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军旅作家解密上甘岭战役:炸碉堡的不是黄继光
张嵩山
要问上甘岭名气有多大,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现在的80、90后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大、中、小学课本里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更是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最近,上甘岭的话题再次成为网络热点,缘由是一本书《解密上甘岭》引起的。昨天上午,南京空军政治部专业作家张嵩山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导致他研究16年后,终于快速动笔写就这部28万字长篇报告文学的起因,是一批美国国家档案馆封存50余年的美军作战报告。如今,上甘岭的真相,终于首次在书中完整得到体现。
美国老兵儿子提出交换资料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每当我听到这首动人的歌曲,上甘岭就让我不平静。你只要上网搜索上甘岭三个字,各种版本的故事有很多。但真正能说清楚的几乎没有。比如,网上有很多说法称,志愿军15军的女护士和文艺兵都上了上甘岭,其实这不符合事实,当时根本没有一个女兵能上得去。"
张嵩山翻开《解密上甘岭》一书的扉页,只见一组黑白照片出现在记者眼前,他说,16年前他就开始研究并追踪上甘岭的史料,为撰写一本真实反映上甘岭的报告文学做准备,但真正让他快速提笔写作的原因,是源于一个美国人,"他叫凯文,这个人几乎把中国所有的上甘岭图书都买走了,为什么呢?原来他父亲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开战第一天他还只是个排长,因战绩突出,第二天就被突击提拔为连长,这事在他父亲临死时,才告诉了他,因此他想了解个究竟。"
这个凯文无意中看到张嵩山写的一本《摊牌》后,追到了南京,提出要互换资料,如此一来,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封存了50年的上甘岭战争报告,终于现身。后来,张嵩山的夫人用一年半时间把到手的资料进行了翻译,"过去我们是用一只眼去看上甘岭战役,现在拿到美军解密资料后,完成了两个视角看上甘岭。"
几点开战一个战士一种说法
将双方资料做了详细对比后,张嵩山告诉记者,"美军资料记载的非常具体,包括当年参战的美军第9军和第7师每次战斗的开战、结束时间,以及火力炮击,伤亡人数等。这些我方志愿军受到条件限制,记录的很简单,有的数字也不精确。比如,究竟是凌晨几点开战的,一个战士一种说法,有说3点的,也有说4点的,其实真正的开战时间是1952年10月14日凌晨5点44 分。战役结束准确日期是11月25日,而《上甘岭》电影则说成了‘11月11日,我们终于胜利了,敌人又要在板门店坐下来,他们不能不坐下来!’"
另外,开战第一天,我们对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的兵力错误地估计为7个营,此次通过分析,确定为3个营又一个连,"因为这个3.7平方公里陡峭的小山,根本容不下7个营,而且只有一条上山的路。"
战前,美军原计划使用两个营的兵力,用5天时间,伤亡200人的代价拿下上甘岭。然而,战争却持续了43天,在这弹丸之地,双方投入了近11万大军,19 个步兵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兵力6万人,志愿军投入兵力近5万人。"从凯文带来的资料才知道15军被俘虏了44人,可我们却不清楚。后来凯文在台湾找到了还健在的两位老战士。"张嵩山透露说。
女护士没上山背黄继光遗体
谈到这本书的真实性,张嵩山说,"不敢说百分之百的真实,但可以说最接近历史。书里每一个人物都有名有姓,包括他们的籍贯。为了写这本书,我采访了当年15军军长秦基伟中将,45师师长崔建功少将等。还有电影《上甘岭》中高保成饰演的那位连长的原型张计法,电影改成了张忠法。"
很多人了解上甘岭是因为这部电影,它确实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经典,但也带来了一些误会,"比如电影中表现的坑道战,让人以为上甘岭就是打坑道战,其实坑道战只是整个战役中的一小部分。以前说,上甘岭是攻不破的,而事实是第5天我们就失守了,而开战当天也有好几个山头被攻破。并非电影中描写的那样一直在死守,后来我们又夺了回来,反反复复,拉锯战。"
