他一生主要为谭鑫培、梅兰芳两位京剧艺术大师操琴,为京剧音乐的革新与创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谈起听众之耳音来,时有变化。按从前是听戏,现在是看戏,现在管看戏者称为观众,从前称为听众,以何为凭证呢?您就说从前听戏之行家,听戏讲究什么小池子、座桌、靠大墙,将眼一闭,品论演者之嗓音、腔调。座桌耳朵冲着台上,靠大墙耳朵也冲着台,至于正面的座位是条桌板凳,坐在那里也是耳朵冲着台上,此时之听众乃真正是听众,要是往台上看时得扭着脖子,听一天戏真能落了枕是的!座位真叫不舒服。
余叔岩、徐兰沅摄于国剧学会
当年的戏园完全是一路,谈不到哪个园子好,或哪个园子不好之别。哪个园子要是卖个满堂,名词叫“码”即“满”之意。就这几家园子如卖满座能容一千四百余人。楼上不在其例,楼上之名称叫“官座”,净池子要卖一千四百人,按现在广和楼及广德楼之式样,当年池子何能卖那些人呢?反正是挤着罢,听众完全以听戏为目的,不像现在观众之心理。现在座位进化成横排椅子,乃是眼睛对着台上,其余的座位亦均对着台上,变化成为看戏。
说起听众之耳音来,也是时有改变。从前唱戏者多数占着嗓子好可以夺胜,调也高唱出来也作实,第二讲究拉长腔或翻高腔可以讨好,第三口齿字音咬出字来得有劲,喷口也好,或者得有一下子绝门的艺术,这全是讨好的地方。腔调不求花哨,全是些直腔直调,台下听众听得对味。
后来谭鑫培谭老板,改良将这些腔调改变些巧腔,台下管谭派的腔调叫做“咯达腔”又叫“花腔”,当时之听众的耳音还未改变,创造点玩意儿实在不容易,这就算是开辟的花腔,可是台下也有赞成的,也有说闲话的,说是谭鑫培老生改衫子的腔,有说他唱老旦腔的,就有说他念白不是中州韵,这叫什么味啦,就是夹杂湖北音的念法,其说不一,总是汪桂芬(汪大头)压他一头。汪派的唱法一半学大老板(那时大老板程长庚之调正在盛兴之时代),汪之口齿神气全好,嗓音又高又沙,怎想不压谭派一头。
汪桂芬道装照片
直到光绪二十六七年间听众之耳音稍有转变,汪谭二派之声价可以平行,听众也各听一派啦。汪故之后谭派盛兴起来,以外还有孙派(孙菊仙即老乡亲),听众耳音也很赞成。后来听汪派也落伍,孙派也落伍了,台下以孙派为可笑了(小花脸拿孙派抓哏),只显谭氏一派,各派归一,如靠把、做派、王帽这几派要各占一派就算站不住了,只要学老生,不学谭派不大容易红。到现在观众的耳音又大不相同了,这几年耳音之变化更为复杂了。
(《立言画刊》1943年第225期)
-阅读链接-
怀旧
相关文章
-
貂蝉的一生:服侍4个男人(揭秘貂蝉怎么死的)
-
他早年参加红军,从班长破格提拨团长,因脱离军队错失上将军衔
-
窃肉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约1亿6千万年前)
-
宋子文有多少钱 民国首富宋子文有多少财产?
-
林彪出逃后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成员读《晋书》
-
唐朝三江越虎城在哪?
-
古希腊文明5个阶段 爱琴文明是整个古希腊中最悠久的文明
-
为何韩国人贴春联是白纸黑字?
-
三国赵云娶了几个夫人 赵云结发妻子是谁一起经历什么
-
他闯下大祸,周恩来雷霆大怒,大骂家门不幸,毛主席作保才免罪
-
诸葛亮后裔聚集村,曾布下八阵图,歼灭一伙日军
-
金庸武侠:这些人既是武林高手,又是神医!
-
贺龙元帅的子女后代
-
新《三国》落幕“十宗最”难息 最奸曹操最悲诸葛亮
-
前苏联与现俄罗斯地图 苏联俄罗斯版图对比
-
古代夫妻睡觉时,为何让丫鬟在旁边伺候?真实原因很简单
-
这句话被人误解上千年,本是佛教经典格言,却成为坏人的口头禅!
-
童星”演员的成长,他凭借《清平乐》成功转型
-
周恩来与张伯苓:一个“尊之为师、亲之若父”,一个称赞“南开最好的学生”
-
美国水门事件始末 1974年白宫水门事件全过程
-
电视剧《奔腾年代》开机谱写新中国电力机车奋斗史
-
象形甲骨文是造字圣人、文字之神或外星人仓颉创造的
-
太美了,清三代官窑瓷器全世界都在找
-
林彪元帅说:“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一点都没错
-
玫茵堂收藏精品鉴赏(高清)
-
[原创]汪建新:诗人毛泽东的江西情缘
-
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吗?——与曾业英先生商榷(三)
-
安德萨角龙:蒙古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8300万年前)
-
赵丰:太湖流域出土的明代早期女性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