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才算成功?
惊闻留美博士王庆根自杀,心里感到由衷震撼。王庆根曾获奥林匹克化学金牌,受到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接见,回国后曾受到英雄般夹道欢迎。这个全中国家喻户晓的任务不能说功不成名不就,为何要自杀?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是否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算教育孩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比其他人还要迫切,可是当希望超过了孩子的承受预期,超过了孩子自身,就是拔苗助长,最后往往适得其反。很多习惯于让孩子早入学,甚至恨不得尽快成为神通,于是从四五岁就上一年级,别的孩子刚入学,自己的孩子就读完小学。殊不知这违背了最起码的教育规律,造成后果是孩子失去了童心,越学越难,最后失去了学习的乐趣,结果会不算太好。七八岁入学,孩子大脑趋于成熟,这个年龄段入学是无数教育专家研究的结晶,你急于求成,无已自毁长城。
看到了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一见面,吓了我一跳,目光呆滞,连个最起码的问候也没有,最起码的这个年龄段的活泼荡然无存。这与小时候我看到的那个天真活泼的小精灵判若两人。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故乡的润土,身带银项圈手拿钢叉的少年英雄变成了木偶。是想一下,你看到孩子考上学后变成不食烟火的书呆子,你觉得是成功还是悲哀?
古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只是从做人教育孩子,并没有刻意让孩子做做不到的事情。著名作家史铁生回忆说:“我的从来没有问过我的成绩,只是问问我,孩子你快不”。作为家长,最为要紧的是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的心理,良好的品性,学会热爱生命,热爱,对人宽容,不自私,待人接物谦恭有礼。这是最为重要。然后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提出符合孩子实际的目标。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是愚蠢的,开出的果子也是苦涩的。
每年的六月都有高考落榜学生自杀,我们惋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陨落,同时这也与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较高的要求不无关系,同时也与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试想一下,孩子走上不归路是家长的期望吗?再说一下:你连高考这点挫折打击都承受不了,今后如何修身齐家平天下呢?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最重要。
天才是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做出异乎寻常的成绩,条条大路通罗马。360行,行行出状元。并非考上清华北大才是人才。再说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如果做一个前文所说的王庆根式的人物,不负责任,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不但不是人才,而是蠢才,是悲剧,是身为家长的悲剧,是教育的悲剧,是民族的悲剧。
当为师者教育自己的孩子热爱祖国,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做汉奸。和平时期现身现代化建设,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谦恭有礼,和声细语。保持积极向上,保持科学文明的童心。这就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