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功焦虑"中走出来
题记:由于禀赋、性格、成长环境、发展机遇的差异,许多人终其一生注定了不可能成为比尔·盖茨,但只要踏踏实实走好的每一步,我们每个人都是骄傲的者。
求助者:若水
主诉事由:若水是个文学青年,高考时,若水非常幸运地考进了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喜欢舞文弄墨的他,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很多,甚至被称为“才子”,可是这些没能为若水带来丝毫成功的喜悦。
他自己说,我已经大四了,马上就面临毕业就业,而据了解,很大一部分文学工作者的生活是不如意的,或者说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如果我们为过得更好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要从此放弃文学创作,到底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让我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他问我,文学青年该如何选择就业,才能既活得很好,又能够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这是我们这一代爱好文学的人的担心,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迷茫和思考。
在心理辅导员的引导下,若水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要论才华,我也差不到哪里去,可为什么别人都成功了,而我还在原地踏步,一年连三万元都挣不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无权无势无运气……”由于渴望“成功”,又无法达到,他开始焦虑、失眠,性情暴躁,免疫力每况愈下。
我给他指出,若水患上了“成功焦虑症”,事实上,像若水这般承受着“成功焦虑”的年轻人有好多,而且他们大多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高学历,可往往是由于理想离现实有较大差距,于是开始颓丧埋怨、灰心丧气。
我的分析:
最近一段以来,心理辅导中心接待了近十例青年人,他们当中不乏高智商高学历者。这些咨询者无一例外,都对自己的现状非常不满,总觉得自己时运不济,被抛弃在成功者的天堂之外,看不到希望,性格也变得乖张暴戾、喜怒无常,焦虑不堪。
我发现,对成功的追求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焦虑。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成功”的解释是:获得预期的成果。那么,什么是预期成果呢?每个人因为不同的价值观而呈现出不同的标准。而成功也似乎是无止境的,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你成功了,还有比你更成功的;你好不容易才按揭住进公寓,别人却早就搬进花园洋房了。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成功”教育,知道社会上充满了竞争,只有成功才可以挣大钱、开好车、过受人尊敬的生活。五花八门的成功学及训练方法也应运而生地充斥于书籍报刊和各类电视节目中,堂而皇之地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我的分析得到若水的认可,我告诉他,要从“成功焦虑”中走出来,就要认识到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大收获,同时也包括内心的善良,精神的富足与自由,拥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儿,但要一步步去实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敞开心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我读书时也是文学爱好者,也曾立志把文学作为我的精神产业,希望能在文学的道路上有所收获,但随着时间过去,我的理想没有实现,却也从未停止过文学的脚步。我现在所教的是心理活动课和古诗创作,同样需要用到文学的力量。其实文学创作和我的工作生活是没有矛盾的,只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文学创作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不也是生活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而且能得到双倍的吗?
也许,有人会说,兴趣爱好不是用来谋生的,但是,如果你的生活与工作能与你的兴趣爱好相结合,那不是更好吗?
由于他们(高成功焦虑的人)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不能如意或落迫失意,他们就可能陷入一种欲罢不能的焦虑之中,这就是所谓“成功焦虑”,严重的还可称为“成功焦虑症”。从医学角度看,焦虑原本不是坏事,它可以视同为一种忧患意识,能使人警醒、催人奋进,具有进化的意义。但焦虑如果发展到极端,就成了一种心理障碍,使人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忧愁和担心。一般的焦虑都有一定的诱因,“成功焦虑”和“成功焦虑症”的诱因,则在于流行的社会意识对所谓“成功”的片面认定与过度强化。人们耳目所及,能挣钱、挣大钱、香车豪宅、出人头地、富贵还乡、赢者通吃、名利双收,通通都是“成功”的代名词。去年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曾播出过一个案例:一个年仅15岁的农村女孩,下决心要以最快的速度挣一笔大钱,于是绑架了亲戚家的孩子,以此勒索20万元。是什么让一个质朴的农村女孩异想天开铤而走险?
“成功焦虑症”怕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为了避免“成功焦虑”误人子弟的悲剧,必须改变那种把所谓“成功人士”渲染成时髦而伟大的时代英雄的意识导向。应当帮助年轻人培养实事求是的成功观念,引导他们做有远见、有耐心、从容大气的劳动者。应该让年轻人相信,成功虽然有一些外在的评价指标,但更多地取决于当事者的内在感受;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功认可度,与他在事业上已经取得成就的大小,特别是所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寡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起新的评价体系: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和地域,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做出成绩的公民,都将享受到足够的荣誉,树立起自己的尊严和成就感。只要踏实而负责任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我们每个人都应被视为成功者。
所以,文学爱好者用文学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来促进诚信社会的构筑,这也是一种成功啊!不管是文学工作者或文学爱好者,首先就是要人品好,文学是人品的缩影,真实地去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他们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文学青年,有好的写作能力,同样可以应用到各个行业,“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文学创作应该是可以让人在纷繁的世界里找到一块休憩地,是一种抒发心灵的方式。