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教育的本质及意义

  

  这似乎是一个趋向于哲学的、复杂的话题,但其实不然,这应该是最根本、最简单、最生活化的一个话题;
  
  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话题,但也是一个不时时提醒就会忘的话题;
  
  这似乎是一个对某些人来说无关紧要的话题,但其实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这就是——教育。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还用你提醒,现在哪家不重视教育啊,哪个不是把孩子拼命地往好的学校送,哪家不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施以重金,甚至父母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上学?有条件的家庭除了孩子正常教学外,还给孩子报得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各门成绩样样出众,但往往适得其反,毕竟这样的“全才”能有几何?还有的家长压根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只是看见别的孩子都上学,那也跟着凑热闹,上成个什么结果也无所谓,甚至感觉上学就是在浪费钱,还不如早早找个工作来得实惠,怎么看怎么感觉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上学成才的料……诸如此类的教育观念和想法,可能就是中国大概的教育现状吧。
  
  传统的学校教育还是偏重于“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一些知识强硬地塞给孩子,让孩子接受,甚至有些落后的地方还存在打骂的制度和现象;还是通过不断地考试和机械式的做题和死记硬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将来到底是好还是坏?或者到底有多大的好处呢?如果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真正重视的家长可能不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即使考虑了也只是过眼云烟,无可奈何地顺从。
  
  许多家长不知道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只是盲目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以为万事大吉。孩子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学,只是父母给花了钱,看到别的孩子都上,那就上呗!稍微懂事的孩子还知道不能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血汗钱,但大多数却认为花父母的钱上学理所应当,于是整天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在叛逆期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以此来作为自己对上学的反抗和发泄。而那些不知道为什么上学也不知道惹祸发泄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最后成为了一个个毫无个性、毫无抱负、毫无自主创新理念的平庸之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得书呆子,甚至有的连书呆子都算不上,总而言之,成为了“受害者”和“牺牲品”,而换来的是父母永无止境的“没出息”、“废物”、“败家子儿”等一系列的指责和批评,孩子也由此变得更加地木讷和被动……
  
  当然也有部分出类拔萃者脱颖而出,最后考上了好的学校,接受了更先进的教育,从而有了一个辉煌的前程。美名其曰:丑小鸭变天鹅、麻雀变成了金凤凰,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看人家谁谁家的孩子真有出息,命真好,从小就是学习的料……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孩子命不好,不是学习的料,考不上大学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所谓的“宿命论”的观念其实是让孩子前途“葬送”的罪魁祸首……
  
  由此引出,教育其实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其实更为重要。孩子的成长主要就是受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而许多人都普遍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而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扔给了学校,认为孩子成才不成才主要是学校教育的好与不好、或是孩子是否有天分、努力不努力等把家长自身排除在外的一切外在因素上……其实孩子最初性格和素质的塑造和培养,主要来自于家庭,也就是父母。抛开遗传等先天因素不说,其实每个孩子在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在智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即使有,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弥补。但是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把家庭教育的不足和失误归根于是孩子的责任,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为:我生了你已经是天大的理由了,自己不争气还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真是岂有此理!这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制度观念。所谓“养育之恩”,不仅要有“养”的责任,还有“育”的义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作为一个家长都不合格,怎么要求孩子优秀?如果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受苦、就是平庸、就是拖累甚至危害社会,那这样的“生”还不如“不生”,难道孩子的愚昧、平庸、受苦、不成才真的和家长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希望有头脑的家长自己思考……
  
  那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科学、有益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家长和学校在“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也许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还会涉及到社会或国家的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一下探讨。
  
  其实国外的许多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而且现在国家也在对教育进行改革,比如:前几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国家在对内部传统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美式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有本质的区别,美式教育强调的是调动和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提倡的是主动教育;而中式教育主要以“灌输式”的应试教育为主,刻板而被动,压抑和扼杀了孩子天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使学了一脑子的知识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光注重理论和知识的被动学习,而忽略了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出的所谓的人才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性,从小了说影响个人的事业和发展,从大了说影响国际竞争力。未来的时代将是一个创意型的时代,被动地学习知识的时代即将退潮,所以必须重视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挖掘孩子的天性和内在动力,使其主动学习。如何挖掘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这应该成为现代家长包括学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包括国家都在提倡“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主动意愿为出发点,而不是被动强制。包括现代企业,对员工约束性管理的制度已经逐渐在淘汰,而取而代之的是对员工的激励性措施和机制。员工只有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也才能更有创新性和竞争力,这和教育的本质和原理是完全相同的。说得通俗一点,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管,但是却在拼命地管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和鼓励,但却不停地在抱怨和指责,而且还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矛盾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忘了,于是在问题和矛盾发生时找不到根源,问题自然就得不到解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宗教。并不是说非得有宗教信仰,但至少应该学习宗教中的一些教诲和观念。比如:佛教的“因果”、“普度众生”;基督教的“与感恩”;伊斯兰教的“发挥性灵”。其实所谓的宗教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神秘,所谓的“宗”就是根本的意思,宗教本身的意思就是根本教育。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也是根本的意思。
  
  其实任何事情或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其根本原因,只有找到最根本的原因,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那么宗教这样根本性的教育我们是否不应该忽略呢?其实,宗教的思想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敬天地、爱父母、利他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却被忽略了——欺诈、隐瞒、抱怨、攻击、不孝甚至杀人放火,这些违背天理和人性的事件时有发生、屡见不鲜,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缺乏和落后所导致的问题吗?我们每天都在给自己灌输一些外在的、纷繁复杂的所谓知识和结论,拼命地追逐一些虚华的、人云亦云的东西,却忽视和丢掉了内在的、也是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
  
  对于我们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快乐、健康、幸福以及所有美好的感觉,难道这些不是我们最终要追逐的东西吗?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难道只是为了烦恼、压抑、痛苦、抱怨、批评、指责、勾心斗角?一切能产生这些不好感觉和情绪的追逐都是虚荣的、都是表面的、都是得不偿失和本末倒置的,因为人活着最根本的需求并不是这些,而我们却在给自己人为地制造这些消极和障碍。而一切为着快乐、积极、美好、幸福、光明的追求才是正确的追求,而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得到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和结果,因为吸引力法则是真实存在的:只有积极才能吸引积极,美好才能吸引美好,快乐才能吸引更多的快乐,这个道理如此简单,却也如此容易被人们遗忘和不屑。
  
  我不知道关于教育的以上三个问题是否有了答案,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自内心地思考。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一切又都不简单,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如何去体会、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行动,一切问题的答案尽在你的心中、你的脑海里,因为当一切都回到它本来应有的状态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天道”(花落花开、太阳升落、宇宙持续运行……)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用刻意去寻找,因为一切本来就都存在着………
  
  只代表个人观点,如有言之不当的地方,请包涵!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