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中国好声音》之我见

  

  《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最近成了热山芋,香馍馍,又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们再添一道精神大餐,对于爱好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对传统节目冲击的盛会,旧有的传统项目总是评委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主宰,选手就是刀板上的鱼肉,在评委或多情或无情的判笔下不得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表现;而这档节目参考了国外一些类似节目的做法,对这一传统做了较大的改动,被选择的不仅仅只有选手,而评委也是被抉择的对象之一,颇有些双向选择的意味,评委可以选择他喜爱的选手,选手也可以选择他喜欢的评委,看起来更加公平,更加人性,更加趣味,更加现代,更加合理。选手为了获得评委的青睐发挥浑身解数展尽十八般武艺,评委为了争夺优秀的选手而费尽心思明争暗夺互不相让。鹬蚌相争,渔翁自然是最高兴的人,而观众此时就充当了受益的渔翁,乐得坐山观虎斗,稳坐钓鱼台静看台上明潮暗涌,比拼在弥漫着浓浓硝烟的同时也充满着诙谐与风趣。我想,这正是这档节目能迅速俘虏人们的眼球,或得人们喜爱的原因。
  
  但毕竟新生的事物总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对于这档节目来说更是如此,首先,在借鉴别国经验的时候我们没有更好地结合本国的特,有些虎头蛇尾的苗头,需知,任何外来的事物都必须要地方化,民族化才能获得生存并长足的发展下去;生搬硬套显得过于粗糙,人们在新鲜感过后也会反思,也会比较;这样那些没有进过仔细思量的细节也难逃观众亮的眼睛。
  
  其次,我承认该档节目打出的只听声音,不参照任何其他条件的做法确实排除了以往评委受除了声音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而打分的情况,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但这些来自于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年龄阶段的人们又如何在导师的帮助下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是否能实现该梦想,仅仅凭借赛场上的一句话:加入我的团队就可以了吗?还是有什么其他方便的保证或是保障,这一点主办方并没有详细地说明,而不同的导师也并没有对如何培养自己的队员做出具体的规划;按理来说,每个导师需要怎样的人自己心里已经早有定论,如何去安排这些人,这些绝大多数没有接触过音乐届的人?我们心里也没底。
  
  再次,节目才播放了一期已经有了许多关于该栏目各种流言蜚语,当然,我们坚信,只要身正又何惧蜚短流长,但有些说法却让我们不得忽视;比如评委的酬劳问题,比如在选择选手的时候是否完全纯粹的属于导师自我的意愿问题;这些人们都关注着;当然,一个节目正因为受到大家的关注人们才会对它评头论足,不管好的坏的,正面的负面的评论都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关注;仅从这个角度看,这档节目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是成功的。
  
  最后,个人觉得该节目的设置安排上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说,每个导师只能选择12个选手,总共有4个导师,在第一场那英就连收5员大将,导致才第三期她就不敢再轻易按钮转身,遇到好的选手也只能痛苦地趴在桌上纠结。由此看来,在前面出场的选手更加幸运,因为她们被选择的机会更大,而越到后面导师们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不再敢轻易抉择;后面的选手明显比前面的要吃亏;这就是最大的一个弊端。
  
  当然,一个栏目要想摆脱纯娱乐的影子,真正一季季传承下去,就必须有自己的内涵,也必须不断完善与改进,而作为新生的《中国好声音》,刚开头已经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们也不能过于苛求;希望《中国好声音》能继续走下去,越办越好,真的给中国所有爱好音乐的人提供一个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和机会,让所有人的音乐梦想永不落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