上甘岭是一场苦战,打到什么程度呢?张嵩山形容说:"山上的土全被打松了,一脚踩下去,就到膝盖,机枪都架不起来。网上甚至有人说,是女护士上山把黄继光遗体背了下来,这可能吗?"另外,电影中,杨德才手拿爆破筒去炸碉堡,这一银幕形象被称为是黄继光的原型。据张嵩山考证,这个镜头的原型应该是龙世昌,黄继光用身体堵的是0号阵地的机枪眼,龙世昌要炸的是电影中主阵地的碉堡。
志愿军为何苦守上甘岭
另外,对上甘岭究竟打了几仗,也没有精确的结论。过去一直认为,上甘岭只是一次小战斗,"其实是朝鲜战争7次战役中的第6个战役,前5次是运动战,上甘岭之后还有一个金城战役。" 张嵩山介绍道,上甘岭战役分"固守反击"、"坑道作战"、"反击固守"三个阶段,电影描写坑道缺水的场景是第二阶段。
张嵩山指着书中的地图告诉记者,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南面,高597.9米,被称为597.9高地,虽然海拔不高,但地理位置处在前沿。"因此,美军总也拿不下高地,十分恼火,战争规模不断升级。但是,上甘岭战役后,美军再也不敢发动营以上规模的战役了。"
过去我们的宣传中说,美军想先拿下上甘岭,再夺取五圣山,"此次从美军解密报告来看,不是这样。美军只想夺取上甘岭,哪想到志愿军就是寸土不让,所以反复截杀,战火越烧越旺,双方投入兵力越来越多。"那么为何志愿军要如此苦守上甘岭呢?"上甘岭战役的意义在于加快了停战谈判的进度表,这是双方开始都没想到的,因此,这是战争史上的一个怪圈:终点即起点。书中通过多个视角,真实地再现这场战役,证明志愿军赢得战争来之不易。"
相关文章
-
[图文]毛泽东为何挑选晕船的肖劲光来当海军司令
-
【今日历史】12月5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图文]墨索里尼变卦激怒希特勒 二战爆发被迫推迟6天
-
古代两军打仗时的免战牌有什么作用?
-
[图文]朝鲜战场上奇特的“洞房花烛夜”:照明弹作花烛
-
铸客分享《安阳好—安阳历史文物展》青铜器
-
古代日本人的发型为何都那样,中间没有头发?
-
出卖萨达姆的人,最终获得美军的巨额悬赏了吗?其下场如何
-
二战法国本土沦陷,戴高乐为何还进攻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
-
越南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胡志明为什么要废止汉字?
-
唐宋元明清,朝鲜历史上如何“选边站”
-
她是本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后,却沦为傀儡,晚年境遇凄惨
-
每日一习话|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
好好的高富帅不当,慕容复为什么非得复兴大燕国?
-
战略失误,比实力不足更致命,纳粹这1次判断,直接葬送自己
-
二战后的法国有多厉害,为何总想当欧洲老大
-
上甘岭坑道里的女兵们的战争故事
-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春节开战?越南真会挑时间,声势浩大的春节攻势一仗扭转越战局势
-
亚洲首位女总统,多次回中国寻根祭祖,儿子上任后很不友善
-
铁人军:昙花一现的郑氏王牌死士
-
她是《还珠》的心机女知画,因黑历史陷入低潮,今凭一角完美翻身
-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冤不冤?看看他们当时在干嘛,你还可怜他们吗
-
苏提达王后争风吃醋,破坏西拉米50岁生日,昔日丑照接连曝光
-
300多名红军战士一夜之间离奇死亡,时隔54年,专家道出背后真相
-
老照片揭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真实影像
-
二战1名日本女人与32名男人被困荒岛,发生的事荒谬而可怕
-
该国因经营公司失败,而将国家卖给了邻国
-
历史上的今天|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巴托克·贝拉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