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军统“三剑客”的最后归宿
沈醉是湖南湘潭人,他18岁就参加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28岁便晋升为少将军衔,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沈醉曾先后担任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国防部驻云南区专员兼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等职。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政府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沈醉等人被特赦后,周恩来曾设宴相请。席间周恩来对沈醉说:"共产党从不计较个人恩仇,特赦你们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所以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可以说,沈醉的后半生没有辜负周恩来的期望,他格外珍惜新的生活,发奋读书创作,以冷峻、犀利的笔锋剖析自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后人。此间,沈醉先后撰写出版了《解放前夕军统在云南的活动》、《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美合作所内幕》、《爱国将领卢汉》、《我这三十年》等著作,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1980年,有关方面经过调查证实,沈醉在卢汉起义通电上签了字,发表了起义广播,并亲笔颁布命令,要下属特务组织上交特务器材并到指定地点报到。根据党的政策,沈醉的身份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享受副部级待遇,并连续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底,沈醉偕同他在大陆惟一的女儿沈美娟到香港探亲,成为海峡两岸关注的一件大事。沈醉在美国、加拿大及港台等地有许多亲朋故旧和学生,他们都劝他留下来享享清福。沈醉对他们说:"大陆的物质生活是差一点,但我不是为钱而来的。我母亲生前对我说过: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一定要做人。在大陆,我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道理。"他劝亲友们回大陆看看大陆的变化,说:"国家的分裂是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造成的,应该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结束。这样,生对得起后代,死对得起祖宗。尽管我们过去走的路各不一样,但从今天起,一个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就看他为统一祖国是出了力,还是相反。"
沈醉晚年的家庭生活也很幸福。由于国民党宣传沈醉早已"杀身成仁",他在台湾的前妻粟燕萍女士迫于生计改嫁他人。1965年初春,经人介绍,沈醉与小他10岁的杜雪洁正式结婚,婚后二人相敬如宾、幸福美满。杜雪洁对沈醉体贴入微,每天早晨和傍晚,她陪沈醉去月坛公园和大桥下面散步,还帮助丈夫整理报刊与信件。沈醉患有冠心病,杜雪洁精心制作了一个牌子,写上医生叮嘱:"冠心病患者应多休息、少谈话,每次见客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更不能连续会客。敬请亲友原谅。"沈醉对贤惠的老伴更是情深意厚,他外出开会或参观,总是细心地给妻子带回心爱的衣料或礼物,一次也没忘记过。
1996年3月18日,沈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西南红人"徐远举病死狱中
徐远举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大冶县,黄埔军校第7期毕业,1932年参加特务组织,1935年出任"护送班禅专使行署"少校参谋,随后在西藏开展情报活动。1945年6月被戴笠提拔为军统局第三处副处长,1946年1月到华北任军统局北方区区长,7月调任重庆绥靖公署二处处长,疯狂镇压学生运动,策划破坏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在徐远举亲自主持下,前后逮捕的地下党员多达13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被杀害,徐远举也由此得到了一枚四等云麾勋章,并被任命为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川、康、滇、黔四省所有保密局掌握的公开和秘密单位以及各地警察局、稽查处、公路和运输部门的警务处、组,兵工厂的警稽组等40多个机构也由该区统一指挥。后来重庆绥靖公署升格为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徐远举成为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当时西南军政长官是张群,张早就认识徐远举,对他特别赏识,所以徐远举更是红得发紫,故当时国民党军政界都称徐远举是"半壁江山,西南红人"。
1949年9月至11月,徐远举在重庆主持策划一系列大屠杀、大破坏计划。12月在昆明被云南卢汉起义部队捕获,后作为战犯被押回重庆白公馆关押,1956年转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经过改造,徐远举认识到自己罪行的严重,他向公安部门表示,对自己的问题"决不保留,决不扩大缩小,老老实实交代"。后来监狱组织关押人员撰写国民党的历史资料,徐远举最卖力,也毫无顾虑,知道什么便写什么,从不回避写自己的问题。在庆祝建国10周年时,杜聿明、宋希濂等33名战犯被特赦,徐远举也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被释放,但一直没有轮到他。
