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雁荡山游记

  

  四月十日早晨不到六点,我便和杨匆匆起床去游雁荡山。想到路远无轻载,杨老师只拿了一台相机,一把折叠伞,而我只拿了一把雨伞。
  
  我们先坐车从平阳到温州,再从温州坐车约走九十里路于上午九点多到达雁荡镇。一下车,就有许多拉客的司机拦住我们,有的说带我们到大龙湫五十元,又有的说四十元,但我们嫌贵,都没有坐。据说大龙湫是雁荡山最主要的景区。我们沿公路自己走,走离汽车站二百多米远,后面有小面包车开过来,停住后说到大龙湫一个人十元,我们还不坐;又走出一里地远,后面又有车来,停住后说,到大龙湫一个人五元,这回我们上车了。大约十多分钟后,便到了大龙湫景区的停车场。我们每人花三十元买了门票,紧跟着就有许多人问我们是否请导游,我们没请,但一路上总能听见许多导游在讲解。导游讲解的主要是两座突兀而起却又紧紧贴在一起的山峰,我们的行走路线也就是围着这两座山峰。一会儿导游说这两座山峰像剪刀,所以叫剪刀峰;一会儿导游说这两座山峰像狐假虎威,所以这个景点叫狐假虎威;一会儿导游又说这两座山峰像母子,所以叫抱儿山峰;一会儿又说像夫妻,一会又说像一片船帆在慢慢张开。当然,隨着导游的不断解说,游客也不断地纷纷点头:“像,确实像!”但我以为,这山峰的美,就在于它的突兀挺拔,雄浑伟岸,当我们说它像什么时,当然就给它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但它原本的美就受到了限制,这件美丽的外衣就成了它的唯一;真正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陶渊明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大约十点半,我们来到大龙湫景点。只见前面左右两侧都是大约三百米高的悬涯,陡峭如刀削。在右侧的悬涯上方有一束溪水垂落下来,上面溪水多些,颜白如,如丝如练,渐下渐细,颜色也渐淡,如烟如雾,似有还无。峭壁下面是大约三四百平方米的一个小潭,潭水清彻,水面平滑,如丝绸似碧玉,让人看了觉得,如果投身其中,五脏六腑,三魂七魄,都可以洗个玲珑剔透一样。岸边有人放了一只竹筏,如果有游客坐上,主人便给他戴蓑笠,披蓑衣,渡他到潭的那边去。虽然只有二三十米远的距离,却也是烟波浩淼,孤舟蓑笠,具体而微。
  
  大龙湫的右面没有潭,但上面也有星星点点的泉水点下来,比较泉水落下的位置,再看崖顶,崖顶向前突出四五米远,游客从下向上望,真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恐惧感。
  
  在峭壁左侧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处古房子。走近一看,房檐有一处已坏了一个大洞,碎瓦撤了一地。屋六紧闭,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门上的匾题着“龙壑轩”,两旁的门联是“一峰拔地起,有水天上来”,这几个字是康有为题的,大概这是这所破烂房子的唯一看点。
  
  峭壁的下面有几处石刻,有明嘉靖年间的,有清同治年间的,有民国的。还有一处石刻的题目为“汝为雨处”,记叙的是某个和尚在某年大旱期间爬上崖顶,投身潭中,结果第二天就大雨倾盆。不知当时那和尚投身潭中是否真就为求雨。
  
  离开大龙湫景点,我们按着导游图上的指点又去游罗汉寺和梅雨瀑。往这两个景点去的公路上几乎没有游客,只间或有几辆小车驶过。大约下午一点,我们到了罗汉寺。罗汉寺院落很小,院墙是黄色的,脏兮兮的,门楣很低,上面写着“罗汉寺”几个字。进了院门,就见右手旁的廂房有一个和尚在练字。寺僧见了我们,就放下笔陪我们观看。这院落大概只有五六十平方米,左右都是破旧的厢房,正对院门是佛堂,进入佛堂,迎面有三尊小的佛像在玻璃罩中,后面供奉着一尊较大的金佛,大佛像两旁是侍者;佛堂两侧的墙壁上各挂着十一个一米见方的镜框,各有九幅是罗汉像,两幅是菩萨像。寺僧为我们解说罗汉、菩萨和佛修行的差别。我听到有念经的声音,以为后面有和尚在做功课,寺僧指指桌上的小录音机说,是这里放的,其他和尚都有事出去了,后面是几户人家。我想,这可倒好,僧俗一体,能久居在深山之中,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我们问起这寺院为何如此破旧,寺僧解释说,眼前这木房是民国初年建的,但罗汉寺最早是在梁宋年间建的。我再回头看这低矮破旧的几间木屋,很难把它同千年古刹联系起来。寺僧又说,这里不宜人久居,他把我们向左面拉了拉,指着右面的山峰说,你看那像个臥猫,傍晚时像只老虎,左青龙右白虎,这里的地势又是左低右高,男左女右,所以住这里还可以。寺僧的话让我感到很俗,佛家有言,“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如此看来,又何白虎之有。看来,这千年古刹,不但失其形,也失其神。
  
