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典推理之大成者——读《放学后》
风轻吹,吹散额前几许丝?意微凉,凉了心头几多愁?叶落黄,黄却几何欢?地展香,香飘几年梦?草长莺飞的懵懂年华,如烟消散的清澈纯洁,当恨意开始飘散,荒凉与黑暗接踵而至···
——写在前面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写书评的习惯,也许我认为这样更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能加强对作品的。因此,我在努力补上先前落下的书评。虽说这个过程比较费时,我倒也乐在其中。之前读过的书太多了,我选择从几本比较的推理小说入手,并没有什么其他意思,只是最近诗词读得太多,想换换口味。
众所周知,《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是促使东野圭吾走上职业推理作家道路的重要作品,其质量自然不言而喻。前面我转载了关碧月所写的书评《放学后,真实的》,我很喜欢这篇,分析得很透彻,足见作者对古典推理小说研究之深,很难相信作者只是一个高一的学生。闲话少说,下面我以一个推理爱好者的身份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看法。
江户川乱步奖评委关口苑生曾评论说:“东野圭吾的《放学后》具备了推理名作的所有条件。”这也许有些夸张,但是《放学后》的确包含了优秀推理小说的诸多元素:密室、不在场证明、连续杀人、合伙作案、多重诡计与双重解答,让喜爱推理的读者大呼过瘾。可以说,这本书极尽了精彩推理小说的所有要素。
首先谈谈密室设计。密室是不可能犯罪中当之无愧的NO.1,推理小说史上曾出现过约翰·狄克逊·卡尔、岛田庄司等一系列密室设计大师,是大多数推理作家最热衷的题材,也是侦探们所面临的最刺激的挑战。初读《放学后》感到有些遗憾,因为《侦探学院Q》中有十分类似的案件,凶手利用换锁达到制造密室的目的,我有些后悔没早点看《放学后》,就密室小说来讲,得知手法后就没什么悬念可言了。我特意查了一下这个诡计的出处,发现在许多动漫和电影中都有运用,算是一个经典的诡计了。但读到后面我才意识到事情没这么简单,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密室双重解答,即对同一密室有两种不同的制造手法,其中一种由于某些特定的条件无法成为事实的真相。这种写法比单纯的破解要出很多,因为你需要在否定一种手法的同时提出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对思维有着极大的挑战性。且不论作者提出的第二种解答是否让人满意,这种密室双重解答的设定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为推理小说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是推理小说的第二大看点。本书中,凶手以制造密室的手法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同时也为一位嫌疑人洗清了嫌疑,这种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因为本来有嫌疑人对凶手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很难想象凶手会故意泄露密室之谜,使得读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密室之谜已经解开了,不会去思考第二重解答,直到作者自己说明。不得不说,本书中凶手制造不在场证明的手法非常高明,属于典型的多重诡计,是作品的亮点之一。作者把古典推理小说中是惯用伎俩都上升了一个层次,处处标新立异,也无怪乎《放学后》当年以绝对优势摘得江户川乱步奖。
连续杀人和合伙作案也是推理小说中的热门题材。最经典的连续杀人案件当属阿婆所写的《无人生还》,几乎所有的侦探系列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类似的案件,连续杀人已然成为了侦探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田一系列作品中,这种连续杀人的案件体现得尤为突出。所谓连续杀人,就是凶手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而连续进行杀人的案件,当然,这里的凶手可能并非只是一个人,极有可能是合同作案、交换杀人或犯罪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为了使情节显得更加夸张刺激,很多作品都为连续杀人套上了一层神秘的马甲。以《无人生还》为例,所有的凶杀案以一个童谣为主线展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神秘感。绝大多数连续杀人都属于布局杀人,即凶手为了达成某一目的对凶案现场进行有联系的布局,这种联系大多是童谣、民间或神话故事,也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剧本”,总之,这种布局杀人使得故事情节显得极为生动刺激。
破解连续杀人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寻找案件的相同点,而在《放学后》中乍看之下像是连续杀人的案件却被书中反复强调的“有人想要杀我”彻底改变了性质,让读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凶手是为了杀“我”而误杀了另外两人,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也是凶手的诡计。可以说,对凶案性质的错误暗示是本书的最大骗局,也是我最欣赏的地方。这种手法并不算新鲜,在《十三个谜》《简单的谋杀艺术》等早期推理作品中都有提及,然而《放学后》中的叙述性诡计却明显更胜一筹,因为所写的一切都是当事者“我”的毫无隐瞒的真实感受,比起那些刻意隐瞒的叙述要优秀很多。《放学后》通篇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使读者感觉自己与“我”一起在不断接近真相,没有那种受骗的感觉,那些从开头就把谜题一个个抛给读者直到最后才解开的推理小说明显缺乏这种亲和力,这也是《放学后》取得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谈谈杀人动机的问题。我曾看过不少推理小说家的心得体会,几乎都提到了推理小说要有一个“不算勉强的动机”,也就是说,你不能在确认了手法确认了凶手后说“他是个神经病”,动机与手法同样重要。东野大叔以洞悉人心、描绘人性见长,其作品的动机历来饱受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彷徨之刃》和《十一字杀人》,这本《放学后》也因为其动机而引发过热议。有人说动机是个人理解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如此,但在推理小说中这却是大忌,那么《放学后》中的动机如何呢?说实话,我无法理解这个动机,故事中的“我”也无法理解,只表示“我会努力去理解”,这种设定好不好呢?这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有人说这部作品反映了与学生之间那无法逾越的羁绊,这真是一种十分巧妙的回答。无论如何,这种动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借用傅博的话说“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作品,都是反映时代、领导时代的作品”,如果说《放学后》反映的是青年学生得不到理解的社会现状,那么动机问题就应另当别论了。
有评论称“东野圭吾是集以往前辈之大成的悬疑大师”,这一点在《放学后》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放学后》直到最后依然给读者留下了疑点,我称之为“悬而未决的结局”。这种结局在《放学后》之后曾多次在推理书籍、动漫、影视作品中使用,令人欣慰的是,国产电影《密室之不可靠岸》中也引入了类似的结局,对一直处于低谷的中国推理产业来说是个很好的突破。
这篇书评与我以往的写作风格大不相同,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我对古典推理文学的一个回顾,而选择《放学后》来回顾的原因很简单:《放学后》是集古典推理之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