"文革"爆发后,停止了对在押战犯的特赦,已特赦的有的也被重新关进监狱,徐远举感到绝望了。"四人帮"为整倒一批老干部,到处逼人写黑材料,但徐远举宁肯挨骂甚至挨打,也不乱咬人。据沈醉回忆说:"‘四人帮’为了把秦城监狱的那一幢楼腾出来,囚禁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老干部,把黄维和许多军长一级的战犯,都送到抚顺原日本战俘管理所,让军统和中统等10多名搞特务工作的留下来,逼他们提供材料,诬蔑好人。徐对此气愤异常,认为这不是共产党的传统和光明磊落的作风。"
1973年冬,徐远举在劳动期间因工作不合格而受到批评,脾气暴躁的徐远举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当晚又用冷水冲澡,本来他就患有高血压,结果刚走出卫生间就晕倒,后经医院抢救,终因脑血管破裂不治而亡。
沈醉、徐远举和周养浩三人是国民党军统局内赫赫有名的干将,他们职务相近年龄相仿,又都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称为军统"三剑客",但他们却走过了各自不同的风雨人生路。
"书生杀手"周养浩客死异国
周养浩是浙江江山县人,与戴笠和毛人凤都是同乡。1933年,由戴笠介绍、唐纵监督,上海法学院法律系毕业的周养浩宣誓加入了复兴社特务处,从那时直到被俘,周养浩为国民党做了16年的特工工作,先后担任过息烽监狱主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保防处处长、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等职。周举止斯文儒雅却心狠手辣,是军统内部有名的"书生杀手",他曾亲自策划部属杀害爱国将领杨虎城的行动。1949年冬国民党在西南大撤退时,周养浩秉承特务头子毛人凤的命令,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参与布置大破坏与大屠杀,后在昆明被逮捕。
解放后周养浩在白公馆关押期间,与沈醉、徐远举等人同处一室,因沈醉交代问题时曾涉及到周养浩,周养浩怀疑是沈醉有意出卖自己,于是他怒火冲天顿起杀意,拿起身边的小板凳就往沈醉头上砸去,多亏旁边的宋希濂伸臂一挡才没砸着沈醉。周养浩正要打第二次时,凳子已被宋希濂夺走。此后周养浩和沈醉一直是横眉冷对,老死不相往来,两人不管是谁,涉及到对方时总是有意回避,就像没有这个人似的。
197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联合下达了《关于安置特赦释放人员的意见》,其中第六条规定:"凡愿意回台湾的,报中央统战部、公安部办理。"时任公安部部长的华国锋也向世人公开宣布:"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根据这个精神,周养浩与其他几个特赦人员一道申请去台,但由于台湾方面拒绝他们入境,周养浩等人滞留香港,几个月后周养浩辗转赴美定居,1990年在美国病逝。
相关文章
-
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是什么 作家晓枣所著的轻小说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21日—10月22日
-
黑水龙: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之一(长2.5米/2.03亿年前)
-
他们,是雪域高原最美的风景
-
《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汇编·明代卷》出版发行
-
历史上赵云有妻子吗 赵云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成佛后,唐僧为何不回大唐?不是如来挽留,而是他无法面对李世民
-
请明朝“扛把子” 来教你们如何答面试
-
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
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位皇帝称得上“千古”,李世民和刘彻不能算
-
《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在四川?
-
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
古代女人来月经了垫什么?答案让人目瞪口呆
-
历史上刘娥皇后是怎样一个人 刘娥对真宗和仁宗的影响
-
从英雄儿女中找到砥砺奋进的前行动力
-
大龙:欧洲大型恐龙(长4米/最早的坚尾龙类恐龙)
-
当红影后阮玲玉,吞药自杀,生死存亡间,丈夫竟只在意自己名声
-
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
-
毛泽东说:“传达我命令,大将除外,从上将到少校都要学会游泳!"
-
上古兽神——犼
-
七次被捕的工农运动英雄乔国桢
-
《突围》林满江一意孤行,傅长明忍无可忍选择背叛,齐本安:真讽刺!
-
古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1.3亿年前)
-
肃州龙:中国甘肃大型食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
最原始的驰龙科:纤细盗龙 体长仅90厘米(于中国辽宁发掘)
-
江苏省最北部的2个县,1955年,为何划分给了安徽省宿州?
-
封神中最牛的截教弟子,挥手间收割百万生灵,实力堪比鸿钧老祖
-
最特殊的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就连三位军长也全部是上将军衔
-
自鸦片战争以来,谁“拿”中国国宝最多?看完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