  离开罗汉寺后,我们继续向梅雨瀑进发。走了一段路后,我们感到很累,加之看到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更使我们望而生畏。于是我们拦一辆车,那司机听说我们要去梅雨瀑,要40元,我们嫌贵不坐;一会儿,我们又拦下一辆小车,那司机要20元,我们出10元,那司机答应了。上了车才看到,这山路上了山顶又下山坡,弯弯折折许多次,我们一边欣赏路两旁奇美的景色,一边暗自庆幸,多亏坐了车,不然走一个时,怕也走不完这段山路。
  
  大约下午三点,我们到了梅雨瀑景点停车场。买了门票,我们便在售票处附近的导游图上比划着怎么走。我们计划先去梅雨瀑,然后向前去看雁湖,再然后回头去看西石梁洞。但当地一个做导游的小姑娘告诉我们说,这图画的不准,到雁湖要两个多小时呢。我们算计来不及,便只好先去西石梁洞,然后回头去看梅雨瀑,其他景点就不看了。
  
  西石梁大洞座落在山坡上,高十几米,长宽也各有十几米,仿佛一个大厅。置身其中,让人不禁惊叹造物的鬼斧神工。西石梁大洞的右下侧有一座琵琶庵-------一间茅草屋而已。我们知道这里是琵琶庵,一方面是来时的路标上写着这里有座琵琶庵,另一方面是我们看到小院中贴了好多有关佛教的对联,知道这里住的是出家之人。我们往山下走了十几步远,就看到道旁的山坡上有一个矮小的女人在采茶,她说她就是这里的尼姑,这里也只有她一个尼姑:她师傅去世了,她徒弟念书去了。她的脸色很好,显得红润有光泽,但她说她今年五十三岁,已在这里修行四十多年了。我就问她:“师傅,你在这里修行四十多年,对有什么吗?点化点化我。”她的普通话不很标准,但我听出她的意思是在这里生活无忧无虑。我忽然对我的问话感到有些可笑:所谓看破红尘,首先就要身居红尘之中,而她几乎自懂事起就身居深山之中,她又能对我的世俗生活点化什么呢?她的所谓修行,不过是另一种生活态度而已,抑或所有的修行都是另一种生活态度。
  
  从琵琶庵走下来没多远,我们又拐向梅雨瀑。梅雨瀑同大龙湫一样,也是高高的悬崖上垂下一条瀑布来,不过这条瀑布水量不大,下面没有潭;也许这瀑布的泉源是个间歇泉,所以瀑布的水流时小时大。大龙湫三面是悬崖,这里只有一面是悬崖,有风风把那条瀑布吹得荡来荡去,像个钟摆。我向瀑布下方走去,距离瀑布五六米远的地方,就有星星点点的雨了,是那种“沾衣欲湿”的“杏花雨”,也就是“梅雨”吧;再往前走,就变成小雨了,需撑起伞才行;而到了瀑布落点中心,就成了大雨如注了。
  
  大约下午四点,我们回到雁湖景点停车场。我们径直走上公路,继续沿用老办法,边走边拦车。第一辆车要我们五十元,第二辆车是个小货车,只要20元,我们俩就都上了货车车厢,虽然风很大,又比较累,但沿途又看到了许多好景色。车到小龙湫时,我们看到路左面陡峭的山崖中间,修了一条栈道,两座陡峭的山崖中间还修了一座铁桥,凌空而过。我对杨老师说:“走在那条栈道和那条铁桥上,一定很惊险,很刺激,看到的景色一定非常壮观,可惜我们没有去。”
  
  大约下午五点,我们到了去温州的国道路口,看到对面车站的墙上写着有雁荡去平阳的车,但已经在上午11点开走了。我们又想,也许台州杭州去福建的车会经过这里,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回平阳了。正想着,来了一辆去温州的车,车停下后,车主要我们40元,我们不坐。但这辆车开走后,再不来车了。快到6点了,我们想,再不去温州,就赶不上去平阳的车了,于是只好先花18元到乐清,再花28元从乐清到温州。杨老师说:“不如坐前面的那辆车了,结果我们多花了十几元。”
  
  游山亦如,总有许多取舍得失。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